⊙2019.01.26
谢请作答。
本编认为小时候过年好,现在过年好,将来会越来越好。我把这种模式称为传统过年(好)+现代过年(好)+ + +。这就叫与时俱进吧。
小时候过年过的是心情,日子虽苦,苦中有乐,那时年味是“苦甜”,日子稍微好一点,年味变成“酸甜”。而现在日子好了,生活好了,过年的年味变成了“香甜”。
以不变应万变,无论生活怎么变化,时代怎么变化,习俗不会消失。贴春联会贴下去,拜年会拜下去,吃饭子,吃年夜饭会吃下去。在保持习俗的基础上,会有现代过年元素会加进来,加进手机,微信,互联网等。这些元素的加入,会使习俗增色不少,一个红包拿来,摇得国民会嗨起来。
我们的生活比蜜甜,而且会越来越好,年也会越过越有味。
顺颁安康!
一一《养气场》
我出生在69年,实事求是说那时大家都很穷,小时侯总是天天盼过年,因为不管多么苦,爸爸妈妈一定会给每个兄弟姐姐买一套便宜的新衣服、鞋子,而且怎么说都有一个2元钱的压岁红包,那真不知有多高兴.那时读书学费3元钱,看小病都是几角钱,如果期末再拿到一个三好学生奖状回家,那感情觉得世界自己最开心了.那时读书大家都比较认真,谁都知道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命运(那时录取率跟今天远不是一个档次的)
长大后91年有幸进入深圳华为公司工作了七、八年,经济条件自然也改善了.现在女儿也读大学了,现在科技进步了,特别是信息科技进步特大,但现在的学生似乎离不了手机,不注意生活节奏,紧盯手机屏幕,不是抢红包就是聊微信或者看连续剧,现在给一千元的压岁包似乎没一点兴趣.
仔细回味,多么希望回到从前,回到纯朴而艰难的岁月!
我是60后,坐标泉城济南。遥忆几十年前的“年味”,相比当今,过“年”的感觉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先说年前的置办“年货”,当时商品相对匮乏,为了几斤带鱼和白条鸡,一大早穿着棉衣,带着棉手套就赶到副食品商店去排队,天寒地冻排队排个一两个小时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虽然冻得手脚冰凉,但买到“年货”那一刻,心里却是暖暖的,回家的路上也特别的开心。而现在,开车去冷库,冷冻海鲜倒是批发了不少,但同样是花钱,但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幸福感和满满的期待。
印象中,过了“小年”,全家最忙碌的就是妈妈了,扫屋、擦玻璃、清洗床单被罩、炸松肉、炸鱼、炸麻叶忙的不亦乐乎,那时还住在平房里,屋里生着蜂窝煤炉子取暖,妈妈在屋里蒸豆包、蒸馒头时,一屋子的“云雾缭绕”,玻璃窗上满满的水珠,哪种感觉特别的温暖,很长时间里,我对过年的理解一直定格在“家的味道”上,无论离家多远,无论多艰难,都会回家过年,我曾经坐绿皮车差不多从长沙一直站到郑州,支撑自己的就是“家”的牵绊和温暖。
很多人都在说,现在“年味”淡了,但我想说,淡的是记忆,是曾经的过往,只要“家的味道”不变,带着老婆孩子,陪着年迈的父母,年味依然温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0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