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要担心,少要害怕。假如今年高考作文不是关于疫情的,也不要紧。只要注意审题,提炼出符合出题人意图的中心论点,用好论据,合理论证就OK了。
就目前看,高考作文主要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以材料作文居多。而材料作文的审题非常关键,也就是说,你从材料中提取的观点,也就是中心论点,要符合出题人的指向和意图,否则,之后的所有努力就会前功尽弃。所以,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
你之所以关心高考作文是不是关于疫情的,无非就是担心审题时出现偏差。
所以,要想写好高考作文,首先要练好审题基本功,而不是去押题。
况且押题会出现误导而失分的情况。因为所有的押题不可能和作文材料一模一样,只能是接近。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小小的差别,如果看不出来,就会在审题上出现偏差,而一旦出现偏差,作文就很难得高分。
我初中作文班的学生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因为他以前练过《班级因你而精彩》的作文,期末考试的时候,作文题目变成了《班级因我而精彩》,因为一字之差没有看出来,他仍然按《班级因你而精彩》写的作文,结果作文扣了很多分。
而高考材料作文,同样的材料,因为个别的词句有所变动,而出现意图有变的情况就更多了。
那么如何掌握审题技巧,以不变应万变呢?
审题时要注意:
如果是寓言,要把动物看成人。
如果材料涉及的是人,要看他做了啥,说了啥,抓住关键词。
如果材料涉及的是事,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由结果推原因,由目前看未来。
如果材料涉及两人,要从对比中提炼观点。如果材料涉及多人,要抓住主要人物。
如果材料是多事,要抓住共性和个性,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如果给你多个选项,让你选择,你就要选择最熟悉、最有话说、最能驾驭的角度来提炼观点。
掌握了这些审题技巧,高考作文是不是关于疫情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你如果今年在高考之前积累了一些关于疫情的材料,还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材料作文一般适合于写议论文,议论文要使用事实论据,而且要联系社会或个人实际,突出现实意义。这样你积累的疫情材料就可以派上用场。
在引用事例时,要突出变化,要引用不同人物,不同职业,不同阶层,不同行为的事例,这样才能突出信息增量。
另外关于论证方法的使用,也要突出变化。要在举例论证的基础上,适当的使用正反论证,因果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这样才能使你的论证有说服力。
全文可以采取总分总的格式,总论点之下可以有分论点,但分论点一定是为总论点服务的。
总而言之,高考作文的写作要坚持二变一不变的原则,那就是:论据论证要多变,中心论点不能变。
你好,首先,我们应该担心的不是作文不考疫情怎么办,而恰恰是万一考了怎么办!试想一下,如果考了有关疫情的作文,那么阅卷老师打开试卷一看,1000份作文中,钟南山的感人故事出现了500次,李兰娟的感人故事出现了500次,那么,这将会是多么可笑和失败的一次高考作文!
接着简要说明一下,高考作文命题原则:
一,不回避社会热点。
如,2008年的高考作文,考察内容就是与当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有关的话题!
二,出人意料之外。
如,2002到2003年5间,非典肆虐中国。但是,2003年的高考作文却与非典毫不相干!
三,考察“三观”取向。
纵观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无一不是在考察学生的“三观”。作文中,字写的不好,主题不明确,字数不够,最多扣你5分8分,但是,如果是“三观”不正,甚至负能量的,对不起,作文只能得5到8分!
言归正传,那么今年高考作文会不会考察与疫情有关的话题哪?我的看法,可能性很小!
原因是啥?其实原因在前面已经比较明确了,再说一下:前面一、二两点中提到,同样是影响巨大的非典事件和汶川地震事件,为什么一个考了,一个没考哪?
答案就是:时间!
汶川地震发生在5月12日,按照常理,当时的高考试卷已经打印出来了,所以所有人都会认为,想考察也来不及了,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事,偏偏就考了,高考出题组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让你猜中题目!
而,2002年,非典经历时间较长,学校和老师准备时间充足,所以都已经预测好了很多非典作文来应对高考作文,但是,那年偏偏就不考,目的还是只有一个,不让你猜中!
于是,按此推断,如果你今年也准备好了新冠疫情的文章,那不好意思,他们不会让你猜中!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何以解忧?唯有“以不变应万变”。下面我就来说一下,如何三步写好一个高考作文
1,首先,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确定好我们想要表达的“三观”,注意,一定要正能量哦!
2,总—分—总结构书写。开篇就要表明观点,然后分点论述,最后总结概括,进一步表明观点
3,中间书写时,逻辑表达合理,文章要浑然一体,观点只表明一个即可,不可贪多!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