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澄清一下提问里说的大清海军世界排名第四。1888年12月在山东省威海卫成立的北洋水师,在世界排名不是第四,而是第九。根据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西班牙王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当时,中国北洋水师2000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其中旗舰定远号、以及镇远号是超7000吨位的大型铁甲舰。总计27000多吨,而日本联合舰队2000吨位以上的仅有5艘,最大吨位的铁甲舰也不过4000多吨。总共17000多吨。
因此,按以上数据对比,北洋水师实力排名亚洲第一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如此实力雄厚的大清帝国北洋水师,却打不过东洋小国日本联合舰队。甲午战争前夕,大多数西方人士都认为中国的海军有优势,其中海岸要塞强大,加上船坚炮利,日本是不可能战胜的。可事实上,北洋水师就是兵败刘公岛,高级将领不是战死,就是自杀,全军覆没收场。重新评估北洋水师为何战败,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比日清两国对海军建设重视程度
1888年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后,就开始不安分了。于是在1891年李鸿章派海军提督丁汝昌统定远、镇远号赴日本马关访问,以此炫耀北洋水师的实力。
这次访问深深地刺痛了日本政府的神经。因此,日本以击沉定远号为目标。开始举全国之力造舰,每年拿出60%的国家财政收入以及宫廷经费挪出30万日元,加上文武百官的俸禄中抽出1%,来发展近代化的海陆军。尤其在战舰添置速射炮和购买新式快速巡洋舰,争取超越北洋水师。直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联合舰队合计吨位总共超过70000吨,实力大大超过了北洋水师。
反观北洋水师这边,自正式成军后,再未增添任何新式巡洋舰。1891年,清廷以经费不足为由限制北洋水师再购枪炮弹药。因此,北洋水师就无法配备航行时速超16海里(日本新式战舰航行时速可达22到23海里)和小口径速射炮的新式战舰。导致北洋水师的巡洋舰具备航龄老化,火力弱,行动迟缓等缺点。可以说日本联合舰队是后来居上,歼灭北洋水师指日可待。
二、对比日清两国在甲午战争前的准备
日本方面在甲午宣战之前,就制订了侵略中国的准备。前期派军事间谍潜入东北和黄渤海地区,绘制作战地图和收集有关情报。比如早在1884年的中法战争,日本海军军官东乡平八郎时任天城舰舰长,曾至上海、福州和基隆等地观察中法战争情况,对清军的军队架构、武器装备等相关情况有了近距离了解。接着拿下朝鲜半岛,打败清军,再派日本联合舰队对付北洋水师,夺取黄渤海制海权。最后登陆山东,与清军主力决战,再直取大清帝国的京师。
而清廷方面,仓促应战,未有详密的作战方案。以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和淮军对抗大日本帝国。当时满清是有四支海军的,除北洋水师外,还有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其中广东水师只是派出广甲、广乙、广丙三艘战舰支援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则保持中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李鸿章也无法动员指挥他们。所以,李很清楚地认为,以北洋水师的实力,只适合巡航港口,不适合近代化海战。力求避战保船,可守则守,不可则退,没必要断送自己一手操办出来的海军命运,此观念一直贯彻到北洋水师命丧刘公岛,彻底延误了对北洋水师有利的战机。这与日本全国上下一心,赌上国运,打败满清的情形,形成了强烈反差。
三、北洋水师未能发挥主场优势,忽视制海权
近代史上第一次铁甲舰遭遇战:日本联合舰队和北洋水师于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以南的黄海海面上相遇。丁汝昌让北洋水师拍排成人字型迎敌。此时日本联合舰队发挥了战舰具有速射炮以及航速快的优势,绕过旗舰定远号,集中优势火力专门攻打北洋舰队队形的右翼和左翼。从而消灭北洋水师的有生力量或击沉战舰。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清朝损失了4艘战舰,其中邓世昌与致远号同沉大海。一千余名官兵战死,而日本只损失了一艘战舰。
北洋水师未沉没的7艘战舰退至东北的旅顺港进行维修,并于1894年10月18日开至威海卫的海军基地。11月,日军从陆路占领大连与旅顺,使该地要塞的许多岸炮失去作用。李鸿章曾为修建这些海军基地耗资几百万银两,却未能派上一点用场,真是可惜。1895年2月,日方抄后路攻陷威海卫,并用要塞炮台转而轰击在刘公岛内的北洋水师,大清帝国的惨败已成定局,海军提督丁汝昌自杀,属下纷纷投降,把包括镇远号以内的11艘战船交给了日本。
黄海一战,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定远号和镇远这两艘重量级的铁甲舰,不是主动寻求战机,夺回制海权,却龟缩在刘公岛继续贯彻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政策,坐以待毙。这样的海军怎么可能不败?
警示录: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其实1884年中法战争福建水师的全军覆没,就已经验证了。尽管北洋水师貌似强大——新近漆刷的船体,军官整齐的制服,但它只是中看而不中用。指挥系统和行政后勤还是传统那一套。这种只寻求军事和技术上的有限近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大清帝国,使之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政权。大清直到1911年灭亡也没有完成这个使命。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了解更多历史知识,请关注@鹏城布衣说史 ,欢迎点赞,评论。
我们历史课本上学的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落后!
但我觉得并不是!
实际上,清政府一开始确实没有西方列强先进,所以战败是可以说的过去的,但洋务运动等兴起后,当时清朝的海军陆军装备都是非常先进的!
那为什么会战败?
最主要的原因是心不齐!清朝的百姓、清朝的官兵、甚至清朝的官员,都不知道为谁而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兵力20:1,清军的武器装备也很先进,可是还没打几枪,军队全都跑了!清军几乎是无抵抗的结束了战斗!
鸦片战争,据史料记载,当时清军的战舰和英军的战舰在海面上海战,每当有黄龙旗帜(清军)的船舰被击中,岸上的老百姓一针欢呼!
不仅如此,英军登录后,老百姓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将新鲜的蔬菜卖给英军,可以说是雪中送碳!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不知道为谁而战!
清政府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的百姓肯定是认为“无论谁当政,也比清政府强”!老百姓在吃不上饭的前提下,根本不会去想抵制外夷,他们只想怎么吃饱肚子!
一个王朝沦落到这种地步,那就是无药可救了!
这就是为什么清军武器装备先进,还是不堪一击的原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