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云惨淡万里凝”,2020年似乎比人们预想的还要难,一开年就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打了个措手不及!2019年的各种难还令人心有余悸,现在旅游行业整体停摆更是让人焦虑不安。不少专家已纷纷对新型疫情的破坏性与不确定性做出了各种预测,莫衷一是,那么旅游业到底会何去何从?以下将从“影响会如何、怎么看走势、怎样找对策”三个方面做探讨。
一、影响会如何
鉴于此次新型疫情的极大不确定性,尚难在短期内做出准确的预测。然而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到,此次新型疫情与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叠加,更增添了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与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阻力重叠,更加大了行业发展的中观变数;与中国中小企业生存压力艰难并行,又增加了企业发展的微观困难。
(一)影响有多大
总体判断,旅游经济深受重创,冲击全面,需要救助。由于本次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均比“非典”期间广泛且严厉,因此预计本年旅游业营收受冲击影响将显著高于2003年同比下降13%的程度,属于行业重灾区领域。
仅春节期间中国旅游业停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在五千亿元左右。结合2003年“非典”期间的历史经验,由巅峰智业课题组进行了初步测算,预计非冠疫情下全年旅游业总收入约7万余亿元,疫情造成的损失额度约相当于疫情前预测总值的22%至25%,损失额度约在1.6万亿至1.8万亿元之间,导致全年预期从同比增长10%变为负增长14%至18%。具体冲击可以从三个常规层面来进行初步分析。
1、国内旅游
国内游近期全面阻断,断崖式下降。受新型疫情冲击,居民纷纷终止出行计划,各主要景点关闭,大型文娱活动取消。文化和旅游系统防控措施很及时,1月20日起各景点、场馆等陆续叫停,1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要求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无疑对全国一季度乃至二季度的国内旅游造成大面积影响,全年国内旅游人数下降将超过两成以上。如果局势还不能在第二季度内得到有效控制的话,其滞后效应和负外部性会导致更大影响。
2、入境旅游
入境游基本停顿,这是受影响最深远的一块。1月29日起,多家外国航空暂停了往来中国的航班;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团队形式的入境旅游几乎停摆,散客形式的入境旅游大受冲击。参考2003年“非典”期间的表现来看,对入境旅游冲击将非常大,其苦日子长,恢复的周期也更长,预计会比出境游恢复滞后3-6个月。
2003年全国入境旅游人数9166. 21万人次,在部分省市受冲击不大的情况下,全国入境总量仍比 2002年下降6. 38%。如今,在全覆盖国的一级响应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双重叠加下,将对入境游特别是外国游客信心造成重大影响,上半年取消来华旅游的人数会大幅升高。预测2020全年入境旅游人数将降至9000万至1亿人次左右,同比2019年下降约30%-35%。入境旅游收入损失预计在350至400亿美元左右。
同时,从空间距离上来看,长线的欧美市场恢复时间可能要到2021年,欧美游客对WHO的意见最敏感。周边及短线旅游包括港澳台,六七月份可能就会有改观。因公访问不受这个限制,将率先启动。
3、出境旅游
出境游也将受到重创,对于全球的旅游市场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主要因各国出于安全考虑,会限制新型疫情所在地国家公民入境,以及各国到达目的地国家意愿减弱等影响,致客流量减少。“非典”期间,中美、中日、中港的客流量损失平均达到20.2%,其中“非典”导致的赴美客流减少高达38.9%。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增长速度非常快,从2000年的450万人次猛增至2019年的1.68亿人次。亚太地区通常要接待75%的中国农历新年游客,受到的打击最大。根据泰国旅游业统计,1000万的游客当中,有四分之一来自中国。截至2月3日,对中国采取入境管制措施的国家已高达84个,可以想象未来的影响有多大。
(二)影响有多广
1、全球大波及
此次新型疫情相比“非典”波及全球的范围更广。“非典”期间,全球累计报告8000多例,绝大部分病例发生在中国内地和香港。而此次新型疫情截至2月3日,全球出现感染病例的国家数已达24个。
2、全国全覆盖
“非典”期间,中国大陆共有7个省未出现过“非典”病例,分别是:黑龙江、海南、贵州、云南、青海、西藏、新疆,最严重的区域集中在北京。此次新型疫情,已经成为全国性事件,各省都有病例,全国上下无一处是“世外桃源”。
3、行业全涉及
“非典”期间,第三产业规模不大,其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32%,2019年已经达到54%。此次新型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涉及面更广。新型疫情对传统旅游将是一次大规模洗牌,旅游行业之内各个细分行业基本都有影响,其影响程度大致可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旅行社、OTA、MICE等。以旅行社为例,“春节黄金周的生意,意味着旅行社小半年的收入来源。”前期的投入直接崩盘。春节订单的大量退款已经冲击了企业的现金流,而在可预见的两三个月里,消费者出行意愿将崩塌式下降,企业基本没有收入,而企业的人工、房租、运营支出仍在发生,最近的一个假期却要等到4月份的清明节,更主要的是看五一劳动节市场能否得以恢复了。
第二梯队:景区、主题公园、酒店、民宿、演艺、综合度假区等目的地、场景消费类企业。大多地方的景区、度假地都关闭了。很多企业年前已经做了大量营销和宣传活动投入,也基本上都打了水漂。还有很多场景类企业,如亲子乐园、民宿、营地、主题公园、演艺、博物馆、研学培训机构等,都无一例外的受到直接影响,像浙江猪栏咖啡吧民宿全面停业,将订单全部退款。
第三梯队:传统媒体类、咨询规划类、文创类等企业。其影响的边际效应会递减,但也面临相应的“客户不开张”、无法出差、工作延迟等尴尬和艰难局面。
此外,与假日经济息息相关的旅游、航空类等股票也成为投资者大幅抛售的对象,对旅游上市公司也将影响很大。
(三)影响有多久
如果复盘 2003 年“非典”对市场的影响,参考中金公司的分析,根据新型疫情演绎及市场对此的认知可以将市场影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对疫情认知不足、市场反应模糊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对疫情认知更深刻、紧张甚至恐慌、市场显著下行的阶段;第三个阶段,疫情继续演绎直至尾声、市场不再继续下跌、甚至回弹的阶段。从武汉首次出现新型疫情的去年 12 月初到今年 1 月中旬是第一阶段;从 1 月 20 日开始至今,已经进入第二阶段。钟南山预测新型疫情未来10天至两周或现高峰,第一季度受影响已无疑。
对比“非典”期间,2003年4月-6月为“非典”爆发期,也是旅游停滞期,6月“双解除”后,7-9月旅游业开始了快速复苏,第四季度旅游业进入正常发展的阶段。此次新型疫情发生在春节前,具体影响时间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和政策对冲力度。综合来看,笔者认为本次市场受新型疫情影响的程度,将比“非典”时期要严重。
由此,可以进行两种预判,乐观情景下,预计“五一”期间旅游市场初步迎来反弹;悲观情景是:不排除病毒的前期潜伏期较长、传染性较强、受感染人数多、未来变异的可能性、复工以后再次扩散和传播、防控上可能的疏漏,新型疫情持续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而到7、8月份旅游市场才能开始恢复。
二、怎么看走势
我们既要高度重视此次新型疫情的影响,但也不要过度恐慌,更应有足够的信心迎接挑战,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较成熟产业发展阶段,具有较好的内生增长动力,应能抵消新型疫情的巨大负面影响,但是我们要更加关注旅游业的薄弱环节、创新领域的走势,真正创新求变,提升品质旅游。
疫情过后,旅游业将会蓬勃发展。
但是疫情过后的初期,旅游业一定会经历一段时间不短的低谷期。
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人的收入锐减。为了保障日常生活的开销,和应对今后经济上的困难。绝大多数人都会缩减自己在旅游方面的开支,选择少旅游或者不旅游。不旅游可以,不吃不喝不存钱却不可以。旅游作为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需要时间和金钱上大量的投入。疫情过后,少花钱将成为每一个普通民众的不二选择。大家都选择把钱用在刀刃上,能不花就不花,能少花就少花,钱存在银行里最安心,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要三思而后行……
所以,旅游业作为很烧钱的生活非必要花销。在经济情况不好的大背景下,必然成为被大众暂时舍弃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但是旅游业,是当今社会人类的重要休闲方式。旅游带给人们的幸福感,是其他任何休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自然界的美景,广阔的天地。异域的风情,独特的美食和特产。都吸引着人们去旅游盛地打卡,游玩。
人们在吃饱喝足之后,必然会选择更高层次的享受,来满足自己的感官。所以旅游业,一定会蓬勃发展,以迎合大众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
疫情过后,社会生活步入正轨。等大家都从恐慌和经济困境中走出来后。旅游业,必将以全新的姿态,蓬勃发展于未来的世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