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前后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才出现如此微妙而又危险的局面。
一,万历十年,1582年,一代名相张居正逝世。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嘉靖廿六年进土,才华横溢,相貌堂堂,重要的是玩政治很有一套。明朝中期,朝政腐败,大地主兼并土地,巧取豪夺,地主豪绅越来越富,国库越来越穷,张居正下令清查土地,又把当时名目繁多约赋税和劳役结合起来,折成银两来征收,称为“一条鞭法”。经过十年的努力,张居正改革起了明显效果,财政收入达到700万两,国库存粮够支10年。明王朝重新涣发生机。
因张居正深得穆宗信任,临终时把皇太孑朱翊钧托付给了张居正,高拱,高仪。张居正深得太后喜爱,把教育太子的事情全权交给了张居正。一直以来,皇太孑非常惧怕张居正的严历,朝政也落在了张居正和太监冯保手上。神宗在位十五年,由最初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孑长成了一个20多岁的青年,他早已不愿意像傀儡一样在别人的制约下走过程,他想当一个真正的君王。从万历十年到十五年,神宗彻底清算了张居正,所有改革被废除,刚有转机的明朝政治又滑向黑暗。他们君臣之间的恩愿情仇就此了结。
二,张 居正死了,神宗亲政,各种势力失去张居正制约而抬头,明朝最大的危害党争出现,陆续出现了浙党,昆党,东林党等多个派别。神宗有一长子朱常洛,他与一宫女所生,乱性所为,不受神宗喜爱,有一个大臣户科给中事姜应麟上书立朱常洛为太子,神宗不答应,你想,谁会把江山送给自已不喜欢的儿子?“国本之争”由此开始,无休止的争吵,让神宗厌倦了朝政,再加上自身有腿疾,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万历开始二十年不上朝。
三,万历十五年,一代名将戚继光逝世。戚继光扫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后,北方的鞑靼还不时入侵,对明王朝构成严重威胁,张居正把戚继光调到北方区镇守蓟州,戚继光到任后,修筑北方长城,严明军纪,改良火器,多次击败鞑靼的进攻,是北方防线牢不可破。张居正死后,戚继光被贬,于万历十五年抑郁而终。
四,也是在这一年,东北的女真族崛起,努尔哈赤吞并建州哲陈部,距离统一女真还有五年时间。而大明王朝毫无注意,危机正在一步步逼近。
万历十五年,平静而又暗流涌动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大明王朝一步步滑向深渊。
把大明王朝的灭亡归结与万历十五年,多半是因为《人民的名义》中那本《万历十五年》的影响吧。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主持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升,出现了“万历中兴”的局面,另一方面,万历年间在军事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这就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万历朝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无是处,也有可圈可点的政绩,但是也要看到在中兴之下,却隐藏着帝国灭亡的不稳定因素,这些因素实在万历长达四十多年的统治时间里积累形成的,有的萌芽从嘉靖甚至更早之前就开始了,只不过在万历朝不断地发酵,最终成为了明朝灭亡的开端。
其一,就是文人误国的典范——东林党。公元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等人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并逐步形成了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他们虽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等进步口号,然而实质上却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对明末饥荒灾民的悲惨现实视而不见,对征款赈灾行为极力阻挠。而阉党与东林党的党政,也最终动摇了明朝统治的根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其二,万历三大征,即万历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三场战争虽然都取得了胜利,达到了巩固了明朝边疆稳定,使朝鲜王朝免受倭寇的侵略的最终目的。可是这三场战争也严重消耗了明朝的财力,同时,辽东的后金努尔哈赤再此时获得喘息之机,开始积蓄力量,对抗明朝。
其三,就是努尔哈赤所领导的后金,在万历年间迅速成长为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并在明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战役后,彻底改变了与明朝辽东守军的攻守态势。
其四,明朝在万历年间已经进入小冰河时期,旱灾频繁、瘟疫横行,百姓流离失所,极大的加重了朝廷负担,并且民动、民变不断,并最终演变成为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
其五,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行为以及在立储问题上的反复,使得明朝在万名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后,开始朝野的纷乱和衰亡。
综上所述,万历所面对的有天灾、有人祸、有内忧,有外患,多重因素交织在了一起,最终导致了明朝政局的崩塌,或许张居正多活几十年,才能将这些问题补救吧,所以要怪就怪张居正死的太早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