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是个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考进YC,做合同工也开心
2016年底,我市YC公司公开招聘客户经理5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投递了简历。那会儿我还是广西LT的在职员工,做着朝九晚六的工作。选择去竞聘客户经理有两个主要原因:不愿再做后台支撑想去尝试一线业务岗,以及回家上班和家人一起。
YC的考核总共分三段:现场投递简历时即开始初面确认竞聘资格,统一笔试,统一面试。
初面时人力科副科长一直很好奇我为什么会放着在广西LT区公司追空调的工作不做,而要选择做一个一线跑腿的客户经理,她善意地提醒我,客户经理的工作很苦很累,不像原先的工作那样舒适,让我要有心理准备。
统一笔试在简历投递截止日期之后进行,考场安排在公司的大型会议室里面,每个桌子约1.2米,彼此间隔开0.8米左右,这种距离想左顾右盼是不可能的。考题参照公务员考试的模式,属于结构化综合评测类型,与业务无关,但题目都偏简单。有的是常识题,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蒙对了是福气,蒙不对也没脾气。
统一笔试后很快就公布了成绩,公司按招聘比例1:3划定了入围面试的分数线。面试在另外一间中型会议室内进行,公司将入围者集中在等候室,抽签决定面试顺序。
总共有5位面试官,加上2名计时员,考生进入会议室后,主考官示意坐下,并做引导发言,“X号考生,恭喜你进入面试环节,桌面上是本次面试考题,你有3分钟的时间认真审题,并在5分钟内给出你的答案,现在开始审题计时”。
考题总共有3篇小故事,后面分别加一个提问,主要考核考生的观点看法、语言组织能力、思维发散能力之类。3分钟看3篇小故事原本就已经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再加上5分钟的表述,考生的答题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回答纯靠意识支撑,能扯多远就扯多远。
还剩一分钟的时候计时员做出提醒,草草收尾后我的答题结束,被引导员带出会议室到另外一间休息室等候结果公布。所有人面试完后,工作人员来到会议室现场公布了成绩,并在2天后挂网公示体检名单。
体检没有问题,在政审环节出了一段小插曲。公司在调取新员工档案时发现我的档案居然在家里放着,没有存放在当地人才市场。这在公司看来不可思议,因为绝大多数的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档案长什么样,这是自己都无权知道的绝密资料。
按要求我做出了书面解释,档案在自己手里是因为毕业时学校将档案交给我们自行带到当地人才市场保管,这个过程有个自己携带档案的环节,后面拿回当地后就不记得要存入人才市场这回事,自顾自地保管起来。
为了证实我的陈述,公司人力科致电学校现场核实,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再经由纪检科领导现场核验档案袋没有被拆封的痕迹并签字确认,加上我的陈述材料这才算通过了政审。
我如愿加入YC公司,做了一名合同工。
潜心做事,低调做人,欢迎你们加入
市公司对新入职员工组织了统一培训,新员工安排在公司招待所里住。入职第一天,人力科同事把我们带到了营销部,把我们交给营销部开始为期一周的业务学习。
我们5人分配在不同的片区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营销、执法、物流三个方面,跟着师傅一同实地开展业务,了解清楚岗位的日常工作内容等。
一个星期的培训很快结束,马上就要分配到各县营销部开始正式上班。人力科组织了一次综合面谈,让我们做自我总结,科长对我们每个人都做了内容差不多的点评,说了一些鼓励的话,也提出了一些严肃的强调。“潜心做事,低调做人,公司不养闲人、懒人,你们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做好岗位应做的事,别的不要多管,做好自己就很好,欢迎你们正式加入YC公司”。
第一个晚上就喝醉
和人力科面谈后,当晚我们被分配到各县营销部,并连夜去报道。次日上午营销部晨会上,我们几个人都被安排到了具体的片区,开始分配具体负责辖区范围。那天恰逢营销部辖区调整,老员工骑着摩托车带我认路,了解辖区内各零售点的位置。一天的时间就把整个乡镇各村屯的零售点都走了一个遍。
要问我记不记得路,我铁定回答不记得。公司有专门的APP,记录有各零售点的坐标,可以跟着导航走,前提是要能搞得懂那个APP。
事实上APP的定位功能已经失传,要不是做过软件类工作能看得懂APP的运行方式,恐怕第二天自己去走线路会迷路。我把APP的文件资料重新整理了交给领导,算是第一次小小的表现。
下午回到公司,片区经理就说晚上营销部主任会和我们一起吃饭,跟着他走就可以了,初次见面不要缺席。那是一个能坐下20人左右的大包间,桌上摆好了菜肴,还有静静杵在那里的红酒樽。
那是个辞旧迎新局,饭桌上除了我们几个新人,还有几个辞职即将要走的人,和几位营销部的主要领导,觥筹交错间我们已喝得不省人事。
领导开车把我们拉回公司,下车时我已经走不稳路,摇摇晃晃地在公司门口的石椅上坐下。我是当地人,家就在当地,我把我爸的手机号码告诉了办公室主任,十多分钟后我爸过来把我接回家。我很庆幸那个状态下还记得我爸的手机号码,能够安全回家。
工作压力真的很大
做客户经理的压力很大,营销部下达了营销任务,完不成只是被扣钱不要紧,但领导的谩骂让人受不了。压力一级一级往下传达,省公司给市公司营销任务,市公司压给县公司,县公司压给各片区,片区压给各个客户经理。
YC这种快消品有个特点,分地域喜好不同而销量不同。好卖的品牌持续畅销不够卖,上面不给货。不好卖的品牌久久卖不动一包,上面还持续加大营销任务。我们这个地方比较青睐云南的货品,而对当地自产货品的需求则远远不如。
为什么不能一直进云南的货,那是因为税收的计算规则限制领导的决策。从云南进货则大部分税收归云南所有,要想把税收留在当地就必须大量销售当地自产品牌。
当上面下达任务的时候,底下没有任何争辩权利,只有拼死完成的份,完不成就会被骂得狗血淋头、头皮发麻。
任务是真的不好完成吗?真的不好。零售点的进货时间是固定的,每个星期都要订一次货,如果总量订少了或者品牌订少了都会影响零售点的等级数据,以后能供给他的货源会更少。
然而零售点的销售速率有限,小地方只有一些老头子会消费几包,销售远没有进货快,零售点的货款回收慢不足以支付下一批货款,导致断购,从而使得辖区内销量下滑。
当有新品牌上市时,零售点多为观望状态不敢上架,因为销售走势不好这个品牌卖半年也卖不出去,因此推广新品特别难,有的零售点忽悠一次两次都愿意配合上新品,但只要新品卖得不好,第三第四他就不愿意配合了,理由很简单,谁也不是傻子。
为了完成营销任务,我们常常用压的方式解决问题,软硬兼施地逼迫零售点不断订货,那些大户是我们的首选目标,有的大户仓库里囤了几十万的货,我们还继续让他加大订购,此时回想起来都后怕。
当月度任务或者季度任务完不成时,领导会盯死片区经理,片区经理再盯死客户经理。领导非常擅长套用一个观点:他上周都能订这么多了,这周为什么不能订,问题的原因在哪里?
其实谁都心知肚明,上周零售点已经用尽全力配合订货,销量不好卖不出去回不了款,哪里还有能力再订这周的量。但领导不会考虑这些,只要把锅刷出去,责任就落在我们头上。
每天都有无聊的晨会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营销部的晨会,领导、片区经理、客户经理都要参加。每天讲的内容基本一致,汇报销量进度与今日计划,领导强调要注意想办法让零售点多订货,谁完不成任务就交流到其他县营销部,反反复复就炒那几个菜。
搞营销活动的赠品居然已经过期?
如果说营销任务完不成和个人能力有关,那接下来这件事就是我的个人观点不能苟同公司的做法了。
公司为了刺激零售点多订货,搞了一些营销活动,例如订满多少量就赠送一瓶花生油。我们在积极推广活动的同时,花生油也同步配送到位。
正当我要拿着这些赠品送给零售点之时,我发现这些油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就过期了,即使送到零售点手里他们也不敢放到货架上卖,会砸名声的。
我跟同事询问怎么会是临期商品,同事的解释很淡然,“要不是在仓库里放着快过期了,公司会拿出来做促销?这是公司拿着即将报废的东西做的一波有效推广,不是还有一个星期吗,让他们多炒几个菜快点吃完不就行了?”
很明显老员工对这种事情见多不怪,可我不敢苟同这个看法,拿着临期商品给人当赠品,我拿不出手。逼不得已,我只得去超市买了同款花生油送给零售点,所幸数量不多我没花多少钱,那些临期的我拿去丢掉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YC的福利待遇很不错,逢年过节有过节费和礼品,时不时会发一些米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和一些不怎么用得到的东西,一年里发的物品大概值2000元左右。
我们出去走访零售点都报销油费,基本是烧多少油就报多少钱,不会有多余的油钱赚。
工资在政企单位中适中,像我们这种合同工,每月到手2-4k之间,不会低过2,也不会高过4,那些老员工工龄长通常就3-5左右。工资和任务完成情况挂钩,当月完不成还要扣钱。
所以合同工一年的工资大概是基本工资约4万+年终奖约2万+公积金约2.5万,总共全部收入8-10万左右。
正式员工的工资不得而知,听说基础工资是合同工的三倍,每个月发工资条的时候合同工的工资放在桌面上谁都能看到,正式工的工资是私发的谁都看不到。合同工与正式工的工作内容完全一致待遇差别很大。
YC行业有自己的职称系统,可以去考证评级,考上了只是有一个资格,要公司聘用你的职称才会涨工资。聘用每年都重新评,今年聘我明年可能聘其他人。聘上了初级每个月加500,中级1000,高级1500。聘用比例有限,老员工看得很开。
离开,违心的事情做不来
是我不适合这个行业,领导常让我要压零售点订货,可我狠不下那个心,我甚至为零售点卖不出去货品准备发霉而着急,我常常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
同事都说你不要心疼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完成任务最重要。这对我来说太难了。
在我看到赠品准备过期的时候,我对这个地方彻底失望。
硬拉着脸做了一年多,在同事惊愕的表情中我递交了辞职申请,放弃了这个在当地不错的岗位。
总结:国企和私企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给员工提供了稳定性,以及各项福利政策,相比较于大多数私企而言国企的工作和收入都高出一筹。然而在国企里面更容易活成行尸走肉,麻木惯了就废了。能继续保持动力向前的,只有那一小簇人。
曾几何时,国企是很多人趋之若鹜的就业好地方,但是一度发生的经营不善的情况和大量的下岗潮,其实给了很多人一种印象,旧的国企不行了,所以需要改革,现在也是这样的势头。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其实现在还在经营的国企,都算得上是优质国企。
在这样的单位上班,首先就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位置。如果你是有发展的空间和志向的,完全可以纵横捭阖,通过国企实现职务的快速积累和跨越,然后交流到别的地方,甚至成长为领导干部。
但如果你只是想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比如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人,有更多的时间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国企是个非常适合的地方。虽然有的国企和部分岗位的工作节奏和压力也非常大,但毕竟有着员工福利体系的保障。
只要你不犯错误,可以选择一直干到退休,在这样的国企待着,其实是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相比起市场上的大风大浪,这样的保障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