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人生,不如中秋月,每到月中,团团圆圆。思念在于,一思人生团圆,而思人生短暂。
人们对着月亮,这千古月儿总如此,许多人就会对着月亮发几句牢骚,所以就出了许多借月抒情的诗词文章。文章盛名,就成了文人骚客,文化代代相传,思念也就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战国时期,人们虽然有拜月的行动,但那时候人们拜月亮,可不是为了思念。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人们祭拜月亮,是为了敬畏神明。
《诗经·陈风·月初》里有诗歌: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此处的月亮,也是暗喻干净纯洁,一般用来形容美女,却很少思念之意。
那时候的月亮,也不是一个典型的意向,人们想到月亮,可能会想到皎若美人的美女,但思念却还远。
直到后来,大概是魏晋南北朝,文化人宫廷里赏月盛行,赏着赏着,就开始思念别人,还写出了一些诗歌,如魏晋乐府里面有: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月亮就开始成为一种表示思念的意向了。
不过思念的,除了亲人爱人,后来还有人生短暂了。
人生多别离,望月思团圆,一思家人团圆
每到中秋,月亮是一年之中最圆的月,而那些远行的人,便想着远方的亲朋,长恨这月亮,总在人别离的时候圆满,不懂人间愁苦,所以此时思念,更多的是思念团圆。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便是对弟弟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祝福。
虽然不曾在今天团圆,可是看着的是同一个月亮,月亮懂得人的心思,他会将我的思念告诉你。
还有张九龄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月是同一个月,可是有情人却只能隔着千里遥遥相望,怎能不相思呢?
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中国人过节讲究团圆,但是不能团圆的人,就只能对着月亮思念了。
天上月长久,人生却苦短,二是人生短暂
李白在《把酒问月》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今天的月亮,还是古代的月亮,可是今天的人,不知道换了多少次了,所以有人看见月亮团圆,想着他长久以来就是如此,并且还将长长久久的继续下去,所以不免觉得自己人生短暂,因而借月感叹。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人生多么短暂啊,这月亮年年如此,而人却一年比一年老,人走了又有人来,可是月亮始终只是一个。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中秋更添情。
我们小区每年中秋都有一个思亲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记得去年思亲开展了以“遥寄中秋相思梦,千里故人何处逢”为主题的活动,小区邀请在外地回来陪父母团圆过节的人士座谈,大家一起话情谊,话幸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今年中秋节,中秋思亲又开展了以“小家大家同欢乐,喜迎两节表浓情”为主题的活动。小区组织联欢晚会,主要是说大鼓书,请来民间艺木讲述建国70周年的丰功伟绩,讲述家庭生活变化。大家一起赏月,吃月饼,吃家乡土特产,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家国情怀。
中秋节开展思亲主题活动,弘扬团圆主旋律,传承思亲正能量,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3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