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歌坛抛弃了中国歌曲创作的优良传统。中国的戏曲要求“字正腔圆”。中国歌曲也要求“吐词清楚”。也就是说,听众不用看字幕就能听清楚唱词,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老一辈音乐家的作品都是如此,唱起来绝无拗口,听起来毫不费劲。他们常常为了一个词、一个音绞尽脑汁,有时简直到了苛刻的地步。早年曾经流行的《长江之歌》,原本是有曲无词。后来央视全国征词,词作家胡宏伟的佳作入选。说实话,作为音乐人,我感觉词曲配合已十分完美。没想到一次在北京听作曲家王世光讲座,他还觉得歌曲开头“你从雪山走来”的“你从”两字出音(3、4)还不够好。当时让我惊讶之余大为感慨:老一辈音乐家才是真正的大师!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成就了一代中国音乐的辉煌。反观现时的许多明星,我们听他唱歌不看字幕根本不知道在唱些什么。例如周杰伦,他的歌词曲本身就不吻合,唱时又不重视吐词,加上把美国人从非洲学来的快板亦照搬过来,只见他的身驱在扭动,嘴里唱什么东西根本无从抓捉。如此歌唱,竟也引得一批粉丝疯狂,获得大奖,可笑之极!到底是我等愚昧,还是他们无知?让时间作证吧。
我也忽悠两句。首先,由于乔羽等老一辈词作家渐渐老去,现在的人,已经写不出象样的歌词了。歌词歌词,是歌曲的灵魂,是诗的精华。现在的歌词,已经是闭门造车的产物了,开始胡编乱造了。比如有一首歌,叫《风吹麦浪》,词作者竟然说“这秋天的景象”,也许是词作者一直生长在大都市,根本就不知道这应该是“夏天的景象”,因为麦子收了之后,农民才开始种植高粱玉米大豆山芋花生等秋天收获的农作物。当然,这歌词虽然有点瑕疵,总体还是不错的,总比《忐忑》强,可能就象小学生写作文,实在写不出一个字了。
其次,就是作曲。现在的音乐制作人都年轻,一味模仿港台,模仿西方音乐,殊不知,他们恰恰不能理解音乐确实是有地域性的。比如日本音乐,朝韩的音乐,欧洲的音乐,不懂音乐的人都能听出来,比如中国的云南,四川,内蒙,音乐的地域性很强。有一句话叫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现在的音乐人已经偏离了方向,所以,近几年已经没有经典的音乐出现了,有的只是流行三五个月的作品了。因为已经没有象施光南这样的音乐大家对音乐的理解了。
一家之言,希望大家别骂我。
首先,感觉回答会暴露人的年代感。像我这种85后来说,我是真的感觉现在的大部分歌曲很难听懂,曲子不是震耳欲聋就是平平无奇,作词不是白话太多就是晦涩难懂,很少有我能听的下去并记住的。但是同样的歌曲我12岁和10岁的侄子却感觉跟好听,并能记住歌词。所以说,歌曲听得懂听不懂和听的人以及所处的年代有很大的关系。
在我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正是港台风在大陆刮的最厉害的时候,也是港台最辉煌的时代。那个时代唱片业正是最风光的时候,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男生能够得到一张周杰伦,女生能够得到一张SHE的正版唱片来说,真是一种莫大的满足和荣耀!
学生时代时间都很紧张,唯一的休闲娱乐就是听一首《七里香》,一首《十年》,一首《江南》,一首《不想长大》,一首《遗失的美好》,等等。像我们女生还会抄录喜欢的歌词,互相攀比看谁的歌词抄的最多,看谁的歌词本最整洁最好看!
到了现在,步入社会快十年的我们早已没有当初的心境,每天为生活,孩子,房子,车子在奔波,再没有能静下心来好好听听一首歌的旋律,品品一首歌的歌词,探寻一下歌曲背后的故事。
现在的歌曲早已不是我们当初记忆中的样子,它记录的是现代社会中那个当时的我们,它记录的是属于这代人的故事,很难和我们产生共鸣,因此也就有了怀念过去一说。
其实是真的过去的歌曲就那么好,现在的就那么烂吗?时代变了,社会也在进步着,流行的步伐越来越快,在有些人急功近利的情况下,有的歌曲确实粗制滥造,但我相信大部分还是能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最后,放上几张我们那个年代喜欢的歌手,大浪淘沙,留下的始终是经典!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