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至今读来仍叫人热血沸腾,思绪瞬间拉到了,千年以前的汉朝时期,那个汉朝士兵与匈奴厮杀的夜晚,而在这里的龙城飞将,相信大部分读者都不会陌生,那就是夜间拔箭射虎,箭矢能射进石头,人称飞将军的李广。
流传千古的飞将军,其实是战场倒霉蛋?
但和现代名闻天下的李广不同的是,真实的李广一生郁郁不得志,远没有后人想象中的丰功伟绩,甚至相对其他同时代名将卫青、霍去病来说,他的战绩可以说是平庸无奇,而且还是个战场上的倒霉蛋,甚至就连初唐诗人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上面都曾经提到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终其一生未能封侯,那么到底真实的李广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其实李广的生平并不太重要,因为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大部分人在不出名的时候,都是没有粉丝的,就如同一个连名字都不会留下来的将军一样,但是李广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因为他做了以下几件事。
李广出名的时候,并非是汉武帝时,而是在汉武帝老子的老子汉文帝的时候,就已经成名了。
正所谓出名要趁早,汉文帝时期,李广就已经跟随军队出击匈奴,积功做了中郎,就是低级士官。到了汉武帝老子汉景帝的时候,已经做到了宫廷禁卫长的位置,很快又被朝廷赏识,任命为骁骑将军,带领几万人浩浩荡荡的从雁门关出击匈奴,结果被十几万匈奴围殴,李广负伤被俘虏,幸好李广那时候还是个小伙子,抖了一下机灵,装死,逃过了一劫。逃过一劫的李广非但没有死里逃生,望匈奴生畏的懦弱,相反从此更加痛恨起匈奴。在李广被任命为右北平郡(内蒙古附近)太守后,李广有事没事,就带着手下一群兵外出,找匈奴的渣,是不是问候一下匈奴群众的爹妈,抢夺一下匈奴养的马匹、牛羊改善改善手下的伙食,李广的部队来往如飞,无迹可寻,神龙见首不见尾,匈奴好几次恨得咬牙切齿,但是就是抓不住李广,小的匈奴部队遇到李广,只有死路一条,大的匈奴部队又抓不住李广,自此匈奴人闻李广之名,能够止住小儿哭泣,匈奴人人畏服,自此称李广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但是正因为树的影子,人的名字,自此匈奴人人以击败李广为傲,李广也因此走向了超级无敌爆炸倒霉的军旅生涯。
龙城飞将另有其人?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刘彻发动漠北之战,出击跨大漠远征匈奴本部,派四路大军征讨匈奴,结果匈奴人听闻汉朝的李广将要随队攻击匈奴的主力,人人兴奋的彻夜难眠,每晚都在磨刀,准备问候李广,而对于其他三路汉朝大军,一点兴趣都没有,什么卫青、霍去病对于匈奴人来说,就像是街边的大婶大伯一样,名不见经传,于是李广就惨了,在征伐匈奴的过程中,往往要面对两倍以上的匈奴主力,匈奴人获悉李广军队的位置后,立即集中兵力围剿李广,而汉朝军队中的实际统帅卫青,反倒成了无人问津的一路兵力!
恰恰是李广无意中的钳制,使得卫青能在草原上纵横捭阖,不断的深入,一直打到匈奴的后方,他们的圣地龙城,杀死、俘虏匈奴人以千计,以至于匈奴人以为卫青是从天上飞过来的,惊呼卫青为龙城飞将。
以上是龙城飞将的典故,可是一千四百年前的王昌龄并没有写清楚诗文中到底指的是李广还是卫青,但这个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学习并不是背书袋,而是学习这种精神!
汉朝平平无奇,甚至有些倒霉的李广,为何却在千百年来备受后人推崇?
【NO.1】广告宣传做得好,废物变传家宝。诗人才是李广备受推崇的幕后推手。
古代诗人,尤其是诗词写得好的诗人,大都是不得志的。而能写诗的人,往往是郁郁不得志之人,就像现在的职业作家一样,整天码字,却离成名遥遥无期,能不郁闷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即使千百年后读着李广的传记,作为社会中不得志的群体,依然有一种要以李广为主角进行写作的冲动,同理,古代诗人们感同身受,抒发自己的郁闷之情。选择李广,而不是选择一生荣光无数的卫青霍去病来写,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了。
而且李广作为一名能力卓著的战将,就算立下了不少战功,依然不能封侯。因此,这不能不让人慨叹。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毕竟有些人能力有了,这个你是看得到的,像李广这样,就是有能力的人,长期与匈奴作战,战功赫赫,但是依然要被现实社会束缚,终生未能封侯,这更让那些郁郁不得志的诗人看到了现实中的自己,就像是镜子一样。
【NO.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古以来,流传后世的往往不是人的肉体,而是他的精神。
一是英勇无畏。李广被称为“飞将军”,就在于他不但武功高强,骑射一流,而且英勇无畏。他数次深入险境,但最后都能依靠他绝世的谋略和不屈的精神,从险境中走过来。这种英勇无畏,是一个军人最重要的品格。李广就具有这样的品格。
二是不附权贵。李广之所以一生没有封侯,就是他不攀附权贵,因此也不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受汉武帝的重用。而这种不附权贵的秉性,也就是他人格最闪光的地方。
据说李广自刎的那天,三军痛哭流涕,就连认识、不认识李广的人都参加了李广的葬礼,上至皇宫大臣、下至走卒贩徒,无不感慨万分。
【NO.3】要想混的好,还必须有个好朋友,李广没有什么好朋友,但是没关系,他孙子李陵有,刚好他孙子李陵的朋友是写历史的,噢,忘了说,他叫做司马迁。
李广难封已经随着王勃的滕王阁序传遍天下,可是这样一个汉家名将,一辈子未被封侯,却让千百年后的后人始终念念不忘,原因就在于司马迁的《史记》。
司马迁是在受腐刑后才开始写史记,是在为李陵求情惹毛了汉武帝才受得腐刑,而李陵是司马迁的好友,更是李广的孙子啊,还有就是李广之子李敢当年在李广拔剑自刎后找到过卫青理论并砍伤了卫青,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借打猎中的机会射杀了李敢!你想象一下,自己好朋友的亲爹让人家给杀了,在记录的时候能写的那么客观吗?你和我现代人做不到,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就能做到吗?难!!
结局:其实好人并没有什么好报,不要天真了,少年!
李广屡立战功,终生未封侯,但是更惨的是,最后一次对战匈奴的战役中,李广居然在大漠中走失了,白发苍苍的他,羞愧自刎,留下了一具残躯。
李广的儿子李敢认为自己父亲的是完全是统帅卫青的诡计和安排,便去刺杀风头正盛的统帅卫青,然后失败了。对于刺杀,卫青并未深究,然而没过多久,甘泉宫狩猎,李敢死于霍去病的箭下。
李广生有三子,长子李当户早死,次子李椒为代郡太守,也先于李广而死。至此,李家第二代全部凋零。
李广是个悲催人物出名较早,一生大小七十余战,但因在七国之乱时平叛有功,被梁王封为将军,而误了一生英名,,以他的总战功名气,早该封侯了,,,到汉武帝时,他以年老气哀,不堪重用,自古英雄出少年,卫青为帅时分给他的任务也多为辅助性任务,而且多次失误,,,而霍去病是一位杰傲不逊的伟大天神,是现代闪击战的创始人,,,他敢于在无后援兵少只有八百骑的状态下,突袭千里擒贼先擒王,抓到了匈奴大将相国王公大臣,万余人,,一将有一将的风格和形势,李广带领的部队缺少见功立业的血性,,,,司马迁有云其生正,不令而行,其生不正,隋令不从,说的便是李广,漠北大战结束时,帅府来了刀笔之史问李广中途迷路情况,,因不怨受人辱而拨刀自刎,亡时近六十多岁,他死时当地百姓,熟悉的不熟悉的都为之落泪,,,但论战功他的更本比不了霍去病十分之一,,李广臂力过人,是个神箭手,他出名就是一次大战时大射杀了匈奴多名将佐而名声大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