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状态,因为努力和付出并不是都成正比的,但是不努力就真的没有成绩了。
读书的时候我们的身边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似乎不用付出多少努力,就能轻松考出理想的成绩,甚至是优秀的成绩,还有一群人,他们无论怎么努力,怎么付出,甚至是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但是成绩就是没有起色。
我们不能否认学习这件事情是需要一定的天分和基因的,但起决定作用的绝对不是天赋,而是努力和坚持。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付出了很多却不能取得理想的回报呢,我想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
努力永远是不变的基石
无论干什么事情,努力都是通往成功的基石,对于那些在玩乐中就把学习搞定,然后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人,我们又有多少人关注过在没有人的背后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呢,所以说,我们不怕比你有天赋的人,就怕比你有天赋,同时又比你更加的努力。
方法是努力中的关键
有的人可能觉得付出了时间就是努力,就是付出,但是方法同样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你方法不对,那么你的付出很可能就会变成无用功了,也就没有你想要的结果了。
方向比方法更加重要
选择了好的方法,会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但是回过头来想,其实方向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一旦走反了,南辕北辙只会让你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远。
坚持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捷径
上面提到那么多的方式方法方向,而对于学习或是其他任何事而言,想要成功就必须选择正确的方向,选择合适的方法,然后不断地努力坚持下去,这样你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感受自己的变化,而不是感觉自己总是在原地踏步,而对于自己的付出和进步也要不断地估计自己,不能放弃,直到自己成功的那一天。
这类孩子,首先要判断自己是不是在假用功,就是假装在学习,其实没有走心,骗了自己的辛苦,也累坏了自己,结果还不尽如人意。
如果发现自己掉进了假用功的泥沼,就要及时抽身,改变。
1.学会高效使用时间。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的高产出。比如,有人背书,一首律诗,背了一下午,还磕磕巴巴,那这个效率就很低了。纵然是一下午坐在书桌前背,也不值得提倡。
2.要学会碎片化使用时间。不能无休止的拉长学习时间,五分钟十分钟一项任务,做完给自己一个奖励,比如2分钟的休息或者一杯热橙汁的鼓励;做不完,要罚,比如20个深蹲,15个俯卧撑等等。
总而言之,就是要效率,有奖有罚,自己内心才会重视起来。
3.学会先看书,再做题。只有先掌握了规律和知识点,写作业的速度才会提高。
4.学会休息。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光知道学习的人,未必一定是学霸;人的大脑也有疲劳期,坐在书桌前时间太久,就累了,就没效果了,那还不如起来活动活动呢。
周末给自己留半天时间,看场电影、爬个山,哪怕哪也不去,就坐在窗前,啥也不想的晒晒太阳,也是好的。
这叫做磨刀不费砍柴功。
当老师,这种情况遇到的太多了。我最心疼的也是这类学生。一天辛辛苦苦,最后效果不好,极度影响心情。心情不好一切无从谈起。
很多老师会说要坚持。其实这句话意义不大。坚持,坚持到什么时候?别说未成年人甚至成年人都未必能坚持下去。因为人们对不确定的事情是充满恐惧的。
我的建议就一个。一定要多问。你很努力,也许是方法不对,也许是思维没有理顺,或是基础有很多漏洞。所以,遇到不会要多问。多请教同学和老师。
问要问真问题。比如你问如何学好数学,这就是假问题。我建议问一些具体的题目或是你对知识点的困惑,问老师上课讲过你不会的内容。这样能够保证你每次都有收获,而且能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是不认真听讲?还是方法不对等等。
总之,不要灰心。你的努力老师都看在眼里。当你成功的那一天。老师们会比其他人更高兴!甚至比你还高兴!他们一定会说:某某某一直都很努力,你看付出就会有收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4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