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形容自己的冤屈时,常常会开玩笑地自称”比窦娥还冤”,这一典故来自元朝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笔下的杂剧《窦娥冤》。
其实,在成书距其不远的名著《三国演义》中,也有许多蒙受冤屈,甚至因此而死的人物,那么,《三国演义》中谁死得最冤呢?
即使是冤屈,也有着多种不同的方式,而因为相异的原因而死者,在不同人眼中冤屈的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笔者在此便例举几个书中冤死的人物,我们一起看看谁应该被认为是最冤的一个。
首先,我们将目光投向曹魏阵营的猛将典韦。历史上,典韦因为”形貌魁梧,旅力过人”而被曹操选为亲兵统领,而他”性忠至谨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和喜爱。
建安二年(197),典韦跟随曹操讨伐张绣,因为见敌众我寡,张绣选择了投降。
不过,曹操在张绣投降后却将其婶婶樊氏据为己有,这让他十分恼怒。于是张绣趁着一天夜里突然反叛,准备袭击曹操。因为畏惧武勇过人的典韦,张绣派胡车儿将其灌醉,并偷了其兵器双铁戟。最终,为了保护曹操,典韦强忍醉意孤身抵抗敌军,为保护曹操而战死。
典韦为人低调踏实,但因为主公曹操贪恋美色而招致了身死的结局,实在令人为他感到冤屈。
而曹操导致的冤死,还远远不止于此。
曹操起兵之前,曾经因为刺杀董卓失败而无奈逃跑,途中,他来到了故人吕伯奢家中。当时,身为亡命之徒的曹操十分敏感,害怕自己会受举报而被捕,甚至被杀掉送到董卓处领赏。
当他听见吕伯奢的家人为了杀猪款待他而磨刀的声音时,便心虚地认为他们是在磨刀准备杀害自己。于是,他便先下手为强,将毫无准备的吕家人全部杀光。
后来,曹操发觉自己错杀好人,但已然无法回头,更是因为害怕被告发而在吕伯奢买酒回来时也将其杀害。留下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
罗贯中为了体现曹操的心狠手辣,还创造出了王垕这个虚拟人物。
他本是管理军粮的一任仓官,当时,曹军粮食紧缺,王垕询问曹操如何应对,曹操则让他用小斛装米,给士兵更少的粮食。
王垕照做后,士兵们怨声载道。而曹操接下来的做法,竟然是将王垕杀死,并对军士们宣布,是王垕中饱私囊,擅自克扣了军粮。
这下,士兵们的怒火全都转向了王垕,而曹操则重新获得了他们的信任,王垕糊里糊涂就成了曹操的替罪羊,怎一个冤字了得。
说完曹魏,我们再来看看东吴阵营。在雄踞江东的东吴,也有人物蒙冤而死,他就是袭杀关羽的策划和实施者吕蒙。吕蒙“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的典故流传甚广,人们也多用”吴下阿蒙”代指学识尚浅者。
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告终后,刘备便向孙权提出借走荆州以作为暂时的栖身之地,并在夺取益州后将其奉还。
夺取了益州后,刘备又提出要得到凉州后再还荆州。面对刘备的赖账,吕蒙为了东吴利益选择了撕毁盟约,向驻守荆州的关羽下手。最终,吕蒙趁着关羽北伐,在麋芳、傅士仁的帮助下悄悄潜入并占领了荆州数地。
吕蒙将关羽逼得败走麦城,并成功将其擒获并斩首,夺回荆州的大功令吕蒙得到了孙权的重大嘉奖。但就在孙权为他大办庆功宴时,小说中却出现了这样的情节:孙权亲自给吕蒙敬酒,吕蒙却突然不受控制,对孙权破口大骂,并自称汉寿亭侯关羽。最终,”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
尽管在不久之后的剧情中,罗贯中以普净法师的口吻替吕蒙辩驳道:”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其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但吕蒙被显圣的关羽附体而死,已然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说到底,当时吕蒙杀害关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尽管他的手段是卑劣了些,但关羽一生也杀人无数,他所杀的颜良、文丑等人与他并无仇怨,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
而关羽杀人,能够安然无恙,吕蒙杀人,却遭受折磨而死,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所以,吕蒙也算是《三国演义》中冤死的一位了。
总的来说,冤死的这几位中,吕蒙勉强算是行了不义之事而死。典韦、吕伯奢、王垕可就真是有苦说不出了。
典韦、王垕都是自己身死,其家人后代在曹魏势力中还是得到了善待,而吕伯奢则是全家老小都蒙冤被杀。所以,笔者认为还是吕伯奢一家最冤。
医者仁心。《三国演义》中要说死的最冤最可惜的人,当数神医华佗了。
曹操自从惊见关公头颅,日夜不安,欲换环境建新居,命手下去砍伐跃龙祠一大梨树,手下刀砍锯解,都不能损树分毫。曹操闻报不信,亲自去用佩剑砍树,铮然有声,血溅满身。曹操大惊,掷剑上马回宫,夜梦一身穿皂衣披发仗剑之人,自称梨神,用剑砍曹操,曹操大叫一声惊醒,头疼不可忍,遍求良医救治,不见稍好。谋士华歆就推荐了神医华佗。听了华佗治病的种种神奇,曹操星夜差人请华佗医治。华佗诊脉视疾,就对曹操说:“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药汤,不可治疗。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开脑,取出风涎,方可除根。”曹操闻听大怒,以为华佗要谋害他,就将华佗抓捕狱中,严刑拷问。华佗难抗严刑,知道将死,就将自己的平生绝学《青囊书》赠给了一个对自己很好的狱卒吴押狱。不久华佗被拷死狱中,吴押狱买棺殡葬了华佗,就辞了狱卒差使,回家要取《青囊书》研习,却看见他的妻子正在烧书,吴押狱惊抢不及,书已被烧得只剩一两页。吴押狱怒骂其妻,他的妻子却说:纵然学得华佗神技,只落得身死牢中,要它何用?吴押狱只好叹息作罢,《青囊书》由此未传于世,着实令后人可惜。
曹操多疑,树怨太多,时刻防备暗杀,对谁都不信任,当听说华佗要砍开自己的头颅,自然疑心,要害华佗。可怜神医华佗,一片好心为曹操治病,却落得惨死狱中,真是千古奇冤,又能向谁倾诉?更可惜的是,他的神医绝技,因冤死竟不得传世,不然,后世不知要救活多少无辜生命。可恨啊,曹阿瞒!可惜啊,华神医!这正是:华佗神医世无双,阿瞒多疑害医王;可惜身死书亦绝,空垂后人吊沧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