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就让我想到了小时候,那时由于自己很调皮每天放学都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河边捉鱼挖泥鳅,当时河里的蚂蟥特别多,那个时候可能是因为经常见的原因,也不觉得它们很可怕,反而感觉这些在水里游来游去的蚂蟥挺可爱的,不过这种动物在我们抓鱼的时候会在趴在我们的腿上。
当时也没有直接把它们从腿上揪下来,都是等到上岸后再把这些蚂蟥拿下来,其实蚂蟥叮咬的并不疼反而是痒,所以大家也不必过于害怕它们,毕竟这种动物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但是要说到为什么在抓“过山峰”的时候会带几只蚂蟥,其实不止是抓过山峰的时候是这样,就连抓其它的蛇也一样会用一个瓶子装20只左右的“蚂蟥”带在身边,那么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讲讲为什么会这么做。
“野外抓蛇的注意事项”
抓蛇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更别说是在野外抓了,其实我们在抓蛇的时候可以带一只非常听话的“猫”,因为猫的听力和动作的灵敏不是一般动物能够做到的,而且猫的嗅觉也特别的灵敏,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的那么猫就会第一时间发现。
要知道在野外捉蛇的地方基本上不是山路就是长满杂草的小路,这种路蛇是最经常出没的地方,所以我们在我走这种路的时候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尤其是注意脚下,毕竟蛇基本上都在地面爬行,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在脚踝处和小腿处绑上一层薄薄的铁皮,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蛇咬伤。
“捉蛇时为什么带蚂蟥”
蚂蟥还有一个名字叫“水蛭”,其主要就是吸附在水生动物的皮肤处吸血为生,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会明白为什捉蛇咬带蚂蟥了。
其实带蚂蟥就是为了应对被蛇咬伤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采取自救措施,就是把蚂蟥放到被咬的伤口处让其把毒液吸出来,切记千万不要带少了,一定要带20只左右蚂蟥就可以,但是如果是特别毒的蛇就需要我们第一时间想办法救援了。
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带的蚂蟥不能是个头小的,蚂蟥分为两种一种身上是淡黄色,另一种是棕黑色的,这种棕黑色的蚂蟥吸附力强个头也比较大,其生长的时间也较长,所以我们要带这种颜色的。
综上所述:
野外抓蛇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我们如果非专业性的话尽量不要去抓它们,毕竟安全第一位,再一个就是蚂蟥只能起到延缓毒性发作的时间,所以我们一定要多一些其他的防护措施,这样才能确保安全抓蛇。
农村老人说,野外捉过山峰的时候带上几只蚂蝗,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道理?
有些人特别是处在山区的朋友,或许听说过这样的习俗,那就是上山捉“过山峰”这种蛇的时候,最好能带上几只蚂蟥,我没有生长在山区,听到这样的说法之后估计和很多人一样,也会心生大大的疑问。记得之前也听说过“进入山区和草原之后,为了防狼,要随自带着盐巴”这样的习俗,不知道这些古怪的提法都是出自哪些老人之口。
“过山峰”是对眼镜王蛇的一种形象称呼,虽然名字里也有“眼镜”二字,但它却与眼镜蛇属于不同的种类,眼镜王蛇隶属于眼镜蛇科下的眼镜王蛇属,而眼镜蛇隶属于眼镜蛇科下的眼镜蛇属。与眼镜蛇相比,眼镜王蛇的个头更大一些,行动速度也较快,头颈的灵活度更高,排毒量也更强,由于其移动速度很快,在山区密林里行进时经常会发出很明显的声响,因此被人们冠之以“过山峰”的名号。
“过山峰”是一种喜湿、喜阴、喜独居的蛇类,经常栖息于森林边缘的近水地带,夜晚选择在树洞或者岩石缝隙里休息,白天出来活动和觅食,在我国的西南、南部省份的山区常见分布,与那里的居民生活空间有一定的交集,所以经常会发生偶遇事件。
从“过山峰”的生理特征来看,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体型较大。眼镜王蛇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所记载的最大长度为5.6米,我国发现的最大长度为3.8米,体重一般都在10斤以上,属于典型的大型蛇类。
二是毒性很强。眼镜王蛇的蛇毒含有多种毒素成分,既有神经毒素,也有细胞毒素,针对小白鼠皮下注射的半致死量(LD)为0.34毫克每公斤,在我国十大毒蛇排行中位居第五位,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灰蓝扁尾海蛇(LD0.03)、银环蛇(LD0.08)、原矛头蝮(LD0.12)、中华眼镜蛇(LD0.34)。不过,由于眼镜王蛇的体型很大,其排毒量也非常大,一次排毒量相当于干毒物质100毫克的水平,可以毒死300公斤左右的庞大生物,人如果被咬到后是非常危险的。
三是性情凶猛。当它意识到自身的栖息环境遭到影响或者受到威胁时,会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击。而且它的行动非常非常敏捷,头部和躯干比较灵活,不但前后左右都能实施全方位的攻击,而且爆发力很强,能够直接从地面腾起,从高处向下攻击或者直接攻击其头顶上方的目标。像老鼠、鸟类、蜥蜴等是它们常吃的食物,其它小型的蛇类也会成为它们的腹中餐,有时甚至会吃掉同类。
四是智商较高。眼镜王蛇在攻击或者捕猎时,能够随时机警地观察周围环境状况,同时准确判断目标的状态,然后采取相应的对峙、挑衅等策略,趁着目标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筋疲力尽之时突然发起攻击,死死咬住目标,根据目标猎物的反应情况再选择喷射毒液。
由于眼镜王蛇的毒性很大,而且行动迅速,一些长期在山区生活的人们不免与之发生正面遭遇,有时会被这种毒蛇咬伤。根据它的毒性,如果在半个小时之内不能注射抗毒血清的话,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而蚂蟥作为一种依靠吸食人和其它动物血液的生物,我想有人提出上山带着蚂蟥,其目的估计是一旦被蛇咬伤,可以将蚂蟥拿出来吸血,从而实现救命的目的。
但是,这种方法看似有一定道理,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可能会耽误事,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过山峰的排毒量较大,而且毒性也较强,用蚂蟥吸血即使能准确找到被咬的伤口,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蛇毒全部吸出,毕竟蚂蟥吸血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况且其吸血的效率也低,达不到有效清除血液里毒素的作用。
所以,我们不能拿生命开玩笑,一旦被毒蛇咬伤,如果使用这种“偏方”极有可能会延误治疗的时机,还是抓紧去医院注射抗毒血清。如果时间真的来不及,还是提前做好预案,尽量还是不要去深山老林里为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