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出现,不仅侵蚀着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也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发出了不确定性的信号。面对疫情,企业出现焦虑是正常的。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政府和企业搭建起协同治理机制,相互助推、共渡难关。
为此,企业应该树立积极应对疫情不确定性的信念,分析市场需求变迁、市场结构和消费者心理的变化,通过不断试错,探索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锻炼企业组织的敏感适应能力。
当前,政府为应对疫情限制了人流、物流等,不少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疫情本身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导致部分市场人流、物流大幅下降。此时,企业应该做的是调整自身生产经营战略,鼓励员工在线办公、居家办公,做好财务规划,经济化使用自身资源等,最大限度地缓释疫情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企业要做好对市场结构、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变迁的前瞻性分析,针对变化的市场环境,研发针对性产品和服务,为疫情结束后市场的雨过天晴预备各种应对方案。
为了减少疫情带来的市场影响,有必要搭建起政企协同治理的公共危机处理机制,加强双方的沟通与互动。如此,才能促进政府把握好对经济社会的干预力度,避免市场资源错配。
企业是防范疫情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政府为应对疫情防治提供的公共服务,大多是可以通过向市场购买的方式实现的。在疫情防控期,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效率优势、资源优势以及与经济社会的沟通优势,而政府也可以通过购买企业的专业服务积极应对疫情。
同时,如同捍卫民众生命健康权一样,政府应适度出台相关政策,保护企业的生存发展权。比如,可以通过出台一些金融政策,保持市场流动性,为暂时受困的企业进行流动性纾困;通过适度为暂时受困的企业进行税费减免、社保延期和通过财政补贴适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手段,为企业提供休养生息的生存发展机会。同时,政府应加快简政放权改革,通过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为经济社会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务,加速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为企业创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2月2日,苏州市政府出台的“苏惠十条”的一些政策,就值得各地政府借鉴。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这次疫情下,哪些企业可能受到冲击:
1、必须面对面服务的企业;
2、靠人流量拉动收入的企业;
3、必须集体工作(生产)的企业;
上述三类企业都有可能因为需要防疫而导致收入或生产受损,比如:餐饮、娱乐场所、商业场所、生产工厂等。
其次,这些企业中很多都有可能在疫情过后面临巨大的消费反弹。
比如餐饮、生活服务、生产、娱乐等,这些企业是虚拟网络无法取代的,而且是人生存和社交的必然需要。
最后,有足够资金的能企业能挺过来,但是那些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怎么办?
在给予我们对于疫后信心的预判下,对中小企业提几点建议:
1、尽快制定预销售政策和促销方案,加快现金流回收:对于一些个人服务行业和娱乐业,这一点是可以做到,前提是需要配合合适的市场营销方案。
2、全员营销:企业制定相应的政策,推荐全员营销,可以网络形式进行,既能盘活人力,又不至于让人力流逝,导致复工后可能出现的用工荒。同样强调,政策要设计好。
3、利用这段时间,设计产品(或服务)升级:这里说的升级既包括产品或服务本身,也包括销售形式、推广形式的升级;
4、利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进行客户服务升级:加大回访、客户教育、拓展知识等服务升级,维护老客户,增加新粉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5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