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汉中守军不得不说三国前期三场大规模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汉中之战。当年官渡之战,曹操取得了北方,为曹魏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赤壁之战却让曹操损兵折将非常严重,此后便是汉中之战,刘备夺取西川之后,下一步就是将汉中之地取得。
汉中对于益州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地方,有了汉中,曹操就无法威胁到益州。当初张鲁占据汉中,常常攻打益州,如果让曹操占了汉中,那蜀汉恐怕是永无宁日了。这里自古就是要塞,占据这里,对曹操也能构成威胁。
汉中之战中,刘备出动了所有的将领和兵士,既守住了汉中,也守住了荆州。这样强大的阵容,在蜀汉所有战役中,也仅有这一次,由此也可以看出刘备有多么重视汉中之地了。
当时曹操派往汉中的大将有夏侯渊、曹洪、曹休、张郃和徐晃,除此之外,还有20多万的兵马。曹营的阵容的确很强大,不过刘备的也很强。刘备势必要夺取汉中,可是以他现在的状况,想要应对曹操,就必须全军出动。在刘备没有夺取益州之前,诸葛亮已经为他筹集了七八万的兵马。在这场大战爆发前,刘备得了益州,刘璋的兵马也都归他所有。因此刘备在兵马上应该有十多万人,但是刘备还需要分兵镇守荆州,所以最多带领十万人与曹操交战。很明显,在兵力上刘备虽然不及曹操,那么想要赢得汉中一战的胜利,就必须要派遣更优秀的将领。在调兵遣将上,刘备又是如何安排的呢?他手下的五虎上将全部动用了,当时关羽留在荆州战场,除了他,其余四位虎将都在汉中战场。另外刘备手下还有魏延等优秀的将领,也都非常能干,才能不逊色五虎将。
刘备攻打汉中成功,就派了魏延去镇守汉中全境,而且还封他为镇远将军,就是想让他抵御曹操魏国的进攻。刘备这样的布局在当时看来是没错的,汉中一直受到蜀国的管辖。汉中之战结束后,刘备的势力如日中天,不仅打败了曹操,更是成为横跨两州的超级霸主,虽然比起魏国稍逊一筹,但是已经拥有了影响天下大势的本钱。然而随着蜀汉实力的扩增,刘备麾下再也不是关张赵的舞台,很多优秀的将领在战争中脱颖而出,一步步紧逼关羽等人的位置。其中,魏延便是一位保证争议的蜀汉名将。
魏延,他非常勇猛,而且在刘备旗下参加过很多重大的战役,立功无数,所以刘备信任他,把汉中交给他。刘备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一日,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道:“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为魏延这番话而称赞其雄豪。
魏延在汉中聚拢了一批兵将,采用固守的策略,这一守就是十年。魏延领兵打仗自有一套妙招,而且拥有过人的胆识,所以他每次出战都有必胜的决心,为蜀汉集团立下了赫赫战功,刘备入川后被任命为门牙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被任命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十年,威名远扬,之后跟着诸葛亮北伐,战功卓著,成为当时最有威望的将军。
魏延与杨仪当时发生内斗,他们二人相互上报,互相投诉对方谋反,不过朝廷选择了相信杨仪的话!最终的下场就是魏延被灭三族,实在是可怜。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料定自己一死,魏延必反,所以给杨仪留下一个锦囊妙计。果然诸葛亮刚死,魏延就谋反了,杨仪依计而行,对魏延说只要你大叫三遍谁敢杀我,我就献城投降。魏延不明就里,得意洋洋地大叫:“谁敢杀我!”没想到刚叫一声,马岱从后面拨马冲上来,厉声大喝:“我敢杀你!”一刀把他斩于马下。
其一,顶级上司诸葛亮对他不看好!用三国演义之中的话来说,就是魏延长了反骨,天生就是反派!如果不及时治他,后果很严重!因此,在诸葛亮即将离开人世之时,便设计好了用马岱来除掉魏延。
其二,魏延与身边同事,包括:杨仪,廖化,向宠,姜维,王平,费祎等人。这些人,大多数都不敢得罪魏延,因为魏延脾气不太好,这是客观原因。同事关系的尴尬,导致魏延在朝中无人替他说话,加上刘备的原班人马,基本上也都不在人世,故而魏延就非常尴尬了。即使是没有谋反之心,同样被安排上一个谋反的罪名。
守汉中的太守魏延是路人皆知的,魏延的武功计谋也不会亚于关羽,他一生最惧怕的人是丞相诸葛亮。
刘备力排众议让魏延当汉中太守,其政绩是有目共睹的,假如刘备将魏延換位镇守荆州,荆州不可能会被东吴吕蒙偷渡而成,关羽不会早卒。
魏延虽无韩信的帅才,布阵领兵很多韩信相似之处,奇袭子午谷的奇谋,汉中之战都彰显魏延卓越的军事才能,也很难窥视其内心独立人格。
诸葛亮言魏延有反骨世人未能知晓,五丈原孔明病危时期,魏延有急紧军情要向孔明请示,本走大门的他,因孔明摆有北斗增寿,魏延表面看还是敬重诸葛亮,怕撞北斗又走后门,不想姜维怕有人进大门请示孔明,特将北斗摆放后门,魏延正好撞倒北斗,他即刻下跪,向孔明谢罪,孔明更不怪魏延,早料定不可增寿,是天意。
而诸葛亮为什么要授计姜维,说他逝后魏延必反,魏延敬重孔明做到滴水不露,只有他们在阴间地府对话才知屈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