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除掉袁崇焕的反间计

袁崇焕之死无关反间计,而是死于“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

是发生在1629年十月至1630年正月的后金攻明京畿之战别称。这是明朝与后金战争中的其中一场,这次战争中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后金攻打劫掠明京师周围后退回沈阳,另一件就是皇太极施反间计,中伤袁崇焕,这两件事导致的最终结果便是袁崇焕被捕下狱,于次年八月崇祯皇帝下令凌迟处死。

从此,明朝再无倚仗,《明史》评“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那么,袁崇焕是冤死的吗?不,他是活该死的。

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夸大其口

《明史·袁崇焕传》载:崇祯皇帝“咨以方略”,袁崇焕答曰“计五年,全辽可复”。俗话说得好,祸从口出,袁崇焕说这句话只是当时头脑一热脱口而出?还是在忽悠崇祯?或是真的有方略可以五年之内评定关外?

就,当时给事中许誉卿问过袁崇焕,他的回复是:“圣心焦劳,卿以是相慰尔”。我想当时许誉卿听了之后,只会有一个想法,就是“我心也焦劳”。

这明摆着是忽悠,听的人当真了,说的人只是随便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种信口雌黄的人,那时我们只能说句“算了”了事,但今日听的人,正是那个“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的崇祯,结果就不是呵呵一笑就能了解的了。

二、刚愎自用

这里有两件事情至少可以说明袁崇焕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第一件事是擅自议和,第二件事就是资寇以粮。

这两件事朝廷明令不许,或者是崇祯严令禁止的。就是这两件“抗旨”行为,让袁崇焕在朝廷上下埋下了“行事作风”的问题,其刚愎自用的性格也让曾经器重他的孙承宗大为失望。

可能这两件事情上袁崇焕有自己的判断,但事情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按他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擅自议和”作为为了“修筑塔山、大凌河、锦州防线”而虚与委蛇拖延时间的借口,还能勉强说得过去,但“资寇以粮”这事情最后是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原本因担心喀喇沁部反叛而提供的粮草上,真的成了资敌的粮草,因为格尔沁部拿了粮草不久后就叛了,不但叛了还成了“诱奴入犯蓟辽”的带路人。

如果说,袁崇焕是自己跳入坟坑的话,那么格尔沁部是帮忙挖了坑的。

三、妄杀同僚

毛文龙的死该与不该暂且不论,但你袁崇焕没权利动用极刑。

毛文龙当时的官职是左都督平辽总兵官,为正二品官员,当时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的袁崇焕是从一品。品级上看毛文龙虽比袁崇焕第一级,但是同为朝廷高官,于情于理上袁崇焕都没有杀毛文龙的权利,应当上奏朝廷,侦查审判后由皇帝定夺生死,死就死在袁崇焕没有这么做,而且看袁崇焕做事风格他也没打算将这个“为人骄恣,事多浮夸”的人交由朝廷发落。

袁崇焕“妄杀”毛文龙直接导致两个问题摆在太阳底下暴晒。一是难免崇祯会想,你眼里有我吗?二是毛文龙死了,谁来统率东江?第一个问题崇祯在问,第二个问题天下人在问,而袁崇焕到死都没有一个好的答案。

此时,袁崇焕墓碑上的字已经刻好了。

四、京师危急

如果毛文龙没死,有他东江在牵制着皇太极的清兵,“己巳之变”发生的概率应该会降低很多。可是没有如果,毛文龙死了,清兵再无后顾之忧,主动放弃既定战略,转而通过叛明后的蒙古喀喇沁部带路,借道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直逼京师。

“己巳之变”关于袁崇焕的部分相当悬疑。

首先,为何能越过长城进入关内?

与关宁锦防线的严密不同,蓟镇防区尤其大安口一片防守异常绵弱,可以说是“塞垣颓落,军伍废弛”,皇太极的清军在这里毫不费力的突破防线,过了长城前路一片坦荡,打到北京城下只是时间问题。

导致这个局面的,我相信袁崇焕不是没有预料,而是太自信,自信喀喇沁部不会叛,自信清军不会从蓟门入关,可能你会问他哪来的自信?不知道。

其次,为何回援如此缓慢?

面对直扑北京的清军,原本应起到保卫京师阻挡清军任务的蓟州防线确跟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原因在于袁崇焕将兵力分散分部蓟西各地,导致不能集中力量防护蓟州三河一线,让清军有机可乘,轻松突围而出直指北京,这让本就多疑的崇祯大大的怀疑他目的。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蓟州-通州-北京是三点一条直线,皇太极的清军就是沿着这条直线兵抵北京城的,而我们神奇的袁督师确实率军从蓟州南下到河西务再回北京,在清军紧逼京师之际,袁崇焕的军队像是“游山玩水”般的在外绕了一大圈才来勤王。

当袁崇焕的军队来到的时候,皇太极已经和先到的满桂、侯世禄打了起来,最后明京畿之围在袁崇焕及其他同僚协同下得以解决,但袁崇焕的人生道路也走到尽头了,坑自己挖的,碑文自己刻的,就差躺下自己掩埋了。

无需袁崇焕自己埋葬自己,动手的是崇祯,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请另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当枪手,结果可想而知。

用张岱评袁崇焕的话结束本文,“……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着魅魇也。五年灭寇,寇不能灭,而自灭之矣,呜呼!……”。

这个中反间计都清朝那帮人说的,而且极其小儿科,如果崇祯和他的大臣们都是蒙古草原的骚鞑子,那倒有可能中计,为什么,因为只有他们才不学无术啊。而且,崇祯在皇太极打到京城之前都是极其信任袁崇焕的,对他的很多违规的举动都是包容的,所以更不可能中这种小儿科的反间计了。通过分析,个人认为崇祯之所这杀袁崇焕,是因为恼羞成怒,是真的被袁崇焕打脸了,再加上自身的刚愎自用。

这里面固然有崇祯的原因在里面,但更多的是袁崇焕自己有取死之道。崇祯对袁崇焕的“五年平辽策”及为欣赏,再加上袁的极力忽悠,可以说只要袁能复辽,崇祯是不计代价给人给钱给物,事实上崇祯也是这样做的,尤其是袁崇焕打一个漂亮的防守战后,崇祯对袁的信任达到了顶峰,甚至设身处地的原谅了袁崇焕擅自卖粮给蒙古和诛杀大将之罪。但袁崇焕千不该、万不该的就是让皇太极打到了京城下,袁还不出兵阻拦,甚至还要杀满桂,不仅啪啪啪打了崇祯的左脸,还将崇祯的右脸也打的红彤彤。试想一下,崇祯那么信任袁崇焕,结果换来的是被忽悠,是被史书评价用人不明,是百姓的失望,这个时候,别说是当皇帝的崇祯,就是换了我,也有拿刀直接砍死袁崇焕的冲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5302.html

(0)
上一篇 2022-08-06 上午9:12
下一篇 2022-08-06 上午9: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