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这个孤独将军,”他是有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他的一生,从离开淮阴城,投报军旅,就注定了他为报知遇而一根筋式的追随主子。临死方悟,但迟了那么一点点。这点,沛县集团的人都清楚,刘邦更是看得明白。
刘邦得力于萧何,张良,韩信。所以,一人成功三人帮。刘邦成功之后,并不是非要杀功臣不可,而是手下的思维滞后,没有领会刘邦当皇帝后的治国方式,他要搞”家天下″,”共天下″是昔日少女,现在人老珠黄,没人欣赏了。新的治国思路臣下接受不了,有怨望之心。上头谓之叫”反″,是大逆不道的。刘邦尤忌。宁用刘家蠢才,也不用外姓贤能。注定有一场褫夺,于是,异姓骚动,内外不宁了。
刘邦对异姓诸侯王是有愧疚的,尤其是对韩信。韩信出陈仓,平关中。刘邦去彭城,韩信在后方,刘邦败于彭城后,离他投项羽的没剩下几个。韩信平殷下魏击代取赵胁燕袭齐,就差击楚了。这期间,刘邦是一败再败,败后找萧何要粮,找韩信要兵。精兵全带走,留老弱给韩信去训练,然后去攻城掠地,扩展汉王版图。别人屡劝韩信自立自强,自主自尊。但韩信不听,一心为汉,不忍背汉自立。至到垓下结束,刘邦在定陶再夺他之兵权,韩信还在梦中,以为这是合理的。仗打完了,得还兵于皇帝哈。其实主子的心头己”忌”了,生下”惧其才”的深根了。
楚汉相争不说了。汉帝国建立后,平乱安后宫是汉高祖棘手的两件事,后宫让刘邦自己去安宁。平叛好歹也该由韩信出头才对。论年纪,韩信正当时,论用兵,韩信会用。但是,自齐王而楚王而淮阴侯,韩信方有所悟,才″抱病闭门不出”几年。让皇帝以高龄亲征平叛,这多少有些旁观者的看客心理罢。刘邦是不愿意亲征的,怎奈本家无有强力之人可用。彭越,鲸布等又在封国,征人征兵也不积极,不要也罢。韩信在京”使气″,袖手旁观,有也等于没有。所以,这平叛的主体,还是沛县集团,这就不难理解,刘邦不杀自己那邦人了。
刘邦对此时”抱病”的雄才,是有怨恨的。换了汉武帝对待人才的辣手,韩信早就被除了。
当刘邦听说韩信死了,且喜,不是朕夺杀了你;且喜,再不担心此人的存在了。且怜,毕竟有功于国,不曾在争战项羽期间叛变或中立或自强;且怜,一代雄才竟以此收场,落在妇人与知己手中,身死族灭。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刘邦在征讨陈稀凯旋归来后,听了吕后杀了韩信的经过,是且喜且怜。刘邦见韩信己死,他心里很高兴欢喜,是不言而喻的,他的喜是有两个方面的:一,刘邦在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韩信等人就是他的一块心病,不知怎样处理为好。虽然刘邦在韩信他们在打败项羽后就收走了他们以兵权,又以韩信是楚人易齐王为楚王,再用有人告韩信有谋反之嫌降为淮阴侯。韩信那时是很憋屈的,以有病为由不上朝,有时还说些不伦不类不中听的话,如有次韩信当刘邦的面说:自己带兵是多益善。说刘邦顶多只能带十万兵马。刘邦听后心里肯定是不高兴的,不说韩信这话有无威胁性,实事也是如此,韩信的军事谋略盖过秦末汉初中国所有的人。当初刘邦不是不满项羽对他封地,而起兵造项羽的反。以韩信的盖世功勋,刘邦则是对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压。如果韩信要是效仿刘邦和项羽的故事,他刘邦又将如何?这就是刘邦的心病。吕雉趁刘邦在外,不费吹灰之力就摘除了他的心病,刘邦怎么不喜呢,从此他可以高枕无忧了。二,刘邦以男子汉大丈夫又以天子之尊,对韩信的处理都感到棘手,而吕雉以在古代的女流之辈,能处理皇帝都不好处理的事,正所谓夫有干斤担妻分八百斤,刘邦有这样的得力的老婆他怎么不喜?而且屠杀功臣的恶名老婆担着,仁慈君主的好名声丈夫顶着,以后彭越的故事如同一辙。那且怜又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刘邦真的同情悯怜韩信的遭遇,想当初要不是韩信等人戮力同心,不畏艰险为自己 打天下,同患难,未享富贵,刘邦心中有愧?我认为不象,刘邦根本没有这样的心理。如果刘邦有且怜的境界,他第二年就不会再杀彭越,彭越死于莫须有的罪名,还把他剁成肉酱分赏天下诸侯,彭越死比韩信更惨。刘邦对彭越他们哪里又有一点怜的意思?如果刘邦真有点怜悯意思,就该效法赵匡胤,直来直去的杯酒释兵权。而不是捕风捉影,鸡蛋里挑骨头,无情屠杀功臣。但史书上又有且喜且怜的记载,哪是怎么回事呢?司马迁写《史记》时,离韩信死时己经 过了五六十年以上,而司马迁更不可能听到吕雉而刘邦汇报杀韩信的话。肯定按官方或民间记载的资料而写《史记》的,当时的官方或民间资料肯定是要维护皇帝的颜面的,又有谁不给刘邦擦粉?因为当朝给当朝的祖宗皇帝写史是有这点弊病的,不象后朝写前朝史那样没有顾忌。之所以我认为那个怜字是不符合刘邦的为人风格的。以上是史事显微镜的观点,欢迎大家评论和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5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