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的意识日益增加。人们从最初的物质享受已经发展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人们更愿意在阅读中找到心灵上的慰藉。虽然意识已经转变,人们明知道阅读是件利大于弊的事情,却还是提不起兴趣,甚至有些望而生畏。这是为什么呢?
当你看到有些人一年可以读100本书,在阅读中找到无限乐趣,并且把阅读当成终生习惯的人,肯定会羡慕不已。反观自己总是无法静心去读一本书,或者是读完一本书马上就忘掉了,让人不免心生惭愧。你以为自己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其实归其原因是你没有掌握阅读的技巧。
人们对于读书的印象来自于上学时期的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应试教育可以说是让80后,90后这一代人对读书产生排斥心理的罪魁祸首。其实,纵观古今中外,所有名师大家的共同喜好都是热爱阅读。从书中的黄金屋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为乐趣而读书到不求甚解,一代代大师都在读书中找到自己的目标与乐趣。所以,当你想要有读一本的冲动时,不要把阅读这件事当成一个苦差事,你不需要去考试,去背诵默写,你只需要抓住这个读书的念头,怀着“看看能不能在书中找到点乐子”的想法去读就行了。
01.书籍的分类
说到阅读,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书籍的分类。书一般可以分为虚构类书籍和非虚构类书籍。
虚构类书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说。阅读小说的好处很多,我觉得对读者来说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让自己的情感得到满足。在每个作者精心营造的小说世界里,故事时间跨越几年甚至几十年,读者可以在几天或者几个小时内,看完别人一生里最难忘的故事。这其中的五味杂陈,除了作者心知肚明外,阅读者心中也别有一番滋味。
选择虚构类书籍,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自己有兴趣才会有动力去读。其次就是选择经典去阅读,经典书籍都是经过岁月与读者层层筛选流传下来的瑰宝,被称为经典肯定是有其原因的,多阅读经典,能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非虚构类书就是一般的工具书,科普类等。阅读非虚构类书籍最直接的帮助就是可以获取信息,学以致用。一般,非虚构类书籍都是会有目的的去阅读,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书即可。
02.主动阅读
当你打开一本书的时候,才是真正与作者开始对话的时刻。不论你是想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还是为了获取信息,学以致用,阅读的前提都是自己感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激起自己主动阅读的内在动力。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
很多人苦恼的是,在阅读一本几百页的书时,每当读到书中有一些自己不感兴趣或者晦涩难懂的部分时,就很难继续读下去,总是想昏昏入睡,导致自己的整个的阅读体验都不好。这是大部分读者都会遭遇的尴尬境界。
其实,大部分读者都被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所束缚——读书,需要从头读到尾。
少则二三百页,多则上千页的书,不可能从到头尾都是新的观点内容,其中不乏一些普世的观念。根据“二八定律”来看,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全书的20%,而这20%中全书精华也仅占有4%。所以对于书中自己不感兴趣或者晦涩难懂的部分,可以先舍弃,着重阅读20%的重要内容,再仔细研究4%的精华,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样这本书就被完全吸收了。
法国当代作家尼埃尔·佩纳克在他的著作《宛如一部小说》中讲了“读书权利十条”:
1.不读的权利;2.跳读的权利;3.不读完的权利;4.重读的权利;5.读不择书的权利;6.包法利症(易被小说内容感染的症状);7.读不择地的权利;8.随意选读的权利;9.朗读的权利;10.默读的权利。
读书是一件庄严神圣的事情,读者与作者跨越时间与空间用心对话;读书也是一件随性的事情,阅读本身不关乎其他人,其他事,只是读者本身兴趣延伸出来的动作而已。所以,阅读时,不要在意太多条条框框,就算只是读自己喜欢的文章部分,又有什么不对呢?
03.高效阅读
阅读除了自我陶冶情操外,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也需要与阅读打交道。牵扯到工作,就需要有效率,所以,高效阅读变得十分重要。
首先,开始看书前,要仔细看一下书的封面与书腰。因为一般书籍的亮点与卖点,都会被出版社浓缩成一句话印在封面和书腰上。这样读者就会很快了解到这本书的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什么。
其次,要养成看目录的习惯。书的目录,就像地图指引一样。通过目录可以看出作者整本书的思路与重点内容,这样读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着重点开始阅读。就好像如果你要去逛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动物园,是不是需要先看园区地图指引,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路线呢?否则,不仅可能会错过自己想看的动物园区,还会浪费大量时间。
然后,快速通读一遍书的内容,即使有不懂的,也不用在意。通读过后,根据书的整体内容,再一次选择书的精华进行精读。可以选择书里的新观点,或者是你想系统了解的部分等来进行精读。快速通读就是为了根据“二八定律”判定,哪些是80%的部分,哪些是20%的部分。而精读就是要精读那20%的内容。
最后,有效的输入要配合输出才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时,配合葱鲔火锅读书笔记法,可以更有效的消化书本内容。葱鲔火锅读书笔记法就是摘抄+评论的方式。摘抄出书中内容原文,在下面写上自己的想法。摘抄的部分可以选择自己同意的思想见解,也可以是让自己惊叹的内容。而评论部分,不必长篇大论,即使是寥寥几个字也是可以的。笔记可以记录在本子上,也可以是记录在社交平台上,不论是哪种方式,只要是方便自己经常回看的就可以。
以上,就是本人对于读书的浅显看法。
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多种娱乐方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专注力出奇的低。人们宁愿刷剧,看综艺节目,也不愿意去看一本书。经常有人会问:读书有什么用呢?复旦女博士陈果这样回答:以我观书,以书观我。
阅读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或者心血来潮的事情,阅读应该是一种细水长流的习惯与爱好。它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自然。当你内心感到空洞与无力的时候,可以静静地打开一本书,我相信,在书中,你会找到自己需要的能量。
最后,推荐几本关于阅读方法的书籍给你。
《高效能阅读》,作者原尻淳一。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作者奥野宣之。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作者茂木健一郎。
阅读经典圣经《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
愿你早日在阅读中找到乐趣。
1.《实用性阅读指南》
从3个维度制作一本书的思维导图,具体如下:
一,写书籍的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二,写出阅读目的
三,写出根据阅读目的寻找答案
四,最后写出总结和感悟
2.《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作者提出将读书活动结构化,在五个环节上下功夫。
一,选书,列出购书清单
二,购书,高效率的购买
三,读书,做记号明确重点
四,记录,画导图做笔记与书对话
五,活用,制作检索,反复阅读
3.《沟通圣经》
作者提出sq3r阅读法,具体如下:
一,纵览(主要看前言,摘要,目录)
二,问题(1.作者观点是否有理有据2.作者主要讲了什么)
三,阅读(按需要划记每段的主旨和支撑)
四,回忆(回味书中作者的观点每段主旨和支撑的细节)
五,检查(力求追随心流,走一个完整的心路历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