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王抗明战争胜利后,即使在内战中输给康熙,也是伟大的抗明英雄, 如果没有吴三桂,永历大帝定会将福音传遍全国,抵制洋节的歌明先驱,旱服党永远感谢平西王,还有,因为平西王手刃明酋朱由榔,俺们才能晚上几百年过圣诞节
以前历史中,说吴三桂先降李自成,因陈圆圆被抢,一怒投靠满人,我大清入关,明朝亡国,吴三桂与甲申之变一书中,作者详加考证,指出其谬误,尤其给陈美人摘下了黑锅,说是美人当时还不认识吴将军,美人是无辜的,善哉,至于吴将军是非功过,真的没啥可说的,他是明末关宁边军集团少壮派,关宁军组建于孙承宗,发展于袁崇焕,明亡清兴这些年里,屡战屡败,大凌河之战,祖大寿送枪送炮,松锦大战洪承畴降了,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剩残部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崇祯拿得出手的,就剩这一支兵,至于神马百万军队,莫再提莫再讲,和聋子的耳朵没啥区别。
吴将军能力过人,奈何没能为大明做出啥贡献,这不怪他,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风华正茂的他勇夺武进士,风姿俊逸,名动京师,大诗人吴梅村也十分倾倒,为他留下了白皙通候最少年的佳句,然而腐朽堕落的明朝让他无法大展身手,清朝入主中原,说大半个天下都是吴将军打下的,也不为过,打败李自成后,吴将军挥兵南下,横扫云贵川,擒杀永历帝,农民军残部,朱明余孽,都是土鸡瓦狗,十几年间,从西北打到西南边陲,为我大清建立了盖世功勋,伟大的抗明英雄实不足其誉。
吴将军为民族大融合立下汗马功劳,值得肯定和赞扬,他在大明京城失守前后的表现,是有苦衷滴,要体谅,人无完人嘛,清朝后来玩兔死狗烹的把戏,吴将军对我大清绝望了,最美不过家乡水,最亲不过家乡人,吴将军幡然醒悟,令部下蓄发,复我大明衣冠,誓死反清复明,后为形势所逼,被迫称帝,惜乎天不遂人愿,创业未半,病死了,三藩之乱后, 吴三桂有关材料几乎被清朝销毁殆尽,乾隆编纂清史时, 专辟贰臣传,将吴三桂和降清的汉官全部列入,贬低汉官的功劳,乾隆还不满意,说吴三桂这人,唯知嗜利偷生,,罔顾大义, 不足齿于人类,剥夺了他的贰臣资格,特立逆臣传,吴将军臭到了家。
恰巧对吴三桂颇为欣赏的大诗人吴梅村,作了一首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汉青,把吴将军搞得臭上加臭,及至臭不可闻,吴梅村就是吴伟业,很有才华,当年科举成绩被人怀疑,崇祯亲自批了他的卷子,大诗人对崇祯的知遇感恩之情,刻骨铭心,时局恶化,李自进京,崇祯自缢,传说大诗人的恋人,秦淮八艳之一的卞玉京,也因此和他失去了联系,恨何如之!被大诗人视为擎天保驾的吴将军,反而引清军入关,作诗讥讽是必须的。
吴三桂与甲申之变一书为陈美人平反,列出国变之时美人何在,何时归将军的时间,原来李自成不成器,弃京逃遁,尽弃辎重财物和妇女,陈美人夹杂在妇女之中,为吴将军所得,这才一见钟情,之前二人从未见过面,并不相识,岂能冲冠一怒为红颜?至于降闯说也是荒诞野史,吴将军泉下有知,身子骨可能会清爽不少,真理越辩越明,手拿显微镜的小伙伴心里有数,李自成独眼,且不能人道,这都逃不脱法眼如炬,吴三桂狗贼哪里逃!
纵观吴将军一生,不用考证,冲冠一怒为红颜确实是个骗人的瞎话,权力游戏,生死临头,固然有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人,吴将军明显不是这号人,当时他爹妈也在敌人手中,没见他有啥动作,美人被人霸占就怒了,你当吴将军是啥人呢,吴三桂是关宁集团头目,如何选择必须代表大家利益,降清唯一能让吴三桂有点顾虑的,恐怕只有敌人手中的家人性命,也许一点顾忌也无,毕竟刘邦能作证,和敌人分一杯亲人羹才配唱大风,一怒为红颜只是误导。
美人惹人眼目,尽管吴三桂没有为她一怒,随着圆圆墓被发现,考证说二人情意匪薄,据吴氏后人陈述,吴三桂死后,陈圆圆带走吴三桂遗体,偕吴三桂之子秘密离开,潜入深山隐居,貌似真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小李子深爱女神,金玉重逢,女神激情过后,冷静的甩了他,普通人眼中,陈美人可谓女神,大多数女神寻找婚姻伴侣,会向理性靠拢,鲜花插在牛粪上是普世真理,因为牛粪有养分,当然,一切短暂的激情惊喜,她们并不排斥,缺乏安全感是女人的天性,基因遗传要求她,找到有真正安全感的男人生猴子,吴三桂再渣,也不妨碍陈美人爱他,陈美人天生丽质难自弃,王妃名头很配她。
又跑偏了,吴三桂与甲申之变一书中,说吴三桂降清的主谋是王永吉,致使后人将一切罪过发泄在将军身上,王永吉身怀崇祯总督各路援兵的手诏,是北方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吴将军很无奈啊,吴将军要摘帽子站起来啊!王督师这么拉风,为何转眼就溜走了?王永吉不过是徒有总督虚名,关宁铁骑早就堕落成私兵军阀,吴将军岂会把根基身家交给别人?满清招降策反重点人物就是吴三桂,王永吉算哪根葱,不过王永吉后来在我大清混的相当不赖。
至于李自成,遣人招降吴三桂被拒,吴将军考虑投降闯王也是可能的,奈何李自成不成器,不知拉拢吴将军的重要性,姚雪垠把李自成描述成朴素的革命战士,简直是李格瓦拉,进京是他的人生巅峰,然后急转直下,可能是穷人乍富,人生起落太快太刺激,一时转变不能,被打回原形,吴三桂不与李自成合作, 反而跟异族合作有史可鉴,李渊父子造反时,也向突厥借过兵,安史之乱向回纥借兵,还有割让幽云十六州借兵的石敬瑭, 吴三桂西不能制寇,东不能抗虏,引狼入室,静待虏寇相斗,得渔翁之利,将来立太子复大明,或者自己弄个江山坐坐,也是可以畅想一下滴,这应该是他的真实想法,可惜计划没成功,吴将军玩不过我大清,干脆的降了,吴将军明显不爽,满清也不爽,三藩之乱,吴将军彻底了账。
君难不救, 父死不顾, 引清兵入关,屠戮百姓,绞杀永历帝,为虎作伥,倾覆明朝,三藩反清复明,称王称帝,都是一己之私,这是事实,声名狼藉的败类,无论如何, 怎么洗也洗不白卖国的事实,你可以投降,但是决不能原谅,陈圆圆早就站起来了,吴三桂起来是不可能起来的,跪倒天荒地老吧
谢悟空邀请问答。一代枭雄吴三桂得知祟祯煤山上吊自杀,大明亡。至关重要的时刻,历史让他选择自己的政治目标,为什么吴三桂会打开关门,引进清兵?“冲冠一怒为红颜”是那时的人们给出的解释。“为红颜”或许是臆造,也或许真有其事,可这顶多只是诸多原因之一罢了。其实吴三桂最早做出的举动是降顺。然而,率部赶往北京的途中,家人来报自己的父亲已被李自成的军队逮捕、毒打、监禁,貌美如花的爱妾陈圆圆被掳掠。才有了“六军俱缟素,冲冠怒为红颜。” 我认为身为一代豪杰的吴三桂必定是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之后才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降清。为什么呢?李自成进京后大肆虐待大明遗臣,连家人也不放过,何况自己手握重兵降顺,不招猜忌?他要考虑的是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利益,所以他不可能完全为了一个女人就轻易选择压上自己的政治前途命运,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不过是个笑谈罢了。各位看官对吴三桂降清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跟大家分享你的观点。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