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请。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让你有所收获。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份关于近几年离婚数据的报告。《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离婚率持续走高达到了3.2%,结婚率持续走低,跌至了7.3%。
曾经我们在恋爱中,一直觉得婚姻是恋爱关系最美好的结局,认为步入了婚姻,两个人的感情也就逐步趋于稳定了。
殊不知,婚姻如今变得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难道真的是现代人对婚姻的承受能力变弱了吗?是人性变了,还是爱情变了?
我们的上一辈,对于离婚这件事的看法和我们是大相径庭的,曾经有记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不同地区的老年人对于婚姻的一些看法。
大多数的老年人表示婚姻就是一种承诺,搭伙过一辈子的承诺。
两个人如果发生了任何矛盾和争执,都需要两个人慢慢去磨合去适应。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东西坏了,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去修补,感情发生问题了,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亡羊补牢”。
而对如今的我们来说,面对一地鸡毛的婚姻,更多人选择的是果断离开,不让不舒服的婚姻阻挡自己追求幸福的脚步。
其实面对婚姻中的问题我们是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的,如果两人的问题还有弥补的空间,那就不要赌气离婚,婚姻本就是两个人从各种问题和矛盾中寻找合适相处的点的。
如果两个人面对弥补的问题,在一起只会互相折磨的话,那么离婚不乏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婚姻的意义是什么?
婚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是两个亲密的人搭建的关系连接。是两个心理成熟的成年人在一起共同生活,本质的意义是共享生活。
既然在这种的关系和状态下,陪伴和理解是婚姻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一段婚姻关系之中缺少了陪伴和理解,那么这种共享生活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婚姻想要长久地坚持下去的本质是两个人是相对自由,绝对占有的。
这个绝对占有是指两个人在心灵上的依靠和爱。婚姻需要耐心和恒心,如果感情上出现一点小问题就急着放弃,那么婚姻就丧失它原本的意义和契约型。
为什么近几年的离婚率越来越高?
朋友志文可以说是我们这一堆朋友里的大龄单身男青年了。可就是在去年他通过家里人给安排的相亲匆匆忙忙就结婚了。
结婚对象也是一个大龄剩女,两人还没有过多的了解就匆匆忙忙地迈入婚姻的殿堂了。可是这段婚姻持续了还没有一年,两人便离婚了。离婚的原因说来可笑,竟然是因为做家务的问题。
志文觉得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在经济上的付出比较多,因此在家务的承担上,妻子理应多担待一点。
但是志文的老婆却不是这么说的,她声称志文在家就像“甩手掌柜”,什么事情都不管,这段婚姻根本就没有坚持下去的必要。于是她就提出了离婚。
80后90后离婚的原因大多是一些看起来稀疏平常的小事。比如家务问题,没有共同话题,以及所谓的“三观不合”。
社会发展的迅速,人心也变得越来越浮躁,现在的夫妻越来越不愿意耐心去解决两人之间的问题,总想着分开就好了,殊不知问题不解决,即使遇到了下一任,感情依旧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经营好婚姻,避免不可抗的阻力呢?
在长辈们眼里婚姻是“人生大事”,甚至就算婚姻里出现了任何原则性的错误,两个人都要忍耐着继续过日子。
离婚在老一辈看来是可耻的,可怜的,可悲的。
其实离婚虽然并不值得提倡,但是在感情中出现不可抗的阻力的时候,离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但是大多数的婚姻往往是死于生活琐碎的,主要原因是两个人没有经营好婚姻。
想要把婚姻经营妥当,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咄咄逼人。
然后就是夫妻双方在家庭关系中的分工问题,只有两个人都找到了自己在婚姻中的位置,才能避免更多的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的可能。
总之,很多人把离婚的原因归咎于婚姻太过脆弱,其实并不是如此。两个真正相爱的人的婚姻自然是情比金坚的。
只不过是如今的婚姻受到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多,飞速发展的社会让许多人不愿意在错误的感情和婚姻中做更多的停留。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当前中国的离婚率高是很大程度上是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流适婚人群的背景下,从小习惯了个人为中心的男女,在新家庭中面临失去中心地位的威胁时,激烈冲突,狗血争夺的必然结果。追求个人的舒适、自由、幸福、享受变得越来越重要,自己的感觉排在价值观的第一位,不愿对付和将就,更要命的是不懂宽容和忍让。
2、当前的离婚率高,跟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在剧烈的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诱惑足够的多,背叛的成本越来越低传统的城乡以熟人和稳定的人际关系建立的道德体制解体,负罪感足够的少。受小说、影视剧影响对另一半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追求完美,失望越大。
3、离婚率高,还因为人的发展更充分,精神世界差异性更大更多。以前的人,工人做工,农民种地,没有娱乐,没有爱好,没有精神生活,没有这么多机会暴露双方在精神世界里的差异和不合。但社会越发达,精神世界的契合,越难得,越珍贵,越不允许妥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