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友人在信中说:“那时只知沉湎于对生命的思考,常被一种极大的感召召唤到深邃中,思索一些人性与社会方面的东西”。许是源于对生命和理想的探索与追求,友人才作如此的叙述。哭墙隐现于生命之中,它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一旦它在有意无意中触动人们心灵深处或许已被荫蔽的神经,并且任人贪图真情掩映下的光明时,我们方觉出欣慰。或者,白日和众多的喧嚣散尽后,我们便可在回归中寻出自己独自守候的精神,感受如古老的遗址一样让人沉重的美德,当顿悟的清醒和执着伴随而来时,庸俗和世故纷纷退却,我们便深刻体味生命沉甸甸的音符与灯光融融的世界,此刻,心在溃败与塑造、分散与聚合的过程中生灭。
之二,“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心逐渐的朦胧起来,我不得不茫然于这如斯的逝水了。抓紧生命的缆绳,用心灵去浸润这自然,亲吻每一粒露珠。否则,逝去的韶华将会留下永世的忏悔。“黑夜给予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一代人的目光追随着晨曦的曙色,负载起跨世纪的使命。
之三,在校园里,我们构思社会是一道绚丽的风景线,用于实现自我的思想,因为,我们的生活和追求,无不充满着活力,奔放和向上,这极其感染人的风景,是以指导我们灵魂的净化,升华自我的人格境界,在这里,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出一种无私奉献之后的幸福,付出在这里是一种至高的美德。当我的目光融及墙上的“逝者”两字时,心下不仅有些黯然,自己去年的毕业作过一回逝者,而今逝者重返,然又将再逝,其间仅仅体现了一个过程,“人生易老”,正是这一过程的有力浓缩。
之四,梵声的旋律是悠扬的,其势壮而平和,缓而沉甸,且不言它是不否果能消灾免难,因为,这仅仅是一种文化,和它至高的向往。我记得这五台山的山之常青,水之常绿,有牛马在清溪中饮水,有鸟鸣马嘶声起于深林,或可见群鸟欢跃,漫天而过,一派安然祥和之象,此地的天格外的蓝,云分外的白,空气格外的澄澈,仿佛很久以前我们所见的天空,予人以遐思,洁净和美,佛曰:普渡众生。意即于此。
之五,在杭州呆了一周,人晒得乌黑乌黑的,到家时家人戏称我“非洲刚回国的客人”。其实很想念家里,但为圆大海之梦,坐了四小时的轮船后,到了佛国普陀,对于人工及人为修饰还有喧闹的寺庙,却一点没有兴趣,一下船便直奔白沙,站在海边,让海潮一次次地冲击,心阔如海。我想有一日想“隐居”时,我会在群岛中找个角落,好好地享受它的汹涌澎湃的情怀。已是在家的第五个晚上,一天中只有深夜才彻底地属于我,白天的热闹与笑声都隐退,唯有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台灯下,然后任思想去追逐记忆中的梦想,从家中脱离出来神游于校园、社会还有周围的人及拥有的朋友。有时仍满足于这种生活,很自由、很轻松,远离了世俗,我一天都闭门不出,只是吃了晚饭与家人去沙滩走走,活动一下筋骨。对于前途与事业我似乎迷茫一片,不知想何去何从,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没事就找个街角,晒晒太阳,看看人来人往。直到世界的尽头。口罩本来就是“好东西”,这是我们东方人早已有的看法和认识。即使没有发生COVID-19疫情,每年的冬春季节,呼吸疾病高发的换季期,多数人都要戴上口罩,即使没什么疾患,许多骑车的骑手也把嘴巴用口罩捂起来,生怕冷空气吸进肺里得感冒,即使在雾霾特别严重的时候,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戴上口罩”。
口罩,即阻止吸入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尘埃,也阻挡自己呼出的病菌,既有利于自身,也健康于他人。
媒体报道,总感到戴上口罩羞于见人的美国总统终于戴上了口罩。他的口罩是特制的,颜色是藏青色,上面有“总统”徽章。只是不知道是一次性还是可以重复使用。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1日在参观马里兰州沃尔特·里德国家军事医疗中心时,首次于疫情期间公开戴上了口罩。他在启程前往目的地时,对随行的记者表示“我从来没有反对过戴口罩,但我相信戴口罩要讲时间和地点。最美的一句话就是全世界的人都要带上口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6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