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项羽在事实上已经取得了天下,并且也得到了史学家的认可:
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史记·项羽本纪》
如上记载,太史公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当时的天下之主在事实上就是项羽,只不过他是叫做了“霸王”,并没有叫做皇帝而已。
其次,太史公还强调了一句“政由羽出”,换言之就是项羽在当时确实是得到了天下诸侯的认可,并取得了治理天下的统治地位。
故而项羽取得天下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另外关于项羽“分封诸侯”的问题,事实上“分封诸侯”这件事,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正如当刘邦成为“皇帝”之后,也是选择分封诸侯。
于是诸侯王及太尉长安侯臣绾等三百人,与博士稷嗣君叔孙通谨择良日二月甲午,上尊号。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汉书·高帝纪》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刘邦都不能算作是分封诸侯,而是继承了项羽建立的分封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当时诸侯的实际领地。
甚至最后到刘邦病逝为止,虽然刘邦花费了七年之久才勉强削灭了异姓诸侯王,但同时在汉帝国的领地上又兴建起了一大批同姓诸侯王。
如上图所示,这是刘邦晚年时的汉帝国局势图,除了汉领地之外,东方大大小小一共有九个诸侯国,同时这还不包括上百个列侯建立的小侯国。
如此再看项羽时期的局势图:
那么对比上下两图就会发现,无论是项羽建立的西楚霸王秩序还是刘邦建立的汉皇帝秩序,本质上都是以郡国并行制为核心的分封秩序。
但为什么刘邦建立的汉帝国最后就能彻底转变为真正的中央集权大一统帝国呢?
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汉帝国真正稳定了下去,并且经过历代君主的努力,随着中央权力越来越大,那么逐步吞并地方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结果。
这里还需要再强调一句,那就是项羽从始至终都不是旧秩序的代表,恰恰相反,他所倡导的封国制正是秦制崩溃后相对比较合理的制度,同时这套制度也让刘邦建立的汉帝国得以在查漏补缺之后得以稳固。
而项羽真正的问题也从来都不是分封,因为分封并没有错,项羽的最大问题其实是在于他选择了“以力征经营天下”,说白了就是以一种酷烈霸道的方式强行吞并列国,以达到建立中央集权大一统帝国的目标。
如此项羽的行为就势必会激起众多诸侯国的强烈反抗,而刘邦则在继承项羽意志的基础上,选择了相对较为缓和的方式吞并诸侯,这才让汉帝国相对平稳的存在了下去。
所以说,项羽作为历史的一部分,他有他存在的特殊历史意义,这就和秦始皇建立的那个失败的大一统帝国一样,都为后世的汉帝国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样板,并让汉帝国可以在逐步调整的方式下走向正确的道路。
总而言之,大一统帝国制是当时中国历史的必然趋势,这并不以秦始皇、项羽和刘邦等人的具体行为所左右,如果没有他们,这个必然趋势可能会加快,也可能会减缓,但终究是必然会达到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6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