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是大清历史上第一个对政治有着极大影响的女人,她本名叫布木布泰,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早在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的时候,就有着满蒙一家的风俗,她自然也无法例外。
公元1625年的时候嫁给了皇太极,成为侧福晋;到了公元1636的时候,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她的身份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受封成为庄妃。公元1643年,戎马一生的皇太极驾崩,由于事发突然,没有机会制定自己的继承人,结果在他死后形成了激烈的王位争夺战。主要的竞争对手有两个,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另一个就是他的弟弟多尔衮。虽然子承父业是最合适的做法,可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豪格都照多尔衮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这俩人一较劲,剩下的亲王都不得不各自站队,形势瞬间剑拔弩张。最后在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的努力斡旋下,双方达成妥协,把跟双方毫无关系的福临立为皇帝,多尔衮当摄政王,掌握全国一切军政大权,豪格该干嘛干嘛。就这么的,年仅六岁的小福临登上皇位,他的母亲孝庄太后自然也就成了太后,跟多尔衮一道辅佐顺治。
这之后的事情就熟悉了,孝庄太后利用自己的政治手腕和影响力把顺治给教导成了一个合格的皇帝,整天兢兢业业地干活,当皇帝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一清二楚。本来这样的结果孝庄太后是很开心的,可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她对儿子彻底失望了,那就是顺治帝和董鄂妃的爱情,那种程度远远超出了一个帝王该有的限度,后来董鄂妃因为感染天花无力救治,最后香消玉殒,顺治也深受打击,没过多久就随之而去,把治理一个庞大帝国的重任交给了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玄烨。当时的孝庄太后真是欲哭无泪,没办法,只好一面疗伤,一面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到了培养自己的孙子玄烨的身上,从文化学识到政治手腕以及治国之道无一不教。
或许连她自己都不会想到,她这么多年的努力付出相当值得,因为她为大清培养出了一位最强悍的帝王——康熙大帝。公元1688年,75岁高龄的孝庄太后与世长辞,临终前特意嘱咐自己的孙子玄烨:“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康熙一向对自己的老祖母尊崇有加,到了这个时候自然不敢违背她的意思,就让她安置在了清东陵,因为孝庄的陵在皇太极陵的西面,所以叫“昭西陵”
简要说完了孝庄的一生事迹之后,咱们再来说她身上的这个谜团,支持孝庄下嫁的人证据一般有三个,头一个就是这埋葬地,她因为没有和皇太极合葬被这些人认为她是嫁给了多尔衮,觉得死后愧对皇太极,所以才执意如此的,对于这一点,上面那段话已经写的很清楚了,她之所以不愿意去盛京,原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皇太极的陵墓已经封闭多年,里面还有孝端皇后,自己不去也罢,再说了夫妻两个不葬在一块儿的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过。
再一个孝庄太后的大半辈子都是在北京城度过的,顺治和康熙两个人在她生命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儿子已经葬在北京了,以后孙子肯定也在这儿,要是自己现在去了盛京,那就要被迫和子孙分开,这是她不愿意接受的;最后一个就是为百姓考虑,盛京路途遥远,从北京把灵柩已过去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办下来,势必劳民伤财,还是算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合情合理。
再一个就是张煌言的诗,他曾经在《建夷宫词》中说到:“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乍一看貌似说的有鼻子有眼,可如果我们仔细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之后,就会觉察出来其中的问题了。张煌言是崇祯十五年的举人,1644年明朝灭亡之后,他积极为南明王朝效力,与钱肃乐、沈宸荃等人联合起来抗清,鲁王朱以海监国之后,他成了翰林修撰,后来清兵南下,鲁王不得已再度南逃,张煌言则留在了浙江舟山地区,积极招募义军和清军死磕,一直到1662年被清军所杀,始终坚持在抗清第一线,对南明王朝的存续做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这样一个人,他对大清可谓是集国仇家恨于一身,他写出来的诗能作为主要依据吗?
最后一个就是顺治在位期间,曾经尊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既然都称“皇父”了,那是不是就说明他跟孝庄之间有不明不白的关系呢?咱们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来看待,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国君尊称劳苦功高的大臣为“仲父”“尚父”这回事,比如周朝时候的周武王和姜太公;秦朝时候的嬴政和吕不韦;东汉时候的汉献帝与董卓等等等等,这只是表达了对他巨大功劳的认可以及尊重,没什么特别的含义,多尔衮为大清定鼎中原立下大功,一点儿不比上面几位差,有这么个称号也是情理之中。因此,拿着这几点去说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是站不住脚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