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你最喜欢哪部又教会你什么

《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这四大名著,我最喜欢读的还是《三国演义》,因为《三国演义》教给我们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难以一一穷尽,这里就简单列举六条。

第一条道理:事业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自己。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多少豪杰、枭雄粉墨登场,为何最终唯独曹操能独得天下之大势,为何曹操能为曹魏政权打下扎实根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曹操自身的素质、能力、胸襟、抱负等等,都远远强过与他同时代的那些豪杰、枭雄。曹操具有深远、精准的政治眼光,通过一系列军事、政治、经济措施,稳定北方统治,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牢牢掌控在手里,也就掌握了全国形势。曹操雄才大略,文韬武略无所不精,又有非凡的气度和胸襟,这些特质使他善于用人、善于用权、善于用谋,所以最终能实现曹魏一家独大。

第二条道理:经得起失败才能赢得成功。

还是以曹操为例,曹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失败和挫折,即便是惨败,也能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立即从失败中走出来,谋求更大的发展。曹操赤壁之战,可谓惨败,但他能正确面对失败,千方百计保住性命逃出去,回到自己的根据地之后重整旗鼓,发布《求贤令》,采取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收罗到一大批需要的人才,为下一步发展做好了人才储备;接着平定关中、南征孙权,激化孙权与刘备的矛盾,协助孙权趁机擒杀关羽、夺取荆州,打破孙刘联盟。通过这些举措,曹操在朝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进公爵为为王”,成了比皇帝更像皇帝的最大实权派人物。

第三条道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可以说是最顶尖的人才,当时的人们都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以安天下。可见诸葛亮的才华的确如他自己所说,可以比得上管仲、乐毅了。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跟随刘备后的确是殚精竭虑、夙兴夜寐,为蜀汉大业操碎了心,几乎到了周公“一握发三吐哺”的地步。但为什么诸葛亮至死都没能一统天下呢?原因就是他选择错了人,倘若他选择为曹操效力,对曹操来说肯定是如虎添翼,很有可能可以帮助曹操扫平天下。因为当时的形势看,曹操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而刘备则是逆形势而动,诸葛亮跟着刘备就是再怎么操劳,到头来还是偏安一隅。所以,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第四条道理:酒香也怕巷子深。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实际上,“酒香也怕巷子深”。诸葛亮深谙这个道理,所以,他高卧隆中的时候,就为自己进行了绝妙的宣传、策划和包装,使自己的声名远播,还未出山建立寸功就已经名闻朝野,上至名人高士,下至凡夫俗子,无不称颂孔明之才堪比管仲乐毅。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倘若刘备得了诸葛亮,那就像周得了姜子牙、汉得了张子房一样,必可辅佐明君一统天下,这个说辞,对于野心勃勃的刘备来说,岂能不诱惑?事实上,诸葛亮隐居南阳,高卧隆中,不曾建过寸功,没有经过实践检验,谁又知道他究竟有没有本事,究竟有多大本事呢?谁又敢说他的才能比得上管仲乐毅和吕望张良呢?还不就是诸葛亮善于宣传、策划和包装,让自己的名声从这些清高的名士憨实的村民口中流传出来?

第五条道理:才华不够形象补。

《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段可谓脍炙人口,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认为刘备和自己才是当世英雄,余人皆不足道。其实,客观来说,若和曹操相比,刘备哪里称得上英雄呢?曹操文韬武略无所不精,他部下虽然谋臣如云,但往往曹操自己成竹在胸,已经有了清晰、成熟的想法,谋臣的建议往往只是作为参考意见。有的时候,甚至谋臣还没有他考虑得深远、没有他那般洞若观火,比如公孙康斩杀袁尚、袁熙一事就是例证。而刘备腹无良谋,每逢大事都要诸葛亮拿主意,一旦诸葛亮不在身边,就容易招致惨败,比如落凤坡庞统之死,就是由于刘备自己没有主见导致的结果。刘备唯一的优势就是,自己知道才能不足,就拼命打造自己“爱民如子”、“厚道善良”的形象赢取人心,刘备也就是靠着这一点赢得了诸葛亮等人的忠心辅佐。

第六条道理:失败也可能是灭亡之母。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是劝诫世人,要经得住失败的考验,能经受得住若干次失败,就有可能迎来成功。的确如此,对于那些经不住失败的人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往往会变成“失败是灭亡之母”,刘备就用自己的惨败检验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当刘备一听闻荆州失守、关羽被孙权擒杀就方寸大乱,把复兴汉室的宏伟目标抛诸脑后,就连向来视同鱼水关系的诸葛亮说话也听不进半句,只是一个念头要发兵征讨东吴为二弟关羽报仇,这架势十足的绿林好汉火并的派头,眼里只有兄弟情与复仇观念,哪有半点政治家的格局与胸怀?接下来一出出悲剧开始上演,蜀国由此开始急剧走下坡路,刘备身为蜀国之君尚且如此惶惶不可终日,急切东征孙权要拼个鱼死网破,带走蜀军精锐,却无良将,也无得力参谋跟随左右,一夕惨败,精锐尽失,自己也命丧黄泉,把诸葛亮费尽心血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我最喜欢《红楼梦》。我觉得它既有文学性又有实用性。且不说里面的诗词多而精巧。人物繁多而不杂乱。书画、建筑、饮食的知识既符合实际有极有趣味。但就“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和“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这两句话,便深刻而精准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红楼梦》里面既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十足的坏人。薛蟠、贾环虽然恶劣,但是也有重义气、想要悔改、尊敬母亲的时候。林黛玉、史湘云虽然美好,但是也有小气性、不讲道理的一面。薛宝钗看起来贤良淑德、颇识大体。但实际上,急功近利,关键时刻嫁祸于人,毫无担当。(在无意间偷听了小红和坠儿的谈话后,不假思索地嫁祸于根本不在现场的林黛玉)。所以,《红楼梦》有助于加强我对于人性的洞察力。让我更容易看到一个人的本质。而不仅仅是他/她外在的行为表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8013.html

(0)
上一篇 2022-08-25 上午10:41
下一篇 2022-08-25 上午10: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