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目前已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单身群体的多寡有时直接映射了社会现状的影像,从某种程度上又成了窥视社会的一面镜子;犹如人们择偶标准的变迁一样,有时又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想想七、八十年代的单身,原因可能很简单,要么家穷,要么人傻,再不济就是“二流子”。当然,据说那种高不成,低不就的那年头也大有人在,但因最终稀里糊涂的把自己给打发掉了,所以严格讲这种不能称其为“单身”。然而让我们回头看看新世纪的“单身”,时代却赋予了单身新的涵义。据说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单身的女性为最多。原因我不讲大家也知道,经济基础好,文化程度高,价值取向前卫。这一现象恰恰说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相匹配。
但上面的这种现象我们只是从城市的角度来分析单身,未免失之偏颇。毕竟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所以看,我们不能脱离群众,否则本人也成了另类。
话复前言,我们的主角说了,他很渴望一份爱情,但就得不到。我想说,正常的人谁不想拥有一份甜美的爱情呢?说到这里我想讲个段子,说20岁的女人找朋友看颜值,30岁的女人找朋友看实力,40岁的女人找朋友看负担,50岁的女人找朋友直接问“人在哪里?”当然这尽管只是一个调侃的笑话,但不难看出人的择偶标准尽在其中,值得我们玩味。
人们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但今天我们来看这句话时,总感觉多了一些附加条件在里面。那就是除了颜值,还有必要的物质基础,否则即便你长的赛过宋玉,帅过刘德华,可能也只能是“无缘”了。
生活就是这样,有能力你可以改变它,无能力就去适应它,最不应该是不能落后它。爱情也是一样,哪个女孩不想找一个颜值担当的潜力股呢?哪个丈母娘不想给自己的女儿钓个金龟婿呢?
所以,这里我倒希望我们的主人公不悔心,莫懊恼,努力打造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很快“丘比特”之箭在你不经意之时一定会射中你。
单身不是错,每个人的另一半都在一个特定的地方等他(她),只是每人的迎娶方式不同罢了。
最后,愿所有单身的朋友早日“脱单”,义薄云天等你们的酒喝了!
不是哦,单身都是有原因有破解办法的。
首先想想自己,真的愿意放弃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把一日三餐和工作后的剩余时间都与其他人分享吗?
如果这个答案是不,我想好好休息。
那你想想,自己心里都没做好容纳知道“新人”的准备,匆忙解决单身问题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答案是“yes”,那很棒,成功的一半有了。
接下来就是改变外在条件,怎么去让自己“看上去想恋爱,可亲近”。
从最肤浅的外表开始,总要学会拾掇一下自己了。男生起码经常刮胡子经常洗澡换衣服,女生多研究一下穿搭和妆发。
朋友和我说,没人想睡你的内在美。这句话糙理不糙,现代人产生好感的第一部确实是从外表开始的。
外表开始重视以后,就要学会去寻找脱单的场合了。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宅女,那不妨先试试网恋……不花钱的网恋哈,提醒一下各位都不要被虚拟网络骗钱,不值当。
玩社交软件,试着多和男生聊聊天,感受一下你和男生之间的对话是怎么开始,怎么结束的,中间他抛出来哪些话题,又有什么是你感兴趣愿意谈的东西。想想自己会因为什么主动开口,就主动去靠近那个条件,多制造两人之间的话,适当暧昧一下,是可以的。
这就跟找工作面试一样,多面试几家你就对面试这个行为有点底气了,聪明的朋友还能总结出经验来。
聊到你觉得对方可信的时候,就约着见个面吧,别让感情一直在网上飘荡。面基很锻炼人的,你怎么打破从线上到线下的僵局,怎么让气氛维系起来,都是需要研究的东西。这就跟做项目一样,你要把它当成一个task,努力去研究,实践,总结,再实践。
没错,老娘的意思就是让你多聊骚,多见面。这就是线上交友的一个基本逻辑。
线下交友的话,就去找和你有同样爱好的人,比如都喜欢健身,都喜欢攀岩,喜欢密室逃脱,喜欢打桥牌,线下很多小团体都为这样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学会自己去搜索一下,然后脸皮厚一点加入他们,在里面多混混脸熟,寻找脱单机会。
别说自己不会搜索,学一下,不然生活中一点人脉资源都没有怎么行?
内在要改变起来难一点,下次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