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莫迪哭出了声:
谁说没有考虑后果?从印度几十年来“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尿性来看,印度非但考虑了,而且考虑得十分周到全面。
根据印度的设想,在有声有色的超级大国面前,无论我们、巴基斯坦还是尼泊尔都只有噤若寒蝉和打不还手的份。所以印度也自信满满地做出了“印度能打2.5线战争”的结论,也就是在压制国内矛盾的同时,还能一个打两个,对我们和巴基斯坦左右开弓。
但谁能想到,一向“人畜无害”的尼泊尔会突然“造反”,更要命的是我们和巴基斯坦也一点儿也没有惯着印度,这就让印度陷入了深深的不爽:你们超纲!你们开挂!你们在侮辱印度的能力和智商!
但印度的不爽似乎没有什么卵用?,因为所谓的愤怒是靠实力支撑的,没有实力的愤怒一文不值。如果没有实力,别说愤怒的后果了,可能连愤怒的资格都没有。而当前的印度明显有愤怒的资格,但却没有愤怒的后果。
不过莫迪政府似乎顾不了那些,在躁动不安的气氛里,莫迪政府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地在周边上蹿下跳,誓要活成人厌狗嫌的狗不理。
那么,为何莫迪如此着急,甚至不考虑后果都要如此“努力”呢?在静夜史看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印度有雄心壮志
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开国总理尼赫鲁为印度定下的小目标就是要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而后经过一系列传承和发扬,印度终于走上了“有声有色的超级大国”的不归路。
虽说“理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问题是印度的理想明显有点大,大到了扯着蛋的地步。毕竟印度的目标是有声有色的超级大国,但尴尬的是当前的印度却连南亚都出不去。
虽然英国殖民者结束了印度一盘散沙的情况,但却用印巴分治给印度强行匹配了巴基斯坦这个冤家,而虽然巴基斯坦各个方面都不如印度,但却牢牢地控制着克什米尔一部分,并配合北方邻居将印度牢牢锁在了南亚次大陆。
所以印度要奋起,对于印度而言,打巴基斯坦可以冲出南亚,打北方邻居可以夺取水源,打尼泊尔可以扩张土地。所以印度有困难晚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2、印度有睚眦必报
印度虽然有很多豪言壮语,但最著名的那句莫过于“我们已经不是62年的印度”!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野心勃勃的印度在1962年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惨败。在这场“侵略战打成首都保卫战而后又打成民族存亡之战”的战争中,印度用一溃千里的壮观景象,告诉了全世界:我真的就是外强中干。
因为这场4万人击败17万大军的战争将印度彻底踹下了第三世界领袖的宝座,打断了印度的脊梁。所以为了报这一脚之仇,印度开始了50多年的卧薪尝胆,并时刻以62年的不堪记忆激励自己。
可惜,白象再好也成不了康师傅,且不说印度几十年如一日的欠揍尿性,以及万国牌武器加起来可绕地球三圈的壮观场景,单是我们在62年战争结束后全面占领边界制高点的布局,就足以让印度不能呼吸。
所以,印度的表现甚至进攻,本质上就是一种求生。
3、印度有萧墙之危
作为得国太易的国家,因为从未经历过惨烈的革命或战争,印度上不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下不能将统治力贯彻到底层的各个角落,中不能废除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
建国70多年来,印度除无法建立大国崛起必备的工业体系,更无法解决印度自殖民时代以来的一系列社会危机,尤其是宗教矛盾。
所以在始终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印度历届政府最喜欢的就是通过对外挑衅的方式转移国内矛盾。
再加上印度对被殖民历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英国殖民者卷铺盖滚蛋后时刻以英属印度继承者自居,所以印度的对外扩张不仅能够转移国内矛盾,更能强化所谓的民族精神。
4、印度有“得道多助”
虽然印度整体与外强中干,战斗力更是一塌糊涂,但印度有令几乎所有国家都望尘莫及的国际环境。
自1947年独立建国以来,印度就始终是苏联及美国的座上宾。因为印度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所以需要疯狂购买美苏等国的军火装备支撑自己的野心;再加上印度有一定的体量,适合做牵制我们的棋子,所以美苏等大国对印度可谓有求必应。
而美苏对印度的礼遇,更多的是对印度的利用,尤其是军火交易方面,印度俨然成为国际驰名的冤大头,武器贩子的官方指定战略合作伙伴。
但印度很明显没有从美苏争相吹捧的彩虹屁中走出来,毕竟在62年被打得哭爹喊娘时,美国总统肯尼迪确实派出了航母舰队到孟加拉湾为印度摇旗呐喊,所以印度一厢情愿地认为,关键时刻美俄必定会为印度两肋插刀。
毕竟一旦开战,印度必将需要更多的武器,在这大赚一笔的机遇面前,即便违心,美俄也会帮助印度的,所以印度必然信心倍增。
不过,能吹和能打从来都是两码事,如果印度继续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而后铤而走险,等待印度的必将是比62年更惨烈的结局,届时印度就该高喊“我们不是2020年的印度”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莫迪老仙,法力无边,以一挑三
近日印度和边界三国发生了冲突,但好像都没讨到便宜。在加勒万河谷,印度死亡20人,受伤情况不明。在克什米尔,印度伤两名士兵,死亡1人,巴铁仅伤一平民。而尼泊尔则出兵收回了355平方公里的失地,并建立了哨所,等待印军反扑。莫迪老仙为什么要集中和三国发生冲突,难道是看到我们大街上的“3D打印”产生了什么误会吗?
其实莫迪老仙应该没想过一次性单挑三国,他只想在加勒万河谷搞点事而已。至于尼泊尔和巴铁加入进来,恐怕是莫迪老仙没有计算到的。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发生交火事件后,巴铁国防部长库雷希在推特喊话印度:“印度应将重点放在解决其国内问题上,而不是表现得像一个扩张主义国家,四处引发边境争端。”
你品品这话,是不是让印度看起来像个惹是生非的流氓?不管他是不是,反正要让他在国际上有这样的形象。其实现在的主战场已经不在加勒万河谷、不在克什米尔,也不在卡拉帕尼地区,而在国际舆论上。中国历来讲究“师出有名”,这点放在国际上一样成立。既然印度是个四处惹事的流氓,那么到时候挨揍也就不会得到同情了。
莫迪在加勒万河谷惹事,其实最大的目的是想转移国内疫情产生的矛盾。自从1962年那一战之后,整个印度是极度的不服气,莫迪很清楚这点。加上他的美国主子也需要有人给中国制造麻烦,莫迪也许认为,在中美博弈中他会是受益者。但是,莫迪恐怕误判了局势,他很可能被美国当枪使,而最终受益的是美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