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从哲学上来说: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而人是一种具有意识的社会性生物。
古时候,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聚集在一处,需要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才能对抗自然界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洪水与猛兽等。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虽然生存环境一直在改善,但是这些远古记忆随着基因代代遗传。
作为社会的群居物,人类不可避免的要进行社交,与他人进行情感、情绪上的交流,社交是人类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共同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及自我超越的需求,需求的每一个层面大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但是害怕社交,无法从中获得幸福感,这是社会中部分群体会遇到的困扰。
别担心,这不是病,这种感觉只是你的心在提醒你自己,你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了。
建议你去做一些自己的喜欢的事,不想社交就专注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去做能给你带来幸福感的事情。
而且人都是会变的,许多经验和感受都是阶段性的,接纳并包容自己的这种状态。
另外,人生在世,毕竟有许多关系需要维持,与人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不要一直给自己心理暗示,强化害怕社交的心理,正常点去生活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感觉确实对你的生活造成了难以忍受的困扰,建议去找找心理咨询师,帮助你打开心结。
如果你现在还是单身未婚,也可以考虑去谈一场恋爱,和朝思暮想的人在一起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啦!
害怕社交是因为无法从社交活动中获得能量,只有输出没有输入,或输出严重大于输入。
社交能力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定义,社交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练习或归纳总结而习得的。
热爱社交的人不一定全部都有高超的社交能力或手段,而仅仅是性格决定了他习惯沉浸在社交场合中,并且能从社交活动中汲取养分或者是幸福感,来支撑他期待下次继续参与到社交活动中。
社交活动本身属于发散活动,而掌握一定的社交能力就更加不允许你长时间沉浸在一个主题中。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发散型思维,爱联想、思维跳跃性大,但也有一个群体是专注型思维,擅长专注度高的活动、热爱转眼善于思考。所以对于专注型思维的人来说,不断因人、因事去调整自己的思维节奏是一件相当内耗的事情。
同时,总有一部分人游离在频繁社交生活之外的人,这里面又有一部分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也有一部分人是被动接受的结果,并不是单纯的是因为缺乏社交手段。当然,是会有一部分人因为社交能力的匮乏而在社交中感受到挫败感和无力感,出于自我防御机制的开启而远离社交活动,但并不是所有人,比如题主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拥有社交手段,但依然无法从社交中获得幸福感。仅仅是因为选的菜品不对而已。
就像,有一家高口碑的粤菜馆子。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钟爱粤菜的清淡和鲜美,就有人喜欢川菜的麻辣和晋菜的朴素。作为食客每个人都有经济实力去消费(一定的社交手段),但会成为哪家管子的铁粉并不由消费能力决定。
所以爱吃哪家吃哪家,钱毕竟是自己赚的,社交能力也是自己的,开心就好,社会本来就是多样态,不必太过纠结。
大家好!
这没有什么,性格使然,很正常。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社交渠道立体化、扁平化、去中心化。假如面对面的社交让您如芒在背,那就减少或者不去参加这样的社交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需要沟通,沟通就需要交流,交流就需要交流对象和圈子,圈子就组成了社会,社会就是江湖,江湖就是人情世故!当下流行没有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事情,推杯换盏,孜然飘香,如此享受美味加友谊的社交画面,您不喜欢,没有幸福感,还产生了害怕的感觉,那就彻底走文艺范道路,那就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用社交软件精挑细选对自己“胃口”的交流对象,即使“宅”亦要多与人沟通,进行必要的交流,给自己创造产生出有幸福感的社交活动。
历尽生活艰辛,感谢生活给予!
图片选自网上,如有不便,联系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8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