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请。喜欢可以点击关注,给个赞,评论+转发,谢谢!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不少夫妻俩因为彩礼吵架,闹矛盾的不少,大家也是总说纷纭。
当前男方为了迎娶妻子,除了隐性的投入(房子,车子),最直接的经济付出就是彩礼,北方地区的彩礼不算低,大概在10-20万元左右。
彩礼的意义在于:
1,彩礼一般是给女方父母的答谢女方父母养育之恩的,这个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在过去,都是女方嫁到男方家中,与自己的父母分离,还要照顾男方家中的老小,所以这些都是应该的.
2,彩礼因为有多有少,所以也象征着新娘的价值,越是丰厚新娘家里就越有面子.
3,双方父母的见面,就彩礼的会谈,也是对彼此家庭的一种试探和考验,即有财力的试探,也有诚意的试探, 如果男方家庭拿不出彩礼,说明家穷,闺女嫁过去可能会受累;如果男方能拿的出彩礼但就是不拿,说明男方没有诚意,以后闺女嫁过去多半会受苦.
4,如果男方子女多,要彩礼就是娘家人给自己闺女多挣点利益,以后日子会好过一些
5,男的总会越容易得到的就越不珍惜,所以在彩礼方面,女方往往会要更多的彩礼,来让男方意识女方的价值,和让男方更珍惜女方一些
6,与之对应的,还有女方的陪嫁风俗,双方家庭各出一部分,让小两口有个共同生活的经济基础.
那么基于以上原因,相信大家也知道彩礼这个风俗是有其合理性的,它是建立在男女不平等,以及传统家庭模式上的,虽然现在的社会男女已经比较平等了,但是离真正平等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中国,男女更平等了,应该说彩礼应该会慢慢消失,为什么彩礼的现象越来越重了.我想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性更不容易能找到合适的配偶,那么,相对来讲,选择的主动权在女性,自然就倾向于选择彩礼高的家庭.
2.贫富差距在拉大,特别是农村地区,适婚期的女子更多地嫁入到城市中,那么小城市和农村的男子为了加大竞争力,就必须相应地增加彩礼.
3,整个社会的物化倾向在加重,对物质条件的更加重视,攀比意识也多表现在彩礼的轻重上.
4,女方家庭有女也有儿,必须收到彩礼,才能支付给儿子亲家那方的彩礼.
5,相对应的,女方的陪嫁也在增多,特别是在南方富裕地区.
可以说,彩礼已经慢慢失去了他本来的意义,顾名思义,彩礼它是一种礼仪,象征的是情义,而现在,已经成了男方非常大的经济负担.甚至要借债才能完婚,这些都为婚后的生活埋下了定时炸弹.
我们广西彩礼不高。
记得小时候有一个我们村的姑娘嫁到别的村去了,那时一般的彩礼都是八千到一万,她自持漂亮啊,一定要一万二的。后来人家男方没办法也给了。她嫁过去的那个村子的人都叫她“万二嫂”,都传到我们村子了,成为了笑柄。
其实那姑娘拿了彩礼也没有私吞就是买了更多嫁妆而已。那年代农村一般都不止一个儿子的,又没有什么钱,本来就自己结婚的彩礼都要还一部分了,超出的更要你自己还了。知道的人对她也是有意见的,拿的多了未必是风光,你开了个高价彩礼的头。人家有儿子能力也一般的人能不怪你吗?落得自己背债,大家埋怨。
高价彩礼不值得提倡。五万七万就可以了,足够置办一个新家的家具家电,在请亲朋好友庆贺一下。当然我是就一般家庭来说的。有钱人不在这个范例之内。
房子,车子这些有更好没有也不必强求。举债去买就更不应该了,不是养儿防老到变成了养儿啃老了。本来老一辈的人是觉得:儿子结婚,自己这辈子的任务总算完成了。现在倒好,反倒变成了举债的开始。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对老人的过分要求上是不对的。何况有了房子、车子未必是幸福的开始。一旦有事了不说有储蓄了,还不断有人催外债,那时真的就后悔莫及了。
我还是更喜欢未雨绸缪而不是提前消费。在我看来买楼买车如果父母没有能力就是透支消费父母了。不可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