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很少出汉人高官的原因如下:
异族入主中原,对汉人不信任
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族,蒙古族是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在当时蒙古族算是外族了,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当然不会给予汉族人很高的信任度,“汉化”的过程这就很慢,这算是元代很少有汉人出任高官的根本原因了。其实元朝统治者在元代初年是很乐意对一部分汉族地主委以重任的,这其中的代表就有,元代的开创者叫忽必烈,其前身是大蒙古国,在忽必烈还是一位蒙古藩王的时候,身边就有一些汉人大臣,当时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汗将漠南汉地的一切军政事务都交给了忽必烈,忽必烈要管辖汉地,所以身边就有姚枢、刘秉忠、张德辉等人,姚枢算得上是忽必烈首席谋臣了,刘秉忠负责中书省事务,张德辉建议他“尊崇儒教”,所以在元初忽必烈对于汉族大臣的信任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这之后一件大事彻底让忽必烈觉得汉族大臣不可委以重任(即非我族类其心必异),1262年,蒙古山东地方长官李璮在得到忽必烈的宠信后拥兵自重,并背叛忽必烈,企图纳土附宋,但是南宋朝廷对于李璮的起兵却并没有任何实际行动予以支持,再加上蒙古军队的实力过于强大,李璮于当年兵败被杀,李璮的岳父名叫王文统,此人深得忽必烈信任,担任中书省平章政事的高官,但因与李璮有书信往来也被杀,叛乱平定后,忽必烈罢地方诸侯世袭,收汉人军将兵权,在地方上实行军民分治,并引用色目人作为统治的帮手,以对汉人进行管制,从此蒙古的汉化过程基本停滞,本来元朝的统治者就轻视汉文化,忽必烈则是其中为数不多的汉化派,李璮叛乱的发生让他对汉族地主彻底失去了信心,开始改变“汉化”的政策。
▲李璮 蒙古国益都行省(今山东)长官
元朝统一中国后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将全国境内的人分为四种,史称“四等人制”。
蒙古的四等人制可算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第一次实行民族等级制,“四等人制”即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吐蕃、西域、中亚、西亚等地区的人)、第三等汉人(原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地区汉族人和女真人、契丹人的泛称)、第四等南人(原南宋统治下的平民百姓),这四等人以蒙古人地位最高,享受着最好的政治、经济、法律待遇,第四等人的地位最低,需要承担各种经济、政治负担和法律上的区别对待,通常不能进入政府出任高官,以元代地方各级军政机构长官“达鲁花赤”(八品-正二品)为例,只允许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不管元代的法律有没有明文规定这种“四等人制”,但是这种制度在元代是很重要选官任职标准,更像是一种所有蒙古人意识里的“潜规则”一样,所以在元代因为这种差别对待,很少有汉人出任高官。
元朝几乎没有科举取士
元朝自1271年建立到1368年灭亡在这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几乎从未有过“科举取士”一说,只有元仁宗曾经短暂的开过科举选拔官吏,可以说元代政府任命官吏都是任人唯亲,官吏很大程度上随意任命和罢免,自隋炀帝开“科举”600多年以来,中华大地上的汉人士子皆以可以“榜上有名光宗耀祖为荣”,他们心里更赞同的是“学而优则仕”,所以元朝很少有汉人高官的原因是因为许多有才的汉族士人不屑于入仕或者没有入仕的门路,一方面元朝政府的做法在于“目观短浅”,另一方面许多汉人士子不愿意为蒙古贵族效力,所以元代汉人高官寥寥无几。
▲唐代科举取士图
▲元仁宗(1311-1320年在位)
其实元代也有汉族人担任高官但是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甚至可以说元朝统治者连“笼络人心”的想法都没有,他们为了保持蒙古人高贵的血统和蒙古贵族对全天的统治的就只信任自家人,被统治的底层汉族人自然而然的只能担任低级官职或者当一个被统治的“平民百姓”,终元一世“不尊儒崇孔”、“不开科举不汉化”很容易就导致统治不得人心所以不到百年就亡国,相比之下满清就比蒙古人高明的多。
1.元朝时对汉人很歧视,到底有没有汉人可以做官
答:
张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畴,祖籍河北易州定兴,元朝著名的军事家、统帅。 元初汉人世侯张柔第九子。曾参加过襄樊之战,后跟随元帅伯颜灭宋。
史天泽(1202-1275),字润甫,大兴永清(今永清县)人。善骑射。勇力过人。1213年随父史秉直归降蒙古。后灭金伐宋,功勋卓著。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官拜中书右丞相。曾从征阿里不哥,平定李增叛乱。至元十年(127),与阿术共克樊城(个湖北襄樊),降襄阳(今湖北襄樊)。第二年,又奉命与伯颜统军伐宋,至郢州(治今湖北钟祥)病还,至元十二年(1275)病逝于真定(今正定县),终年74岁。
王鹗(1191-1274) 元初大臣。曹州东明(今山东省东明县,位菏泽县西)人。字百一。为元初大臣。1224年(金哀宗正大元年)为状元,授翰林应奉,任职于归德(今河南省商丘县,位今商丘市南)、汝阳(今河南省汝阳县,位临汝县西)等地。1234年(金哀宗天兴三年)蒙古军攻破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位驻马店市东),为张柔所俘。1244年(马真后称制三年)忽必烈召见,他进献治国之道。忽必烈即位,授翰林学士承旨,参与制定典章制度。著有《应物集》(已佚)、《汝南遗事》等。
王文统:元初政治家。字以道。金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人。金朝末年举经义进士。为学不局限于儒家,喜读权术、谋略之书。金亡前后,北方知识分子多投靠各路“诸侯”(归附蒙古的汉人军阀),后者也需要招揽谋士以加强自己的军事和政治势力。王文统以所学权谋之术游说诸侯,后投奔益都行省李璮,被留为幕僚。他教李璮藉南宋以自重,乘机扩充军事实力,并将女儿嫁给李璮为妻,因而深受信任,军政大事都参与谋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19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