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到了大学才有机会在城市生活的农村人,虽然不了解一些数据,但我可以通过我的感受告诉你:未来的农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绝不会彻底消失。
农村是一种文化,自古传承。我承认其中多有糟粕,但是像敦厚、勤劳等等优良品质是历史考证过的自然法则,当前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可能更偏重一些社会法则,过个三五十载,河东河西将不可预知。
农村是一种情感,诸多牵连。农村来,回农村,这是很多人潜意识中的感情在呼唤,回去只是为了儿时那一个糖葫芦,亦或那块已经不大敢吃的冰棍棍。即使在城市中长起来的孩子,他们只要接触到农村的信息就会因为某些文化或情感,甚至下边说到的自由天地所吸引,自愿成为未来农村的一部分。
农村是一种自由,广阔天地。人已经追求了数百年自由,甚至数千年后还在追寻自由。最自由的地方不在城市,也不是城市生活,是在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会去农村追寻自由,有人的地方就有一切机会,尤其是商机。
农村会被改造为更适宜人类生活的沃土,因为钢筋水泥的生活已经被初步证明,不适合人类自由的可持续未来。
。当然不会彻底消失,反而会发展得更好!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农村一定会越来越好!很多人会选择在城里上班,到郊外生活居住。就我们国家而言,发达地区已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发展好的村,村民的幸福指数相当高!比如江苏常熟市的蒋巷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土地利用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机械化,全村一千多亩土地只需十几个人种植。而大多数农民则就近进厂务工和发展乡村旅游。农民的收入有土地流转金,务工收入,股金分红收入,集体福利等。整个村,规划超前,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基础设施完善。村民住的全是别墅,吃的全是有机粮食,蔬菜,水果,出则小车。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全面保障!村民读书风气浓厚,文化活动丰富。可以说,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早已在蒋巷村实现!而蒋巷村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那就是,乡村振兴必须要有德才兼备,大格局,大胸怀,有眼光,讲奉献,把农村发展,农民幸福作为毕生事业追求的能人!乡村振兴必须要提高村民的组织化程度,以企业思维发展农业,突破单家独户发展农业的瓶颈。事实上,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民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力度会越来越大!农村的发展潜力还相当大。不过发展的路并不平坦,老龄化,空心化的问题仍然突出。小农意识难以突破。土地瓶颈问题,人才缺乏问题制约了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利用。农村呼唤像蒋巷村常德胜书记那样的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基层干部!农民如果不解放思想,整合资源,提高组织化程度,仍然单干的话,可能在温饱路上徘徊不前!农村改革还任重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乡村振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国家已高度重视并出台一系列推进政策,未来的农村充满希望,乡村振兴一定能实现!
。
一部分会自然消失,但农村依然会存在。
存在的农村会越来越好,在基础设施、面貌、风气等等会有一定改善。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很多年轻人都离开农村定居城市。同时,这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结果。1978-2016年城镇化率由17.92%提高到57.35%,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7.93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国家仍在大力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此趋势还非常强劲。
中国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规模,都是大国。作为一个大国,农业、农村、农民不可能被消灭。一个正常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一定是城市和乡村两种功能的协调发挥。城市应该起到集聚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起到带动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农村则是提供生态屏障,提供基本的农产品,保存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自己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承等这些功能,这两种功能都必须存在。即使城镇化率达到70%,15亿人口达到70%,农村还有4亿人口。因此,农村不会彻底消失,要振兴,发展会越来越好。
伴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环境污染、房价高涨、交通拥堵等城市病问题日趋严峻,农村好山好吸引城市人逆城镇化,去找寻乡愁、休闲旅游、度假养生等热潮涌现。
从纵向看,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了温饱问题,目前正在大力消除绝对贫困。可以看到农村水、电、路、气、房、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进步。这些变化标志着农业农村发展站上了新起点、进入了新时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