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和于禁,一个是三国演义中的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正史中没有五虎上将一说),一个是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两人都有过投降的经历,但是关羽依旧作为忠义的化身后来逐渐被神化,而于禁却始终背负叛将之名,甚至还被曹丕羞辱致死。为何后世对二人的评价相差如此之大呢?
演义的巨大影响力是最大的原因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尊刘抑曹的基本立场,所以曹魏政权和所属人物基本都是以反派人物的形象出现,而蜀汉政权的人物自然要适当的美化和修饰。虽然演义中对关羽和于禁投降这件事的描写基本是符合正史记载,但是文字和细节描写的作用在这里就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
关羽投降曹操:《三国演义》对这个事件的描写基本秉承了正史中关羽降曹之后仍然心系旧主的记载。但是却巧妙地将这个故事进行了细节刻画,首先描写了关羽被张辽劝降,在为了保护刘备家眷的前提下,再提出诸如降汉不降曹等三个投降条件等等。这些细节刻画就把关羽投降的苦衷或原因等等都作了最完美的解释,而这些恰恰是正史中所没有的。
-
反观于禁:他在《三国演义》里投降关羽之后的描写也基本符合正史的记载,但是于禁投降的细节就被忽略和模糊处理了,当然其实在正史中这些问题同样是模糊不清的,只不过在《三国志吴书虞翻列传》中有一些间接而隐晦的记载,但是罗贯中本着自己尊刘抑曹的基本立场,当然不会再费神去刻画这些内容。
因为正史是较为深涩难懂的,远不如《三国演义》的通俗易懂,所以演义的巨大影响力必然无限放大两者投降之间的差距和差别,也就导致后世对二者的评价大相径庭了。
正史中对两者投降的评价
作为三国时代的正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虽然是蜀国人,但是后来他编修史书时已经是在曹魏政权和后来的西晋王朝了。因此《三国志》就是以曹魏为正统的基本立场了,当然毕竟《三国志》不是通俗演义,因而正史的基本立场不会太过偏颇。
-
关羽投降曹操:正史中没有明确关羽为什么降曹,只是描述了关羽被曹操所俘,然后就进入了曹魏阵营,但是正史中也的确明确记载了曹操很喜欢关羽,但是也预感到关羽还是心系旧主刘备,于是就让张辽去试探,张辽回报说关羽的确不会久留,关羽只要报答曹操的恩情后就会离去,此后关羽挂印封金,离开曹操去寻刘备的故事也被演义里描写刻画成了“千里走单骑”的故事。但是这里可以看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认同关羽的投降只是权宜之计,也认同关羽是始终心系旧主的。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三国志蜀书关羽列传》
-
于禁投降关羽:正史中对这个事件的记载就比较简短了,只是简单的描写了因为水淹七军,于禁投降了关羽,而庞德不愿投降被关羽斩杀。但是随后就接着记载了曹操对这件事的评价,用庞德的不愿投降来与于禁的投降来进行对比,立刻就显现出对于禁的贬低之意。并在随后记载了他从东吴回到曹魏之后,被曹丕羞辱而死。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三国志魏书于禁列传》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正史的《三国志》也持认同关羽即使投降仍不失忠义的观点,同时对于禁的投降也是取贬低的态度。
于禁到底错在哪了?
同样是投降,双方的差别到底在哪?或者说于禁到底错在哪了呢?
-
投降动机说:受到演义的影响,大家首先会想到关羽投降的原因是为了保护刘备家眷,因而这个动机是可以接受和原谅的观点。但是正史中没有记录这件事情,因而我们就不能过多的去强调这种动机说,其实正史中用“禽”这个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关羽实质是被俘虏的,而非演义中的主动投降的。因此从投降动机上来看,不能肯定的推断关羽和于禁有较大差别。
-
心系旧主说:这个观点认为关羽始终心系旧主,即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观点可以从正史中得到印证,因而可以算作与于禁的不同之一,但个人认为也不能算最大的区别,毕竟我们从《三国志吴书虞翻列传》中可以看到,于禁先投降关羽,后来关羽被东吴袭杀后,于禁又被东吴军队带回江东,孙权惜其才,没有为难于禁,于禁在东吴生活了一段时间,这个记载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当于禁和孙权的东吴群臣进行酒宴的时候,听着歌曲不仅流起了眼泪,但是被虞翻讥讽为装模作样博取同情。从这一点来看或许于禁也有心系旧主或者心系故国的心理吧?
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
《三国志吴书虞翻列传》
-
表里不一说:个人最赞同的观点是这一个,因为于禁在投降关羽之前,史书上对其的记载简直他就是曹魏阵营里正义道德的化身。在他投降关羽的十三年前,于禁的好友昌豨反叛曹操,于禁和夏侯渊联合攻击昌豨,战败的昌豨认为于禁与自己有旧交,于是选择去于禁的军营投降,于禁的部下都认为昌豨已经投降就应该送到主公曹操那里去听候处置。结果于禁搬出一套法令和名节的说辞,将自己的好友昌豨直接斩杀了。结果十三年后自己被关羽包围的时候,他投降了,反而是刚刚加入曹魏阵营不久的庞德坚持不投降被关羽所杀,要知道庞德的旧主马超当时可是在蜀汉政权中,所以如果是庞德投降估计曹操都更能接受,而一直跟随曹操三十多年的于禁却投降了所以让曹操心中多少是不快的。也正因此虽然曹魏阵营中有不少人将于禁等人的失败看成是天灾大于人祸,但是却普遍不同情于禁的投降,而且于禁回归曹魏政权后,许多同僚都取笑他,曹丕虽然表面仍然安抚了他,但随后就让人用画像的方式羞辱他,导致于禁羞愧愤懑而死。
昌豨复叛,遣禁征之。禁急进攻豨;豨与禁有旧,诣禁降。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是时太祖军淳于,闻而叹曰:“豨降不诣吾而归禁,岂非命耶!”益重禁。
《三国志魏书于禁列传》
由此可见,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时期,这种投降的行为实质上并不罕见,关羽投降过,于禁投降过,庞德也是从马超阵营投降曹操的,姜维也是从曹魏政权投降蜀汉的,黄忠也是先投降曹操后投降刘备。所以投降的动机并不一定会受人深究,是否心系旧主也未见得就是大家最关注的点,但是于禁这样表里不一的前后表现反倒让人产生强烈的心理不满,毕竟之前他在曹魏阵营中出名的威严毅重,营造了自己重视节义、法度的刚正人设,以致于同僚和军士都不太喜欢他,结果后来人设一崩就反而被嘲笑的越狠。
的根本是他们两个人的环境不同决定的,先说于禁吧,后人喜欢将之与张辽、徐晃等人合称为“五子良将”。在曹操第一次对张绣作战中,他曾力缆狂澜,及时制止了青州兵的内乱,止住败军之势。于禁是一步一步的走上去的。在营救樊城之时,被关羽水淹七军,因此投降,可是当时军中还有个管事的,那就是庞德,好吧,这哥们也是降将,也是厉害的角色,誓死不降,结果…(当初有这骨气,早干嘛去了),正是在这两个人的映照之下,于禁的行为被曹魏所不齿。后来关羽败亡吕蒙军下,于禁又流落至东吴,并在孙权向曹魏称藩之后,将其送归魏国。而魏文帝曹丕表面上虽用荀林父、孟明视的事安慰他,封他为安远将军,还说要派于禁出使吴国。暗地里却在邺城拜谒曹操的陵墓旁,制作“关羽战胜,庞德愤怒不屈,于禁屈膝投降”的壁画,羞辱于禁,最终促使其郁闷而死,被谥为厉候。
下面说下关二爷,关羽城破兵败,只有十几人还带着刘备的两个老婆,如果没有刘备老婆,关羽会是什么样,杀身成仁?又不知刘备下落,只好投降,但于曹操约法三章,投降又不失气节。结果曹操给予很高待遇,但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后离开曹操,继续追随刘备。后来被演绎为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传为千古佳话。关羽的投降时,刘备,张飞等人都不知下落,刘备实力不是很强,说白影响不大。
于禁的投降行为却会引发一些政治隐患。当汉中失利,樊城危急,曹操甚至考虑迁都的紧要关头,曹操又年老,曹氏集团急需团结一心、共抗大敌,于禁却投降了!留着于禁,还有谁会死心塌地的向曹操和大魏政权效忠,但如此前朝肱骨元老,又不可简单诛杀,只能羞辱之。
于禁投降关羽之时,从名义上二人皆属汉臣,并无法理上的叛变投敌。但关羽被吕蒙击败、曹丕称帝和孙权称藩等一系列的事件发生,于禁已经被逼上了一条绝路上。
以后的历朝君主为了自身政权的稳固,自然会推崇关羽、庞德的行为,连带着也就只能持续的贬低于禁了。可怜一代名将,半辈子忠勇威武,到头来晚节不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1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