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空空导弹涂吸波材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从原理上来说,战机既不是靠主动雷达发现导弹,亦没多大可能性靠前视雷达扫描到导弹,更无法轻易摆脱导弹。所以,即便有在开发中的“隐身导弹”,也多是巡航导弹这些长距离对地弹型。
我们看看究竟怎么回事儿吧,许多方面还得牵涉到战机来说:
大多数战机根本不靠雷达波探测来袭导弹
实际上大多数战机并非通过雷达扫描到导弹才示警,它们采用的是更简单的技术——“RadarWarningReceiver”,即“机载雷达告警器”(简称RwR),这是种雷达波侦察系统,而非雷达波发射器,属于被动机构。
(战机并非只有RwR,还有LwR(激光告警)、DDM(红外告警)等好几个传感告警器。)
△阵风战机上的被动告警装置
战机如果遭受到对方雷达波探测,“RwR”会迅疾对电磁辐射发生反应,快速的判定对方雷达种类,与机载数据库连接并分析信号源的种类,以此来判定对方的方位、信号强度、是来袭导弹还是战机雷达。
△海湾战争中的“鹰墙”,F15按预警机给出的目标平行前推扫荡
先进的雷达告警系统已经能从对方火控范围的倍数距离外探测到扫描,这也是为什么海湾战争中,美国人拿F-15组成雷达全开的“鹰墙”后,伊拉克战机吓得纷纷不敢靠近的原因——稍微照上面RwR就狂响,谁敢顶这个压力寻死?
△SU-22尾部的Sirena-3 RWR告警器
△狂风F.3垂尾上的RWR
RwR令人又爱又恨,所以人们也早就在这上面开展了一场“科研战”。机载雷达纷纷采用了更难以截获的发射技术,如脉冲压缩、带宽控制、智能化功率、随机编造伪装代码等等有的还会在任务中搭配电子战吊舱、电子战飞机,直接对RwR的信号回馈造成误导和影响。
△F35已经将AESA(有源相控阵)EODAS(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RWR(雷达告警)EOTS(光电追踪)集成到了一块
△日本F2战机浑身遍布IEWS高频妨害设备
现代新型的RwR系统已经发展成了“IEWS”综合电子战系统,如F35所使用的,除了能雷达告警外,还能通过电子压制攻击来袭导弹和战机、通过被动分析完成与雷达一样的火控数据准备。
△歼八二战机上的SE-2导弹逼近告警装置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导弹涂上吸波材料”就能躲避的可能性。因为导弹锁定的根子来自于自身或战机的雷达波,而不是战机主动去探测导弹。只要你放出雷达波,RwR就会探测到数据,吸波隐身毫无意义。
目前技术的导弹攻击战机,并不存在太多被拦截的可能性
这方面的道理其实很简单,战机是躲不过导弹的,只有《超时空要要塞》那种动画片才会将导弹狗咬飞机当成经典场面。空空导弹的速度不低于子弹,战机即便开加力也逃不过,反应时间还很短。
△AIM-9格斗弹
以美国的AIM-9“响尾蛇”导弹为例,这种典型的格斗弹飞行速度为2.2马赫(≈749米/秒),攻击范围为6-8公里半径。即便像F22战机那样能飞到急速2.25马赫,战斗中人的反应也应付不过来。
△AIM-120中距弹
如果是AIM-120这样的超视距弹,飞行速度最高可达4马赫(≈1361米/秒),还能智能化的计算切角,预判战机的机动方位“拦路”,战机别说瞬间加到急速,就算使出吃奶的劲儿也跑不脱,只能依照RwR的提示进行干扰、撒箔条应对。
△空空导弹细小的体型其实就是“隐身符”
而且前面说了,战机其实并不怎么靠雷达发现和锁定导弹,根本没这个反应时间不说,空空导弹过小的体型也决定了其雷达特征极小,倒不如配合RwR这样的被动系统靠谱。
△传统的战机具备不同的雷达探测距离和范围,而且只能向前
此外,现代也只有5代机才具备“全向”的高雷达视域,像F22具备的后视雷达、SU57通过多雷达贴片形成的大视角等等。
△遍布SU57的传感器
传统的战机皆无法探测到侧方和后方的目标,“鹞式”这类老机型连自己下方都探不清楚;传统飞机的雷达主要用于扫描探测机头前方的目标,且机头扫描视角外统统是盲区,导弹从哪个方向来谁能知道?
飞机并不靠主动雷达搜导弹,导弹真打来了也没啥办法摆脱和反制,雷达的扫描范围又相当狭小(空战中还要避免主动雷达过分暴露),那么空空导弹还浪费钱刷隐身漆干啥哩?
战斗机隐身,为什么导弹不隐身?难道导弹没有隐身吗?关键是有没有必要,成本是不是合算。
所谓隐身,没有绝对隐身,只有相对隐身。隐身分两种,一种变小,一种变大,人们讲得最多的还是变小。
变大有么?有,只是人们没有注意。变大多是为了恐吓,本来没有那么大,结果经过扩大漫反射,变得很大,把敌人吓跑。它本身很小,隐身之后变大了,让敌人不敢前进,主要是战术运用,这是广义的隐身。
变小隐身是通用办法,但只是一方面,必须综合考虑。比如战斗机隐身,隐身的主要是亚音速,一旦超音速,隐身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因为一倍音速以上,甚至多倍音速,声音,最主要的是红外特别明显,在雷达面前那就是一个大目标,隐身的意义不大。
还有一种隐身的导弹,那就是亚音速巡航导弹。在这方面个个都在研究隐身,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已经出了成品,主要是进攻,隐身突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