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提前超越别人是每对父母最想要的,于是盲目巨额投入也很正常不过。自己不够优秀就逼孩子能够圆父母的期望快速成才。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前提下,利用各种手段创造条件。更有没有经济条件让孩子参加培训班,就百般妒忌阻挠的。
其中性价比最高的是脑力运动竞技比赛。一切知识不过记忆,通过脑力运动竞技比赛,可以让孩子全脑开发,大脑潜力得以释放。当然,不单单需要父母支持,还得看记忆教练愿不愿意教,接着就是孩子的“兴趣”培养啦。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被伯乐相中的千里马必定会脱颖而出。网上有一个网警在“揭露骗局”,有人花了1块钱包教包会,有人花了9块9包邮,还有人交了三四千块钱。其实相信就会很灵验,投入也不一定要1块钱,再说1块钱能够学到什么东西呢?
任何培训都不如脑力运动开发大脑这种培训。当然也要注意一些骗子公司,就拿招聘记忆教练来说,给20万月薪加提成外加一套别墅之类的纯粹别想太多,因为你没有给公司盈利创收100万,根本拿不到高薪。
各种兴趣班可以报,量力而行。作为国际记忆教练,建议优先选择开发大脑才是重中之重。
笔者同意多数网友认为弊大于利的看法。
这是因为,父母给孩子报了很多辅导课,报之前父母是否真正了解孩子学习的各方面情况,是否事先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并得到了孩子的同意或赞成,报很多辅导课是不是孩子真的需要或喜欢,是不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呢?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孩子补课的效果!
一般来说,父母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多半是弊大于利!其利只有孩子很高兴参加补课,对补课很有兴趣,且某科目正是自己的弱项,通过补课对孩子学习兴趣爱好的养成、学习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其弊却很多:一是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学校的、补课的各种各样的作业会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二是正处于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学习的负担本来就重,很多课外辅导课更是对孩子的视力、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三是很多的辅导课挤占了孩子大量的玩耍、休息时间,不仅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而且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格爱好的培养都很不利。四是客观上高昂的补课费用必然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总之,在国家大力“减负、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情况下,在补课弊远远大于利的现实下,请广大家长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能强迫孩子补课,否则轻者适得其反,重者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我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到底是利大与弊还是弊大于利?
我俩个小孩,大的现在上六年级,在她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就给他报了数学、语文、英语报了之后我就后悔了,作业太多,学校的作业和辅导课的作业让孩子压的喘不过气,每天写到十一二点,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玩都是奢侈了!
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我和小孩心身疲惫,成绩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小孩也变得闷闷不乐,对写作业也有抗拒,后来我反思自己,觉得不需要纠结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我想要一个心理和身体都健康的孩子这比什么成绩都重要!
在小孩上六年级,心情比以前好多了,效率也提高了,现在只报了一个兴趣班,是她自己喜欢的拉丁舞,一家人都很开心!
前段时间小孩的班主任召开了家长会,说小孩现在六年级,在这个冲刺阶段要我们班全班必须在外面报补习班,补英语,数学,语文听了这个消息我瞬间就不答应了,回到家小孩也跟我讲,说这是老师的命令,我问小孩你想不想上?她说:不想,但老师的话是圣旨,不报的话老师会罚我的。我就想了一个办法说:你班有44个同学如果有30个同学报了补习班,你就是第31个。后来她答应了,就这样不了了之了,(我问了小孩说只报十个)
我个人觉得对我家小孩反正是弊大于利。你们呢?还有我们这个老师做法对吗?我也不晓得我的这个决定是不是真确的?
作为老师,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父母给孩子报很多辅导课,说明孩子的父母重视孩子的学习,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完全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且不说给孩子付高额的补课费,就每天不厌其烦的接送孩子去辅导班也够有耐心的,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为这些家长点赞。
这里要说的是 父母给孩子报补习班,要有针对性,比如孩子语文的写作方面比较薄弱,给孩子报个作文补习班也无可厚非。但是,父母一定要了解补习班的授课是否与孩子所学知识同步,如果不同步,不要说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简直就是在给孩子增加课业负担,没有一点帮助。
曾经我的一个三年级学生,家庭条件一般,可就是父母非常重视孩子学习,据我了解,孩子周末两天安排的满满的,周六上午英语,下午作文,周日上午奥数,下午书法。可怜的孩子,双休日就这样被霸占了,而老师周末布置的作业却敷衍了事,写的寥寥草草,学习成绩也是一般般。这能说孩子家长什么呢?捡芝麻丢西瓜吗?
其实,给孩子报补习班本身就是弊大于利,何况报很多。这样给家庭经济增加负担不说,孩子的业余时间也被剥夺了。劳逸结合,孩子的学习会更有动力。盲目的给孩子报五法八门的补习班,就是在分散孩子的精力,得不偿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