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从武王伐纣灭商朝建国,成康之治时达到颠峰,在昭穆时期国力平稳,到了共懿孝夷时期国势渐衰,周王朝的衰落是个长期的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的缺陷。
宗法制:致命的天然缺陷
周朝立国的八百多年,支撑整个王朝的是建国初始周公制定的礼仪和宗法制度。周王室在族人内部实行宗法制,嫡长子为大宗,其余庶子为小宗,并且王室不允许同姓通婚,必须和异姓诸侯通婚,这样的制度之下,整个周王朝的统治变成了血脉相连的家族网络。而周公制定的礼法正是维护这样的国家统治阶级制度,所以周天子不仅是统治国家的君王,还是周朝这个大家庭的家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法制在长期之后的不良效果慢慢展现出来。
在数代君主之后,会出现一个问题:诸侯与周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薄。原来的直系血亲变成了旁系血亲,旁系血亲又变成了远房血亲,远房血亲慢慢的变成没有血亲。诸侯逐渐发展壮大,血亲关系逐渐变浅。虽然众多诸侯国之间都有着名义的血脉关系,但是这样的束缚力已经变得非常薄弱了。本来是周天子护卫的诸侯国就慢慢起了不臣之心。就好比一个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的时候,家族里的人围绕着一个核心,奔着一个目标,撸着袖子一起干,效果好稳定性高。随着企业发展壮大,就会出现内部矛盾。诸侯之间为了能够使自己发展壮大开始攻伐兼并,而当这样的现象成为了一种共识,周天子的约束力就荡然无存了。建立在宗法制上的礼乐制度自然也无法约束诸侯。当礼崩乐坏,礼仪道德只是用来发动战争的借口。诸国打着仁义道德的名义,行攻伐兼并之事,因此才会有 “春秋无义战”的说法。
分封制:国土消失的根源
周王朝大行分封。把国家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地盘上可以拥有宫殿、官员、军队、人口、税收等等自治权,并且诸侯死后,他的土地可以传给自己的儿子,儿子死了可以传给孙子,所以诸侯的土地是世代相传。诸侯们只需要定期向周天子朝贡,偶尔勤王即可,所以诸侯国是完全独立的国中国,行政上跟周王室没有任何关系。在初期的时候,因为周天子的土地比诸侯们大很多,所以诸侯的实力无法跟王室抗衡,诸侯们还是会服从周天子 。等到诸侯国越来越多,其结果是王室土地越来越少。分到最后,周天子的土地已经变得非常小了,王室没有实力制衡诸侯,所以诸侯也不再忌惮周天子。
不休的征战:王室力量削弱严重
周王朝从建国开始就不断对外用兵,长期征伐得来的土地都分封给了新的诸侯,导致周王朝并没有从战争中获得实际利益,反而使王室的经济军事都严重削弱。
周朝初期经历了三监之乱。到了成康之时,仍然对外征伐。周成王令大保伐录国,周康王令盂率兵西伐鬼方夷狄。周昭王持续东南用兵,征伐郐国、虎方。周穆王更加好大喜功,征伐四方。命令毛公班兼管淮水繁(繁阳,今河南新蔡北)、蜀(疑是今安徽合肥西蜀山)、巢(今安徽桐城南)等地,率吴伯、吕伯伐东国狷戎,三年平定。命伯雍父率成周师氏,抵御淮夷入侵。南征扬越至九江。懿孝夷王三代,周朝陷入长期的对外战争。周懿王时,南夷的卢、虎会合杞国、舟夷等入侵周土,周懿王命师俗与史密分别率齐国、莱国军队合攻长必之地,平定乱事。周夷王时因为荒服不朝,派虢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周厉王时,东方淮夷侵入伊水、洛水一带,逼近成周,而西北?狁直逼镐京周围。周厉王连年抵御外族,虽然在征服南方濮国获得大胜,获得东南诸国臣服,但周朝国力逐渐匮乏。周宣王时,命召穆公率齐国、纪国与莱国等军伐淮夷,派南仲皇父率六师伐徐国,派方叔伐荆楚,派虢宣公伐?狁于洛水。直到西周灭亡,战争一直贯穿于周王朝。
冲动的惩罚:王室失去威严
-
举三个例子说明周王室是如何逐步丧失的。周昭王十九年,帅军南征渡汉水时溺亡,并且带领的六师全军覆没。此事打破了周天子的神权象征,堂堂天子竟然在讨伐“蛮夷”的时候溺亡,周王室王权开始受到怀疑。
- 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虽然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已经名存实亡,但真的到了王室生死存亡的关头,诸侯还是要护卫周王室的,所以烽火台的预警信号就是周王室最后的求救令,当这个严肃的事情成为了周幽王作乐的工具,周王室在诸侯之中最后的一点形式的上尊敬也不复存在。
- 东周初期,周桓王不满郑庄公对王权的控制,免去其卿士之职,郑庄公也不再朝见周王。周桓王就命虢公林父与周公黑肩率蔡国、卫国与陈国等诸侯联军讨伐郑国。在?葛之战中,周桓王被郑将祝聃射中受伤。对于犯了死罪的祝聃,郑庄王只是在形式上向周王请罪,而并没有真正处罚。从此,周天子对诸侯彻底失去控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去不返。
周王朝经过长期不休的征战,加上大肆分封诸侯,随着君主迭代,在宗法制的弊端显现之后,最终衰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