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说明了周公害怕的东西:流言。
俗话说怕什么就会来什么。害怕流言,流言就会像潮水一样涌来。
几乎没有人不害怕流言,所谓流言,即是没有根据的言论,无法辨别真假。但何为真何为假?周公就在这真真假假的流言蜚语中活出了自己的人生。这也许能给今天的我们一些启示。
周公旦是周成王的叔叔。周公和武王从小感情深厚,武王伐纣的时候,周公是武王的左膀右臂。武王临终前,本打算把王位传给周公,可见兄弟情深,但是周公拒绝了。
周公拒绝的原因现在据专家分析主要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众所周知,周文王子嗣很多,除了周公、武王,还有管叔、蔡叔、霍叔、毕叔…吸收商王朝的教训,周公认为自己称王会引发王位之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他拒绝了兄终弟及的方式。
可惜的是,即使没有称王,周公也没能逃脱他所担心的事情,流言蜚语带来了伤害,管叔蔡叔以“周公将对成王不利”为由联合武庚发动叛乱。
因为爱,他不想当王(但这份爱包含了恐惧,他害怕他深爱着的周王朝重蹈商朝的命运,兄弟骨肉为王位相残,但认知有限,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选择父死子继),因为爱他退避三舍(神奇的是,他的上一份恐惧并没有因为他的让贤而避免事实发生,反而促使了兄弟相残的局面,管叔蔡叔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制造叛乱,周公失去成王的信任,选择了隐退),又因为爱,他重新振作起来(他知道了他的恐惧是没有办法逃避的,只有面对,他重新获得了周成王的信任并且平定了叛乱)。他被爱所伤,最终又被爱成就。在爱中他不断成长,用爱缔造了周王朝乃至中国古代家天下的参天大树。
周公的恐惧和挣扎看似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甚至一个民族的命运,但从小处看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当中都会经历的呢?尤其是为人父母,大概更能体会这样的心情。因为爱孩子,恐惧担心,不希望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选择了一条自认为对孩子好的道路;但慢慢地会发现,恐惧的事情并不会因为逃避就不会发生,越是担心孩子,孩子可能越会做不好自己,于是就会有争吵不理解,弄得自己伤痕累累;等到心被伤透了或者更大的痛苦出现,我们才会反思自己当初自认为选择的好的道路真的正确吗,然后才会学着把自己的恐惧还给自己,学会放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控制孩子,像周公那样,把江山交给成王,不再“自居高位”……
在我看来,周公之苦即父母之苦,周公的经历是每一个想要成长成熟的人都必须学会和面对的:面对恐惧,回归本心。而成王,他从对周公的不信任到最后以天子礼厚葬周公,也是子女与父母的和解。
其实爱一直都在,只是能否被看见。
谈到周公,似乎人们都喜欢把他跟“解梦”联系在一起,然而围绕周公生平饱受争议的大事,莫过于他执政6年之后,让位周成王实现权力的和平过渡。为保住大周江山于为难之时挺身而出,当危难过后便毅然让位,对于周公这种无私奉献、大公无私的精神,受到后世称赞,同时也因此举引发了后人对其让位之举的种种猜疑。
有人认为他有谋反之心、且有取而代之的意思,只不过是迫于当时的形式,无奈之下才让位周成王,也有人认为他并没有谋权篡位,大周王朝能维持八百年的统治他功不可没,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那么至于周公为何没有取代周成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最早记载这种说法的历史文献《荀子·儒效》和《淮南子·记论训》均有记载都是说周公想要夺取天下。《礼记·明堂位》和《韩诗外传》卷三也有记载周公想要坐上天子的位置。《尚书·大传》更有明确指出,周公身居要位,管理着天下的国事。
也有人考证说,《尚书·大传》中出现的“王”把周文王成为宁王,也称作宁考,而考的意思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所以这个王应该就是指周公。《尚书·唐诰》中也有记载: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周公的弟弟康叔,名“封”,《康浩》中的“王”称康叔为“弟”,很显然这个“王”就是周公,如此推理,周公的确自称为“王”。
综合上述,便有人认为,周公在武王去世而成王年幼之时,便有谋权的意图。之后以“王”之名义,行“王”之权力,虽说辅佐武王、东征西伐、治国安邦功不可没,但这也不能掩盖其谋权篡位的野心。
至于周公最后为何没有取代成王,实乃应变形势的无奈之举。
1,遭到了地位举足轻重的召公、太公的怀疑,而且周成王也开始对周公有戒备之心。
2,周公的两个兄弟,管叔、蔡叔又与纣王之子武庚联合起兵反周,关中局势动荡不安,形势对周公极为不利。
3,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他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圣之一,儒家思想提倡“德治”,重视“仁治”。这种说法也认为周公并没有取代周成王之心,而是在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在大周王朝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同时,为了保护大周江山的无奈自主。
此翻质疑,对世人心目中的周公那无畏无私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更多的人仍然坚持认为,从周公临危受命而勤勉摄政之举,从他在武王病危之时愿意以身代死的决心,便可以看出周公对国对君王的一片赤诚之心。如此忠君爱国之人,绝非可能做出谋权篡位之事。
无论是无奈还政成王,还是真心实意让位,不过是后人依据史料加上个人的情感色彩做出的猜疑想象罢了。
而周公当时真实的想法,也早已随他而去,深深掩盖历史在尘埃之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5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