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里面开篇上古天真论里面讲“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是因为上古的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说上古时代的人,活在道中,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的规律,用和于自然规律的方法,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既不妄想执着操劳过度,又避免过度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上天赋予的年纪,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
《黄帝内经》又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意思是当今的人,把酒水饮料当水喝,把妄想执着当真相,喝醉了酒后还行房事。人欲太盛消耗完精气神。不知道保存其真气满盈,不善于统御精气,而只是贪求一时之快。为了一时之快,逆于自然规律!饮食起居mei y规律,因此年龄到50多岁就开始衰老了。k
《黄帝内经》又说了:“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意思是上古活在道中的人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是讲到:对于虚邪贼风致病的因素,要及时的避开,心性清净闲适,没有私心杂念,真气就能顺畅充盈,精气神守持于内,这样就不会生病。因此人们就心安志闲,少欲望。心安定下来而没有恐惧,身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顺畅。每个都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人们不论吃什么都觉得美味,不管穿什么衣服都自在舒服,都喜欢自己的风俗习惯,快乐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上古的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此任何嗜好欲望都入不了他们的眼,任何淫乱邪辟都不能霍乱他们的身心。无论是愚笨的、聪明的、贤能的还是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而焦虑恐惧,所以上古的人都活在道中。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依然矫健敏捷,是因为他们德行兼备,活在道中,故而没有危害。
现代人不论男女只有活在道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都能长寿!
男人普遍比女人命短,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
1.男人自出生那天开始更多的表现为“身残志坚”“”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灌输的是“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自小开始就被严厉要求,经常都说“男孩子要穷养”就是这个意思。女人自出生那天待遇就跟男人不一样,强调“柔情似水”,自小就自带“柔弱”标签,“跌倒了,哭着要抱抱”就会有父母过来。
2.如今社会还是男权社会为主,男人大多扮演者一家之主的角色,上有老下有小,花天酒地的应酬,为房贷,为车贷,为孩子学费。。。。。。都往身上扛,但大多压力无从发泄,不想父母操心,不想妻子操心,不想孩子操心,所以自古“男儿有泪不轻弹”,“有泪在心内流”,长期的压力造成身体的过度消耗和精神的过度紧张。如果男人是呵护角色,那女人就是被呵护的角色,女人在社会中强调“夫唱妇随”,压力的来源主要是经受“十月怀胎”“宫开十指”,还有就是孩子的教育辅导。。。。。。但女人的压力一般都能对外发泄,且有依赖对象,可以是丈夫,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孩子,情绪来了,放声哭一场,情绪容易发泄出去。
最后,无所谓女人长寿的秘诀,男女长寿是一样的,三分饮食,七分心态
- 饮食习惯在我看来对长寿没想象的那么大,长期喝酒抽烟的也不见得就短命, 我觉得更多的强调规律,规律作息,规律饮食。。。。。。
- 心态影响人的一生,抑郁成疾,自闭症。。。。哪有人是长寿的!!所以生活要乐观一点,凡事包容,拿的起,放的下,才是长寿的主旋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