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的选择,估计很多人年三十会选择陪家人,而不是陪朋友喝酒。春节,是团圆的日子,国人又特别恋家,只要是有条件都会回家过年,正如一首歌词“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年三十是啥日子,就是除夕,然后迎来初一,迎来热闹的大年初一,踩着雪“咯吱咯吱”响,然后一家人去长辈家中拜年,说些过年好、新年吉祥、恭喜发财似的吉祥话。
现在工作虽然紧张,放假往往要等到“年三十”才会放假,不过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还是会在年二十七左右就陆续放假,为啥,离家远的人要回家,要与家人团聚。平时的相聚叫相聚,过年的相聚叫团圆,总之,当所有人都围绕家人过年的时候,如果没有回家过年的人,心情肯定相当忧伤,正所谓“触景伤情”。
年三十与朋友一起喝酒,个人感觉,这种情况有吗?有,估计是90后左右的年轻人吧,毕竟他们平时与父母相聚的多,对于“家”的感情没有60后、70后、80后那么着迷,提起“过年回家”就如“候鸟南飞”一样,尤其是当父母年龄大了,便更渴望一家相聚的时光。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年三十,我不能回家,我会怎么办?估计也会喝酒,和谁喝酒呢,估计也会找一个不能回家的朋友一起喝酒。先寒暄一下,然后再聊聊往年过年的场景,再然后说不定喝着喝着,就会给父母打个电话。电话里无非说,爸妈,我在这边挺好的,不用担心,领导和我一起值班呢。然后眼泪会忍不住的留下来,或者国人在内心深处,就想回家过年,恰如王维在诗中所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年三十,我想陪家人。如今来看,作为独生子女,夫人亦是独生子女,家人包括夫人、父母、岳父岳母。曾经过年的时候,今年去父母家,明年去岳父岳母家,等到自己也有了家,那就凑到一块过年,虽然很热闹,往往有时也伤感。伤感在何处,父母、岳父岳母亦有父母,他们也想聚一聚,有时只能顾小家,却无法顾及大家,总体而言,还是蛮好蛮好的。
大年三十,我选择和家人一起过,若朋友孤身一人在同一城市,我愿意邀请他来家里一起过年,不知道网络前的你,会做怎样的选择呢?
129-1
,如果是针对我本人,当然是在家陪父母的。
在我的小时候,过年是一年中最大的事情,从来没有象过年那么隆重过。印象中还隐约记得村集体那会儿,过年前捞完鱼,每家每户集中到村长门前稻场上分鱼的场景。一个叔叔拧着一条大青鱼,拿到我面前比划比划,说你们看这鱼长得比娃儿都壮实,会场顿时更加嘈杂。
那时候的我们,过年的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大年初一一早,全村上下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要挨家挨户的一一登门拜年,互祝新年快乐恭喜发财。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我十二三岁,才逐渐演变成各自家族内或其他相好的人登门拜年,到现在,是否还有这个传统已经不清楚了。
总之,从那一代人整体看,我相信过年的传统文化不可能这么快就消散了。所以,那个时期过来的人,过年的时候,尤其是大年三十晚上,肯定是各自守在自己家里。
为什么强调是那一代的人呢?因为我们都是从小孩子成长起来的,人的一生在各个不同时期都会有各种不同的想法,有时候这些想法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估计很少有人会把从小到大成长的经历、感想整理对照,如果有,请告诉我们,其中是不是有截然相反的念头呢?
现在的新新新人类,新生的一代,接受了太多外来文化,对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喜欢用怀疑、辩证的视角看待。再加上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物资极度丰富,经济上也有了些基础,可能也有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的各种原因。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淡,人与人的感情也越来越疏远,传统文化的魅力越来越不如从前了。
他们宁愿随着商业炒作的浪潮,去过一个轰轰烈烈的双十一“单身节”,或者是到处高耸着装饰树欢唱着“叮叮当”的圣诞节,也不愿千万里奔波去迎合一个变了味儿的农历春节。
所以,想说的是,对于一个新新新人类,他们可能真的会宁愿大年三十也和朋友一起喝酒打牌,而不是回家陪在父母身边。你觉得呢?
以上仅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留言讨论或点赞鼓励,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5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