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直译过来的名字是《迦百农》。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是加利利海附近一域,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此地,有不少神迹和重要的事情在这地方发生。迦百农得到了神的恩典,却不遵从神的指引,最终被神遗弃,变成一片荒凉的废墟。
赞恩一家挤在一间肮脏狭小的房子里,父母终日劳碌,不会走路的小孩被栓在屋子里,赞恩带着稍大的弟妹在街边叫卖蔬菜汁,还要给杂货店打工来补贴家用。繁重的劳动并没有磨灭赞恩对生活的热爱,他看到路过的校车,有了想要读书的念头。
父亲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怕赞恩读书会影响到打工,但母亲却觉得读书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理由是学校有免费的食物,她看见别的小孩经常从学校带回来各种食物和生活用品。知识改变命运?不存在的,命都快没了,还命运呢。与其去读那些无用的书,不如多生几个孩子,多几个劳动力,家里才能多几份收入。
妹妹萨哈靠在赞恩肩上开心地笑着,是电影中为数不多的温馨镜头。大概也是她这一生中为数不多的笑容。
作为一个女孩,萨哈一出生就注定要走一条悲惨的道路:缺衣少食地艰难长大,从会走路开始就要为家里干活赚钱,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由父母作主嫁出去,像她的母亲一样不停地生孩子,操持家务,直到死去。活着是为了什么,她将永远没有机会思考。
我想起了《摔跤吧!爸爸》里的那个新娘。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命运。
萨哈来例假的时候,赞恩冷静地把她带进洗手间,为她清洗内裤,让她垫上自己的衬衫。又为她偷来卫生巾,一遍一遍叮嘱她不要让大人知道。早熟的赞恩一定是看过了很多悲剧,才能有这样的冷静理智。当他知道妹妹不可能逃脱命运的魔爪,甚至暗地里策划好了带妹妹逃婚。只可惜他晚来了一步,萨哈还是被带走了。
而所谓“聘礼”,不过是几只鸡。
萨哈的父母有错吗?站在他们的角度看,他们想让女儿嫁入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有大床睡,有被子盖,他们有什么错呢?
也许他们唯一的错就是,以为衣食无忧就是幸福。但就像农民以为皇帝用的是金锄头,你可以高高在上说他们愚昧,却不能说他们卑鄙。
悲剧就是,看起来每个人都没有错,但生活就是慢慢滑向绝望的深渊,无法阻止。
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善与恶也纠缠在一起。
没有人可以责怪这个十二岁的孩子,连母亲拉希尔都说,她知道赞恩把约拿斯当成亲弟弟,所以她从未责怪他。是这个世界抛弃了他,他不得不抛弃这个世界。
这部电影最美好的一点就是,纵然有再多的苦难和无奈,却没有人泯灭良知。纵然大部分人如蝼蚁般庸庸碌碌,却总有人在向往光明。
赞恩回家拿证明材料,却得知萨哈已经死去。愤怒的赞恩捅了那个混蛋,进了监狱。
这是最让人动容的一段。
我希望大人听我说。这可能是大部分孩子的心声吧。
有几个父母,能把孩子当成平等的生命来尊重,能以谦卑的心态来倾听孩子的渴求呢?
孩子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是炫耀的资本,是维系婚姻的纽带,是养老的保障,甚至可能是出气筒——却唯独不可能是一个独立自由的生命。
最深的绝望,不是来自于社会的暴力或侮辱,而是最亲近的人的不理解。想想前段时间那个跳桥自杀的孩子吧,他一定在学校里受了很大的委屈,但是母亲的指责,才是压垮他的稻草。
所以赞恩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经历了那么多,他依然勇敢地追求一切美好,想做个好人,希望被爱。
首先感请。
如果说那部电影的哪个角色让我印象最深,我的答案是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的女主角,她的名字叫魏敏芝。
《 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1]。
第一次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时候,我正在读初一,那天下午的班会课取消,老师组织了我们全班同学一起看了由张艺谋导演拍摄的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影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只有二十八名学生的龙泉小学,只有一个复式班,班里唯一的执教老师—高老师,因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而需要请一个月的假。村长找来了邻村的十三岁女孩魏敏芝作为龙泉小学一个月的代课老师。
临走时,高老师再三叮嘱魏敏芝,不能让班里的学生走掉了,一个也不能少。魏敏芝答应了高老师的要求。
班里的学生张慧科因家里欠债,被迫到城里打工还债,无法上学。魏敏芝知道后,徒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找到了学生张慧科。很好地完成了高老师的嘱咐:班里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剧中的魏敏芝深深打动我的有三个场景。
场景一:当魏敏芝知道学生张慧科到城里打工的时候,她求村长把张慧科从城里找回来,村长不同意,他说自己一没工具,二没时间,三也不知道张慧科具体在哪里打工,他不找。魏敏芝哭着,喊着:我不管,我答应过高老师,班里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少。看着魏敏芝坚定的眼神,听着她的呐喊,我哭了。
因为从魏敏芝的身上,我看到了信念。
场景二:魏敏芝一步一步地走到城里,来到城里的魏敏芝的鞋走破了,脚上起了水泡,可她并不愿意放弃寻找张慧科,她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拿着张慧科的画像向路过的人一个一个地打听张慧科的下落,最后有一个好心人告诉她,她这样找没有用,让她去找电视台台长帮忙。魏敏芝在台长的家门口,向路过的人一遍又一遍地问:请问您是台长吗?最终在一天一夜过后,魏敏芝终于见到了台长。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哭了。
因为从魏敏芝身上,我看到了坚持和勇气。
场景三:当魏敏芝在台长的帮助下,找到了张慧科,她抱着张慧科哭得不能自已,嘴里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张慧科,你到哪去了,我一直在找你。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哭了,跟魏敏芝一样,哭得不能自已。
因为从魏敏芝身上,我看到了真诚。
我知道信念,勇气,坚持和真诚,这也是一个人最珍贵的精神遗产。
而我,也一直为拥有它们而努力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6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