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这样的隐身外挂吊舱!隐身飞机+隐身弹仓组合,这样解决了隐身战机内置弹仓空间不够,挂载导弹不足问题!但是这样挂载不隐身!
隐身战机是隐身的,隐身弹仓或隐身导弹也是隐身的,两者组合起来就不隐身了!目前不管是美国的F22、F35,还是中国的歼20,又或者俄罗斯的苏57,他们的隐身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采用隐身外形+吸波涂料组合模式。但苏57的翼根下就有2个小的凸起弹仓,用于装小型的近程格斗弹,但这样的布局显然是影响隐身性能的,因为各种设计因素,苏57的正面雷达隐身面积高达0.5㎡,也被戏称为半吊子隐身战机!
什么是隐身外形?
我们可以看看F117,这就是最典型的隐身外形,他的外形由一个一个的面组成,不能采用弧线型,像三代机的圆形机身完全不能隐身,面与面之间不能出现90°夹角,否者雷达波经过折射后就原路返回了,这也是垂尾改成倾斜的原因所在,最好是60°或120°,这样不管雷达波从哪个方向过来都会被发射到其他方向去,让雷达波不会朝着原来路线返回去,这样就能达到隐身目的。而完全依靠隐身外形的F117牺牲了其他所有的性能,没有启动布局可言,完全就是板砖,飞行性能极差,载弹量小,速度慢,挂着“F”这个战斗机的名头却只能干轻型轰炸机的活,缺点太明显最后只能被淘汰!
另外就是用隐身涂料
也就是吸波涂料,将照射来的雷达波吸收掉,这样也能达到隐身的目的,但世界上没有一种吸波涂料能够雷达波完完全全吸收掉,也没有一种吸波涂料能吸收所有频谱的雷达波,吸波涂料只是对某一些波段的雷达波吸收效果很好,但对有些波段完全没有吸收效果,这也不能达到完全隐身!
于是美国率先将隐身外形与吸波涂料完美的结合,第一个完美品便是B2轰炸机,后来又研发出了F22,他们都是应用了外形隐身+吸波涂料,就拿F22来说,我们看上图F22的腹部和边缘轮廓线,就能看出整个F22就是由一个一个的面组成,几乎没有圆弧形的存在,所有的面与面之间和轮廓线边缘都没有任何90°夹角,进气道也是整个倾斜并在进气口斜切一刀,就连机头部位也不是传统3代机的圆弧形了,而是标准的平面,这样除非雷达波照射过来正好垂直90°照射到某一个面上,否者几乎所有雷达波都会反射向其他方向!而F22尾部发动机是圆弧形的,因此当雷达波从后面照射过来的情况下,F22的隐身效果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何四代战斗机都强调正面雷达波反射面积0.01㎡的原因了!
图:歼20的腹部是简单的面组成,而F35的腹部拉大了看一塌糊涂!苏57就不说了,这个大家都懂的!
后续我国研发的歼20,美国的F35,俄罗斯的苏57也都应用了这样的原理,从整个腹部我们其实就能比较出,外形隐身效果上歼20≥F35>苏57。至于所有隐身战机的背部就难免会出现弧形了,这其实是影响隐身效果的,怎么办?他们最大的威胁其实是预警机,我相信中美俄都对世界的隐身战机雷达波进行过研究,那么隐身涂料方面也会尤其注重对预警机雷达波段的吸收效果,然后才会去考虑地面那些警戒雷达、火控雷达等,而这些主力雷达基本都是雷米波以下的,也是吸波涂料主要考虑对象,于是对米波雷达这种原始得不能再原始的长波段完全没办法,而且当雷达波段与探测物体尺寸相近时,雷达波信号反射会被放大20倍(这个原理不懂,完全照搬军事专家观点),所以隐身战机在米波雷达面前完全不隐身,我国就层用米波雷达在东海上空距离400公里远发现了F22并画出了飞行轨迹图!
说了隐身战机的隐身,然后再来说隐身战机挂载隐身弹仓的问题
其实美国人早已经有这样的想法,早期就已经在F22上试验过,但最终放弃了,因为这样反而弄巧成拙,将一款隐身F22变成非隐身战机了,刚才我们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外形隐身就是靠一个一个简单的面组合而成,但是有了这样的隐身弹仓后将这个战机腹部变得复杂化,隐身弹仓与机翼之间的空隙、隐身的弹仓与机体之间都可能成为雷达波的反射源,这就有点画蛇添足的意思!未来雷达会越来越厉害,任何细节不好都可能葬送隐身战机的优势,大意不得!
另外隐身战机的内置弹仓的配置目前来说还勉强足够,F22标准挂载是6中+2近组合,歼20目前是4中+2近,但未来肯定能达到F22水准,F35目前也在开发弹仓内复合挂架,达到6枚中程导弹的挂载,其实这些与三代机4中+4近的水准差不多,至于对地攻击这方面还是交给F15、苏30、歼16等多任务战机就好,毕竟未来空中体系作战很重要!
世界上具备隐身战斗机研制和装备能力的国家不是很多,目前仅有美国和中国具备这个实力,目前具备隐身的飞机包括B-2A、F-22A、F-35和歼-20这么几款,除了B-2A之外都是被称为五代战斗机的型号,F-22A猛禽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款五代战斗机,总共装备了187架的规模,而F-35闪电II战斗机是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的五代战斗机,目前已经有500架的装备规模。
F-22A、F-35和歼-20威龙战斗机是拥有内置弹仓的五代战斗机,一般各类武器都是可以通过内置弹仓来携带,通过这个可以保证整体的隐身能力,不过作为体积相对较小的F-35闪电II战斗机日常的训练和战斗部署中会使用外置挂架来进行武器的配备,而这个是为了针对低烈度的作战环境进行的调整。
五代战机的优势就是具备雷达隐身能力,如果在五代战机外部再携带具备隐身能力的外挂吊舱,这个会对于整体的隐身能力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气动布局的变化,这就会到来部分作战能力的丧失,五代战斗机的武器配备是战斗机研制中的一个环节,虽然说五代机都是具备携带外挂武器的能力,不过都是没有考虑外挂的隐身功能,因为使用了外挂就意味着隐身能力要打个折扣。
不过作为传统的四代战斗机,包括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发展过程中曾经考虑过使用具备一定隐身能力的武器外挂,通过这个可以减少一定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不过后来也没有了下文。所以说如果隐身战斗机如果要使用外挂,就意味着隐身能力的减少。文/AZ。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6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