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邀,如题。如果诸葛亮去曹操那边效力,曹操是否容得下?窃以为曹操估计是容不下的,因为曹操和刘备相比,刘备宽容而曹操过于多疑。
首先,曹操多疑
曹操是个多疑之人,君不见曹操因为多疑华佗的诚意就把这位医术绝顶,唯一能够治他头风的神医杀死,因为多疑荀彧的忠心,就把这位跟随他二十多年的第一谋士无情杀害。如果诸葛亮在曹操阵营,不说别的,就拿诸葛亮在荆州瞒着刘备私藏3万兵马的事,换做是曹操,估计诸葛亮早就被赐毒酒了。
其次,曹操善嫉妒
曹操善嫉妒,孔明好说话。曹操的嫉妒之心可谓天下有名,杨修就是因为爱耍小聪明,几次三番戳破曹操的心思才被曹操杀害的。以诸葛亮著名的三寸不烂之舌,只会死的更快。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应该没有问题的。
曹操用人可以说海纳百川,唯才是举,诸葛亮做为荆襄名士来投自然不会拒绝。但像在刘备集团那样受到重用应该不可能的。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听闻徐庶在魏国只是担任郡守,曾感叹道:难道是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呢?参考徐庶的经历,诸葛亮投靠曹操的将来应该基本是清晰的。
前面说了曹操会接纳诸葛亮,但反过来诸葛亮会投奔曹操吗?
我觉得不会。
诸葛亮是有大志向的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他27岁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身边谋士如云,此时他去属于锦上添花,年纪轻轻的他也不会受到多少重视。投奔曹魏,应该不失于做一郡之守,但要像管仲乐毅那样建立不世之业是不可能了。但是投奔刘备那可是雪中送炭,刘备三顾茅庐,对比自己小一半的晚生后辈言听计从,给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可以说是诸葛亮真正的伯乐,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如此,还有人敢嘲笑他自比管仲乐毅?可以说,投奔刘备才使诸葛亮的才华谋略得到最大施展。
另外,诸葛家族应该谋划的是天下大局。大哥诸葛瑾早就投了东吴,为什么没引荐诸葛亮?老二诸葛亮投了刘备,为什么没有引荐同在卧龙岗的三弟诸葛均?而诸葛均和族弟诸葛诞却都跟了曹魏。这会是巧合吗?
回答
我认为曹操容得下,但诸葛会去吗?我们可以由以下几方面切入来做具体分析:
1.曹营人才济济,诸葛亮很难脱颖而出
其实历史上的诸葛孔明属于治世之能臣,而非我们印象里那个近乎妖怪般的存在。属于闲士。看似闲云野鹤,你以为风华正茂的他喜欢这样的生活,他肯定想出人头地,光耀门楣,所以他得选一个适合自己本身条件的势力。看上去跟着曹操混肯定不会差,但是想要出人头地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诸葛亮出山较晚,他出山之时曹操手下已经有了数十名贤臣谋士了(颍川集团),像荀彧(狗狗)、郭嘉、程昱、荀攸、贾诩等等。所以说若选了曹操,真的很难出头。而反观正是创业初期的刘备,得到重用的几率高得多啊。
2.具备王八之气的刘备的真诚打动了他
我们都知道演义里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而请出山的,刘备三次到访,可见其诚意。诸葛亮也是聪明人,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所以能跟随刘备效力,也说明刘备本身具备称王称霸的素质条件。
3.诸葛亮与刘备臭味相投,都以匡扶汉室,拯救苍生(王道)为己任
在当时人们心中,汉室刘家才是正统,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甚至还占据北方自拥为王,这就是叛贼。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过兴复汉室的愿望,所以于情于理曹操都属于乱臣贼子。
4.曹操黑历史 屠城(徐州之战) 屠战俘(官渡之战)
攻打陶谦时,下令屠城。官渡之战后,屠杀俘虏。这种我们现在人看来惨无人道的反人类罪行,确实是曹操干的,也正因为这两段黑历史,使得当世之大贤对其望而却步。
所以,若你是诸葛孔明,二选一,你选谁?
我选于和伟。O(∩_∩)O~
喜欢可以关注笔者,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7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