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和儿媳妇从感情上是互为外人(毕竟没感情),但从家庭整体上是一家人,自古道婆婆和儿媳是一对天生的仇人,更说明了这一点的客观性。
从感情上,婆婆没有生儿媳,她也不是儿媳的妈,儿媳也不是她血缘上的亲人,她们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传统婚姻中辈分之间礼貌性的称呼罢了,媳妇这个妈喊的虽有点儿勉强,但为了在家庭生活中给对方留一点面子和台阶下,也要喊,但在感情方面需要互换,即: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对你冷漠,这就是所谓的婆媳两好合一好的理论,而根本不是爱的无理由。。
婆媳关系处好了,就是一家人,处不好就是外人,甚至比外人的关系还差。
我闺蜜就遭遇了一个冷血的婆婆,现在她们”母子”关系相处很差。闺蜜初嫁时,婆婆嫌弃她各方面做的不够好,常唆使她儿子打闺蜜,闺蜜生了孩子,不伺候月子,不帮助带小孩,她婆婆在闺蜜难的那几年,不帮助她渡过难关,如一个外人般在旁观,由此,她们之间的感情与外人有何不同?如今她老了,在媳妇家生活养老估计够呛。
婆媳之间既然天赐良缘成为一家人,就要把对方当成一家人,将心比心,用真心换真情,一家人才能和睦相处,婆媳之间齐心协力应该把关系搞好,家庭才能越过越幸福,子孙才能越来越发达,家和万事兴。
婆婆和儿媳,原本是两个不会有交集的人,可能她们生活习惯背道而驰,可能思维想法针锋相对,就是因为一个男人,她们开始面对彼此。于是生活中就多出了许多婆媳之间的恩怨纠葛。而不少身为婆婆的女人认为,母子之间有着不可更改的血缘关系,而儿媳不过是一纸婚约步入自己家门,原本上跟这个家没有紧密关系。因此许多婆婆将儿媳当做外人对待。而不少身为儿媳的女人认为,婚姻代表着家庭,有没有婆婆都不能改变这个小家的完整。如果婆婆是个好婆婆,那自己可以好好去待她,如果婆婆是无理取闹,那么自己和老公可以搬出去住。
婆婆和儿媳之间,需要彼此尊重和体谅,给对方平等的地位和权力,凡事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双方对婆媳关系有正确认真的态度,只有做到这才能让婆媳相处和睦,让这个家庭步入幸福的轨道。
婆婆与儿媳之间之所以有联系,是因为有一个男人连接着两头,那就是你婆婆的儿子也就是这位儿媳的丈夫。没吃过婆婆家一口饭长大的儿媳,可以说与婆婆是两个陌生人,结婚之后成了一家人,这个时侯作为婆婆要首先付出,把儿媳当作自己的女儿来看待,不要想着有儿媳了什么就该儿媳干了,自己该享福了,换个角度来想,如果儿子、女儿都没结婚,作为老年人的婆婆,是不是该使着自己的孩子干活,摆老人架子,要知道,儿媳未过门之前,也是人家父母的宝贝疙瘩,而且刚结婚的夫妻也是最难的时候,第一次过自己的小家,上班的同时要学着做饭做家务,第一次生宝宝带宝宝……,这些都需要婆婆指点帮忙的。这时的帮助才是雪中送炭,等孩子大了,当婆婆的想表示自己的好时已经晚了,要知道锦上添花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婆婆要先付出,儿媳看到了感受到了,自然会感恩回报。等孩子大了熬过最难的阶段,婆婆自然该享福了。如果婆婆不付出,就想享儿媳的福,估计有点难,准确来讲真想享福也应该是她自己生养的儿女来做,因为他们是婆婆生养大的。所以是不是陌生人,就要看婆媳关系了,关系好就是亲人,不好就是陌生人。这是我作为过来人的一个看法和经历,人与人之间是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三丈。
婆媳关系怎么处,能处成什么样,有时候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有的人总是喜欢把婆媳关系标签化,认为婆媳就是对立的,所以在这种心态下,不管怎样,你的家庭关系都不会和睦。
或许,并不是婆家把你当外人,只是你自己一直融不进这个大家庭,把自己当外人。
放下对彼此的成见与偏见,顺其自然地与家中成员相处,相互尊重,彼此谅解,那么你会收获更多的来自家庭的温暖。
我的婆婆今年七十多岁了,有时候就像一个老小孩,任性、有点小脾气。但是我们小辈都知道,她是一个好母亲,她的所想都是为了孩子们好,即便有的想法并不适用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面对婆婆的小脾气,我们的处理方式就是拿她当孩子,不去计较。倾听一下她的唠叨,逮住机会就夸一夸她,让她觉得自己对孩子们还是有用的,这就够了。
家和万事兴,如果家庭里的每个人都能奔着家庭和睦去做事做人,那么我们的家庭生活又怎能不幸福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