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希望对您的孩子有帮助!
1.不要扼杀孩子兴趣,想象力
想象力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对您展现想象力的时候,不要觉得他在异想天开。真实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当然这数据并不能证明什么,每个孩子都有其个体特异性,是独立的个体。
孩子1岁时,创造力和想象力高达96%,然而7岁后发生逆转,仅剩4%。根本原因在于“标准答案”限制了想象力的发展。科学巨人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所以不要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作为家长可以平时积极的引导,或者配合孩子完成一件件异想天开的事,并用自己的经验去总结说给孩子听。
在各种异想天开的过程中,去学习。
2.家长榜样作用
有的家长老是说孩子玩手机不好,但是有没有想过,自己在孩子面前,是不是一直捧着手机在看。
孩子的是非观、人生观、良好性格和品行等大都是模仿家长的,更多的需要家长好好培养指导。
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其实也是在培养自己的第二次成长,三观要正,当然咯,限于每个人的不同三观,各有各的的观点,总之就是一句话,小孩是父母的缩影。
你要孩子爱上学习,那么自己也要经常学习。
3.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不要总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口号去阻断孩子探索。儿童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表明:为了使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注重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呵护他们的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
当孩子对您提问题的时候,请耐心并细心的因势利导,不要忽视孩子提出的任何问题。孩子好奇心强,喜欢独立思考,敢于发问,这本是一件好事。
学会提问,一问一答,这是最好的学习。
在问答过程中,家长自身也是在成长的。
4.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父母一定不能说,学习都是为了你好,因为这些话对孩子来说,毫无作用。不要用成绩去衡量自己孩子,不要总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孩子做对比,不要总说棍棒底下出人才。让孩子学这学那的、,周末去补课,假期学其它,觉得别人孩子都在上补习班,自己孩子不能松懈。
但是您是否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合理的安排时间,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鼓励和支持他们或许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压力越大,反抗力也越大,要学会引导,对家长来说,夸奖鼓励孩子,总比肝脑上火的骂孩子来的轻松吧。
5.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能力
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需要纠正发脾气、磨蹭、乱插言,容易放弃,帮助引导孩子通过正当的方式沟通和好习惯的养成。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需要做到做任何事情及早不及晚、学会尊重别人、知错就改、多阅读,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必胜法宝。
生活中或者学习中,培养孩子自主能力,尽可能的自己去解决身边的问题,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气馁,就寻求帮助,自己不动脑不动手,独立能力差。尽可能让孩子减少对家庭或者他人的依赖,让孩子能够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能够自己处理好生活的点点滴滴,做一个精致的人。
6.正确的沟通交流
生活中,往往我们都不考虑小孩子的感受,不拿孩子的话当回事,更不愿听他们的见解,这是不对的,孩子也有思维,也有想法,也有他自己的主见,那么,当您无意中否定他的观点,对他的话不削一顾的时候,他会是什么感受?
尤其是在学习上,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多跟孩子沟通,他们想看什么?想学什么?想做什么?这都很重要,只有他们得到你的尊重的时候,他才愿意听你的话,因为那是平等的交流,而不是在你严厉的重压下去学习。
孩子也是社会,家庭的一个成员,如果能正确的对待他,让他有参与感,很多情况下会向着良好的方向进展的。
孩子爱玩儿是天性,想要孩子爱上学习,更多地要从孩子对学习的认知和习惯上进行改变。
1.培养学习兴趣
孩子小的时候总会对身边的事物展现出浓烈的兴趣,可能是音乐艺术,也可能是某种生活技能,但上学以后孩子们的兴趣多半被学习所代替,这时候父母应该做好兴趣学习的引导。首先,兴趣和鼓励脱不开关系,让孩子感觉到你的鼓励和理解,不要因为一次考试分数不理想就批评责骂,这样起不到任何正面效果。在每次考完试后,多给予正向的刺激,表扬孩子学会了哪些新知识和新技能,要让孩子认为学习也一样是有趣的。
2.建立学习自信
自信心与学习兴趣是相辅相成的,乐于学习有信心的孩子往往都可以做到主动学习。对孩子来说,成就感是激发他们自信心最直接的方式,平时无论是作业还是老师布置的生活技能类任务,一定要让他们独立完成,当一件完整的作品摆在眼前的时候,也是他们最容易体会到成就感和自信心高涨的时候。如果孩子做的特别好,家长在夸奖的同时也要树立新的目标和挑战;假如孩子做的不成功,要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并给予鼓励,让孩子相信自己鼓起再试一次的勇气。
3.树立学习榜样
玩儿是所有人的天性,不分成人还是幼儿,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你首先要身体力行地做到热爱学习。如果你的业余时间是在打游戏、玩手机或者刷剧,那在孩子面前你是没有说服力的,迫于家长的威严而不得不做的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8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