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封建社会时期地位低下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到了南宋以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出现,女性更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被牢牢的束缚。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道破了女性的尴尬。到了清朝,由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女子的社会地位更加低下,不要说普通百姓,即便是皇家的女人,说到底也是皇帝的奴才而已。就连一生辅佐三代帝王的杰出女政治家孝庄太后也谦卑的拒绝了群臣奏请的临朝称制。然而在清朝晚期,慈禧太后却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掌握了清王朝的最高权柄,成为了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这不得不说是非常难得的,慈禧之所以能掌权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慈禧凭借是皇帝生母的尊贵地位接触权力:
慈禧太后原本只是咸丰皇帝的一个贵人,因为生下了咸丰皇帝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所以母凭子贵被晋位为贵妃,可以说,当初在作为咸丰帝贵人的时候,慈禧对于权力还并没有多少欲望,她当时只是想在后宫能够体面安稳的活下去,但是随着她诞育了咸丰皇帝的长子,尤其是这个儿子在随后的日子里成为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之后,慈禧便开始出现了对朝政事务的极大热忱,尤其是自己年幼的儿子成为皇帝之后,她更是名正言顺的走到了前台,替皇帝掌握了全部的权力。
其次,慈禧在获得权力的路上找对了同盟:
辛酉政变实际上是初出茅庐的慈禧太后对获得权力的一次尝试,虽然当时作为皇帝生母的她已经贵为圣母皇太后了,但是她在朝中的势力仍然非常的弱小,如果她想获得权力就必须找到强大的同盟,常年居于深宫内院的她无法接触外臣,所以她之好讲目光锁定在了咸丰帝的中宫皇后钮祜禄氏身上,钮祜禄氏也就是慈安太后。最终慈禧与慈安太后结成同盟,并且以恭亲王和醇亲王为外援。彻底打败了握有咸丰帝临终遗命的顾命八大臣,成功攫取了清王朝的最高权力。慈禧与慈安结成同盟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因为有了慈安的参与,才使得夺权和掌权变得更为合法。
第三,她通过一系列政变获得并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慈禧一生发动了三次政变,而辛酉政变、甲申之变和戊戌政变三起慈禧导演的政变都无一例外的让慈禧获得了更大的权力,每一次政变的发动都是慈禧夺权的过程。慈禧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将权术发挥的淋漓尽致,一次次将对手击败,一次次获得更大的权力,直到成为了大清朝万万岁的老佛爷。
作为一个女人,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女人,慈禧获得权力的过程较之男性掌权者而言更为艰难,但是慈禧以坚韧的意志力和高超的政治手段一步步获得权力,最终成为了清王朝近半个世纪的实际统治者,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女人她是成功的。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够操控晚清权柄,和当时的女性社会地位可以说毫无关系,主要的缘由是母子人伦的传统社会道德,以及慈禧个人的权术、政治能力。
先说母以子贵。
慈禧,即叶赫那拉氏,1852年17岁时被选中秀女,3月31日赐封兰贵人,此后叶赫那拉氏在宫中脱颖而出的过程,可谓是一幕宫斗大剧,有关清末故实的很多野史笔记中都对此津津乐道,香港导演李翰祥执导、刘晓庆饰演慈禧的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两部中,可以说是集此类野史故事之大成者,将叶赫那拉氏的工于心计、心狠手辣等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
根据野史技术,叶赫那拉氏深得咸丰帝喜爱,1854年晋懿嫔,1856年为咸丰帝诞下一个阿哥,由此母以子贵,被封为懿妃,乃至懿贵妃。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死后,懿贵妃所生之子是咸丰唯一一个儿子,被立为皇太子继承大统,叶赫那拉氏虽然不是皇后,但因为儿子成了皇帝,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咸丰皇后为母后皇太后),徽号慈禧,就此攀上了清王朝权力巅峰。
慈禧、慈安与恭亲王奕訢联手发动祺祥政变后,因同治皇帝尚未成年,采取垂帘听政,慈禧凭着是皇帝生母的特殊身份,和慈安皇太后一起监理朝政。至慈安太后去世后,更成为慈禧一人独揽大权。
1874年,慈禧的亲生子同治帝载淳在亲政后不久去世,因为无嗣,需要从皇族近支中挑选子弟为嗣君。按照常理,因挑选载字辈下一辈的溥字辈,以类似同治皇帝之子的身份入继。但如果采取这一做法,慈禧皇太后就变成了太皇太后,无法继续监理朝政,最终慈禧选择了和同治帝载淳同辈的载湉入嗣,以类似同治兄弟的身份承继皇位,由此慈禧和载湉的关系形式上仍为母子关系。因为载湉年幼,慈禧得以以皇太后身份二度垂帘听政,在载湉成年亲政之前,继续掌控朝政大权。
再说慈禧的个人权术、政治能力
上面说在同治、光绪两朝,因为新君即位时年幼,慈禧得以二度以皇太后身份监理朝政。
除了这种从亲缘关系上顺理成章而获得的权力外,慈禧之所以能够长期把控朝政,还与其不凡的政治眼光和权术有很大关系。
在权术方面,慈禧扳倒主要政敌恭亲王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恭亲王和慈禧原本是联合发动祺祥政变的盟友,但是当政变胜利后,二人即开始了围绕权力的激烈斗争,最终恭亲王在1885年被慈禧彻底踢出权力中心。个中的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政治交锋,充分体现了慈禧的权术手腕。
此外,需要正视的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慈禧实际上是清王朝中央中罕见的较具世界眼光的政治人物,标榜军事自强的洋务运动,正式在她的最高支持下得以进行。也由此,包括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政治大佬,对皇太后的政治眼光颇为赞同,有这些封疆大吏的拥戴,也是慈禧得以长期操控晚清政局的主要原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