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临近春节,大家都会感叹春节年味不足,一年不如一年。大家好像都喜欢关起门来过年,街道上根本没啥过年气氛,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是现代社会,人们都处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里,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让人的神经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工作压力巨大,生活压力也不小,家里老人孩子都要照顾,要是赶上有个病人,那更是苦不堪言,独生子女的家庭,没有姐妹兄弟的,连个替换的人都没有,那还有心情过年,即使过年了,大多数单位也是临近除夕或者是除夕才放假,他们自顾不暇当然也不会寻思怎么能制造春节气氛。
二是社会的发展。物资的极大丰富,传统过年才能吃到的东西,比比皆是,平时都不一定爱吃,何况春节?我们小时候,过年就意味着能吃到好吃的,穿到新衣服,能有压岁钱,可是现在哪样都是平常不能在平常的了,孩子们都不盼望过年,大人也不用张罗年,当然,年味也越来越淡!
现在的人际关系,说起来可比过去复杂多了,过去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差不了太多,每家每户都能以平视的眼光,互通有无的态度相处,特别是农村,一年到头,杀了养一年的年猪,请左邻右舍来吃杀猪菜,大家互相帮忙欢声笑语,融洽了邻里关系,城里人也是在临近年关买些平时舍不得买的年货,鸡鸭鱼肉,海鲜山货的,等过年时招待亲戚朋友。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设防,即使应酬也是到饭店招待,有几个人会请朋友去家里喝酒呢?既然不用请客,家里冰箱常年储存各种鱼肉蛋,那还用去买吗?
另外一点,过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贴对联,放鞭炮,各种文艺演出,记得小时候,到了腊月,街上就有卖鞭炮对联的了,时不时听到鞭炮稀稀拉拉的响声,提醒人春节来了,现在国家管控鞭炮很严,都是定点购买,卖的少了,城市里还要下楼去放,一不小心还会引起火灾,所以买的也越来越少。至于对联,过去是每家必备,除非那人家发生白事情才三年不贴对联,现在好像也不管这个了,有的家庭害怕胶水污了门楣,都不贴了。
从八零年代初,春晚成了陪伴我们过年的必备节目,大家一边包饺子一边欣赏节目,但是人们终究会视觉疲劳,总是千篇一律的节目,都看腻了,这几年的是没有再看了,过去有除夕守岁的习俗,现在大家有几个人能坚守到天亮呢?还有初一拜年的越来越少了, 因为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异,本来同一水平线上的人,开始有了贫富差距,有钱的人去没钱的人家拜年,会被以为是炫富,没钱的人去有钱人家拜年除了自卑,还怕人家以为是求帮取借,所以干脆免了一一道程序。
所以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年味不足都是有各种原因的,各种原因叠加,有了现在的现象,也许我们都会习惯这种日子,人也没有必要为了别人就委屈自己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用自己认为舒适的方式过年也挺好。毕竟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2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