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35岁了想转行,现在还有什么工作能月入1W以上的

35岁是个很尴尬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手没多少存款,花销却是越来越大!

所以这个年纪还谈理想有点不太现实,不如实实在在多挣点钱。这时候面子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当让这句话不绝对!

如果题主还想转行继续在职场混,还得从头开始,很难了!

几个很现实又能月入过万的工作,你参考下,当然不会很轻松。

1 外卖骑手 这工作收入与付出成正比,优点是时间自由,缺点是要想收入好,时间有点长,路上有一定的交通危险性,得注意安全!

2 工地搬砖 搬砖是对工地各工种的统称。据我了解工地各工种工资,日工一天,外墙保温500,木工400,架子工450,防水工400,刮腻子450。男小工还280呢!如果你能力强,还能干包工,这个收入就不好说了,肯定比日工强。日工基本上九个小时,加班超过四个小时就算一个工。我有朋友一个月能干四五十个工,你算算多少钱!如果没干过工地,最好跟熟人一块,先干小工,技术学会后转大工。当然工地很累很热很苦,要有心理准备!

3 小吃摊 是摊位不是开店。摊位投入成本低,灵活,即便赔钱也不会伤筋动骨!

我一朋友夫妻俩在工厂附近卖肉夹馍,他只卖四块钱一个,特别有量,只卖半上午,千把个没问题。即便打个折扣也有几百个,月入过万也应该不是问题!

以上就是我觉得比较靠谱的几个工作,供参考。打字不易,烦请各位看官老爷动动你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再走。

最后一句话共勉 : 放下面子,丢下自尊,不要脸的你一定会成功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051.html

(0)
上一篇 2022-04-26 下午1:57
下一篇 2022-04-26 下午2:04

相关推荐

  • 如果威少离开湖人,他还能恢复之前的状态吗

    越老越妖的巨星我见过,越老越糙的巨星我还真没见过,这不,威少就让我见识到了。所以,即使威少离开湖人,他也不可能恢复之前的状态。 威少年轻时是靠速度和冲击力吃饭的后卫,身体一直很劲爆…

    爱问 2023-06-23
  • 科比为什么不离开湖人

    首先,谢请,关于如果解答不慎可能会被喷啊,科比永远是湖人的旗帜,湖人永远是科比的球队,对于有部分湖人球迷转头勇士这种现象还是存在的,但是你得认清这一现象,他们是科比的球迷,还是湖人…

    爱问 2023-01-11
  • 动手打女人的男人心态

    有人说动手打女人的男人再优秀都不值得留恋,你怎么看? 我们先说说“优秀”。 没有重大过错在先,没有大事大非的立场之争,一般情况下,因为个人情绪或者利益之争就动手打人的行为,既不自尊…

    爱问 2023-06-26
  • 有哪些劲爆好看的电影推荐

    很荣幸能够,也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看法与想法,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我把我喜欢的电影推荐给大家: 1.《大红灯笼高高挂》剧情/爱情 中国 《大红灯笼高…

    爱问 2022-10-08
  • 朱元璋屠杀功臣的真实原因,朱元璋杀功臣为什么没有人反抗

    说起历史上诛杀功臣最多的皇帝,大家都能想到朱元璋。的确,明朝的开国元勋,最后是没几个能够幸存的。基本上,都被朱元璋所杀。 至于让活人殉葬,这也不是传说,朱元璋确实是有让活人殉葬的。…

    爱问 2023-07-06
  • 韩国球星孙兴慜转会皇马

    在世界足坛当中,整个亚洲的足球水平相对处于一个较弱的态势,能够在欧洲顶级联赛效力的亚洲球员少之又少,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而在现役的亚洲球员当中,表现最为出色的当属被众多球迷称…

    爱问 2022-06-17
  • 近期美国正准备解除对伊朗制裁,你怎么看待

    看到美伊(朗)维也纳直接会谈的结果,方知老拜老狐狸的厉害和阴招! 一方面,之前奥巴马政府与英法德以及中俄与伊朗间达成的核协议,成功运行。美欧尤其是美国放松对伊的国际制裁,伊朗遵守在…

    爱问 2023-04-17
  • 欧冠亚军热刺被双杀+零封出局穆里尼奥欧冠近6场淘汰赛0胜,是不是战术过时

    当年率领波尔图奇迹般的夺得欧冠冠军之后,穆里尼奥一举奠定了自己在世界足坛的地位,随后他加盟切尔西在球队老板阿布的金元支持下,迅速通过不断购买世界级球星将切尔西打造了一支极具战斗力的…

    爱问 2022-11-26
  • 想拍出时尚的人像照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人像摄影之中,我们会根据模特的外形特点, 选择的拍摄风格、拍摄环境等,拍摄模特的不同姿势。通常来讲,这些姿势,即包括:静止状态地站姿、坐姿、躺姿以及趴着的姿势等,也包括:运动状态地…

    爱问 2023-01-03
  • 过年回家看到父母心酸

    : 过年回到家面对父母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什么? “父母在不远游“。在那下放接受再教育的年代,我们在农场,一搞半年不能回家,要遵守纪律,要抢收抢种,要不插五一秧,不插八一秧,整天忙忙碌…

    爱问 202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