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比较出名的不外乎“下水道”和“马桶水”,或者就是“夏令营”;其实这些都是小儿科的水平,在这里给大家说一个比较有影响力和时代特征的。
《丑陋的中国人》
有意思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柏杨先生都不知道自己有这部作品,这本书是经由一个中国留学生“发明”出来。此公派留学生在不遗余力的“深刻反思”中国人陋习之时,却全然忘了自己的一张赴美机票钱就要4000美元,在当时,整整相当于那些“丑陋”的国内老农民100个人一年的吃饱饭伙食总和。
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国人第一次看见了花花绿绿的外部世界,激动的心情难以平负,令当时社会上大批“业余思想家”不能自己,由此产生了这个群体中别具一格的特征——“自黑”,不是说反省他们自己,而是抨击中国,抨击传统文化,抨击民族传承。
在骂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国家,自己成长的民族文化背景的同时,这些人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自己就是其所痛斥的一切之中的一分子,这不自掴其脸吗?于是,他们想出了另一个“高招”——舔别人,而且是毫无羞耻感的无条件舔。黑自己+舔别人,似乎这样就能把自己与当时还很不发达的中国隔离开来,进一步显示自己的“高端”或者说“洋气”。
一时间中国文化人们趋之若鹜,使得当时动不动就将自己当做“文青”的老老少少国人如浴春风,感觉从自我灵魂上受到了一次“脱胎换骨”,思维认识“全面升级”。那一阵子时髦的“独立思考”者甚众,虽然本质上讲,他们其实就是“勇猛精进”的为《丑陋》台湾作者大捧臭脚。
这种八十年代的“时髦”之举,使得一众人等闹闹哄哄、喧嚣尘上了不少年;转眼进入了九十年代,中国人好歹明白了整天坐而论道、概念加身不能当饭吃,方真真切切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转到了经济建设上来。
当时经济腾飞的“明星”是日本,中国以日为师,进口了日本的很多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发现那些名震世界的日本大企业家们竟然对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典故津津乐道、如数家珍,有名的比如那句“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人家眼中的珍宝,中国自己却以前还有现在,都已反复视如敝屣了。
中华文化并不“丑陋”,要是觉得“丑陋”,是因为你的心灵是“丑”的,你的智慧有“陋”。深广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积淀的民族个性和思维方式,更不会仅仅因为一批中国文化人时代性的“单纯”和“幼稚”,而失去自己永生的气定神闲高贵气质!
第一,比如,高中老师讲所谓的双重国籍,讲科学家可以为美国服务,也可以为中国服务。
第二,老师讲国外的运动员都不像国内运动员这样为了金牌拼命训练。平时他们都有各自的职业,比如老师、律师、公司经理、健身教练等,等到快比赛了,临时集合来比赛就是。感觉人家很随便,我们国家很重视拼命训练还比不过人家。觉得欧美好牛逼,身体素质好,更人性化,更高大上一些。当然,这些老师都是被当年那些狗屁公知灌输了思想,掌握了部分舆论权,被带了节奏。这些话和现在奥运会上英国无良媒体对我们国家运动员的贬低何其一致!!我们拿了金牌,他们比不过,说我们的运动员就是金牌机器。二十多年了,这种论调一成不变。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会变,这句话没有错,要时刻警惕他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