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谈谈我们老家湖南邵阳的年味吧。
儿时的年味记忆
记忆中湖南邵阳的“年”是从腊月21日开始的。那时候的村不叫村,叫**生产大队,组不叫组,叫第几生产队。到了腊月21日,生产队便放假了,生产大队要到腊月24(过小年)那天才放假。从21日开始,各家各户开始打扫卫生,屋前房后,除草修坎,修整牛栏猪圈,鸡舍狗窝。这些工作平时没有时间集中去做,过年了,有几天空闲,所以就集中在一起处理。
到了22日,村子里开始杀“年猪”。那时候杀“年猪”是要办手续的,说是手续,其实很简单,就是向生产大队交2块钱的税,开了税票后,猪肉就可以到市场去卖。一般的农户杀一头“年猪”,卖3/4,留1/4,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卖一半留一半。杀猪那天,一些关系较好的农户,每人拿一个小碗或者杯子早早地等在杀猪户家里,杀猪的时候,去接一杯纯猪血(从刀口直接放进杯子里的),这样的猪血是用来做邵阳“猪血丸子”的,一头猪的血可供大约10户人家做“猪血丸子”。23日,各家各户开始蒸酒打豆腐、做猪血丸子。24日过小年,祭灶神。25日杀鸡宰羊、干塘(将水塘里的水抽干)抓鱼备年货。
在湖南邵阳的民俗里,有债务不过年,年了年断的传统,所以,从26日起到29日止,属于债务清偿的高峰阶段。有账的算账,有条子(借据、欠条)的还钱。到了大年三十,没搞清的事也只能放下,没讨回的债,只能等来年。三十日去别人家讨债,不管有理没理,都会受到旁人的谴责。
对儿时的我们来说,除夕是一年当中最快乐的一天。一大早,我们便将积蓄了整整一年的零花钱全部拿出来,跟随父母到城里去逛街。除夕那天,我们可以自由地购买自己想要的玩具、鞭炮和图书(一种小人书),购买过程中,如果少那么几毛钱,可以到父母那里去“透支”,完了从自己的压岁钱中扣除。
逛街逛到下午4点多钟,集市散市,店铺打打烊,逛街的人陆续散去。空荡荡的街上只有出租车还在忙不迭地做生意。到5点多钟的时候,农村人也各自归家,等待年夜饭。
那时候农村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春晚,我们在年夜饭之前的那一段时间即不能去邻家串门,也不能和小伙伴们做游戏,只能呆在自家门前燃放鞭炮。
吃年夜饭是很有讲究的。首先,一家人凡是能够赶回家的,必须赶回家,而且要等人到齐后(不管老幼无分男女)才能开餐;其次,柴火必须烧的红红旺旺,一家人围着柴火吃年夜饭;第三,吃年饭时,一般是不会有人串门的(年夜饭正式开餐前,都会放一串鞭炮,目的是为了告诉人们年夜饭已经开始,请勿串门)。特殊情况下有人串门,那是必须留下来一起吃年夜饭的,如果来人不愿意留下一起吃年夜饭,主人家会特别生气,甚至会发火,因为年夜饭时有人闯入,意味着主人家会增添人丁,所以主人家必须将“人丁”留住,吃过年夜饭就相当于已经将人丁留住了;第四,年夜饭开餐之前,必须先祭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第五,年夜饭过程中,不能讲那种不吉利的话。吃完年夜饭,便开始漫长的守岁,一直要守到零点,大人们才会开压岁钱。
大年初一,凌晨四点多钟就有人家开始放鞭炮了,只要第一家鞭炮一响,整个村子就闲不住了,到6点多钟,全村的鞭炮会燃成一锅粥。吃过早饭,各家族按照班辈先后次序,由家长带着小孩开始拜年。
记忆中儿时的年,虽然物质匮乏,但是有浓郁的乡情、亲情和真诚在内,那时候的人没有现在这么势力这么市井,所以年味很浓,很值得怀念。
现在身边的年味都带着铜臭味,感觉一点“年”的影子都见不到了!“年”的味道是老百姓过出来的,而不是用“春晚”的嘴说出来唱出来的。邵阳的“年味”中,除了“猪血丸子”还能从中找到一些“年味”外,其他的都和现在的食品药品一样,大都是假货!
感请回答
随着国家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跟随着大大提高。所以现在的物质生活是以前改革开放的的时候不可比拟的,这也是为什么年味会淡一些,原来的时候大家都期盼着过年时候能够改善饮食,穿新衣。只有年底的时候一切才是美好的。记得最清楚的事就是每年年底我爸的发小都会在一起吃饭喝酒今天来我家明天去你家,每天晚上喝到凌晨三点钟四点钟回家,喝多了回不来就去接回来,十年前的农村的常态,就是年底大街上都是醉熏熏的人。不管家里生活多么拮据,老妈总会给我和哥哥买爆竹?,大街上除了醉晕晕的大人就是拿着鞭炮的男孩子。这是回忆再哭也是甜。
现在的年味变了一种方式,年底超市促销大家还是去超市人挤人,年底了不论衣服有多少还是买新衣,年底了不论孩子多大还是会包红包,年底了一份饺子一个年。下面视频是今年我们老家了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