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投资是个人或机构(包括职业化管理的投资基金、企业、政府或其他机构)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电影产业各个环节中的行为。电影投资人是那些用自己的钱或者募集来的钱对电影进行投资的个人或者机构。
电影投资人寻找投资机会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通过他们熟悉的人或机构(比如他们已经参与投资的制片公司)的推荐;参与电影项目地区性或全国性融资路演活动;勇气可嘉地与编剧、制片、导演直接联系;与其他电影投资人一起参与有组织的影视投资圈团队;或者是以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方式,即参与到有信誉的影视产业投资基金当中。所有这些以及很多其他挖掘电影投资机会的方法,将在后续章节中详细描述。
电影投资人用自己的钱或募集来的钱去支持一些影视创作团队或公司,希望他们的影视作品能够上线并给自己带来可观的利润,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大多数传统金融投资者都能做到这一点,他们投资像贵州茅台、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万科地产这样的蓝筹股,或者投资那些包含一系列公司组合的证券投资基金,希望他们的钱能够随着这些公司的成长而增加。传统金融投资者与电影投资人这两者之间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后者投资的是电影项目——那些可能还是剧本(或者剧本完备但主创团队尚未成型,或者主创团队已定刚刚开始拍摄,或者已经杀青等待发行,或者已经发行上线)、规模千差万别、由编剧(或者导演,更多的是制片人)拥有的公司或干脆亲身上阵(而不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市场挂牌进行公开股票交易的公司)。
与上市的公众公司不同,影视投资项目基本上没有什么信息查询的公开渠道,真实的情况除了极少数的主创团队外通常不为人所知。虽然出于曝光的需求,绝大多数知名导演、制片、编剧或演员都是各种大小媒体的常客,他们甚至会去参加一些综艺节目,但影视投资项目本身通常不会出现在《福布斯》或《财富》杂志的封面上,你也不会听到电视里的股票分析师甚至你喜欢的股票经纪人谈论这些影视投资项目。也许未来会有这个职位,但目前即使电影工业非常发达的好莱均也没有电影投资经纪人或分析师。因此,了解这些影视投资机会的情况、知道到哪里去找这些优秀的影视创作人或影视投资机会、鉴别出那些有巨大成长潜力的项目机会,这些是成为一名成功电影投资人的关键要素。
能视作品的投资交易中,电影投资人与制片人(或编剧、导演、发行机构等影视产业资金需求方)合作的方式一或者准确地说是交易结构一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话画。而且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过去几年,随着电影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资一排入该领域,创作一部优秀电影作品的成本在不断提高,这直接导致通常由费或政高采高投人一笔资金以支持一个维剧、一个导被完成一部电影作品的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资本或者追求盈利多于追求社会效益的资本已经成为影视投资的主流来源。
七八年前,中国电影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整个市场处于不成熟的时代,让一部电影启动的唯一方式是去找赞助,赞助的人最可能是地方政府,除了人脉关系外,地方政府往往希望电影能够在当地取景或者取材当地的历史名人,起到宣传作用。除了政府,赞助人也可能是目的不纯的有钱人,比如需要安排他们指定的人进剧组。但现在,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影视投资人可以给制片人或影视资金需求方提供几乎全部的所需资金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剧本费、拍摄费、发行垫资等,认定一部电影作品—无论是否完片—一具有投资价值的标准也随之提高,因为除了那些政府补贴支持或不以盈利为目的(比如捧红自己的女朋友)的电影资金来源已经不是主流,大多数的影视需求方获得的资金都是有成本的,即使不是固定的债券型收益,也需要按照某种计算方式分得票房收入(或版权收入、衍生产品收入等)。绝大多数电影投资人选择投资的项目虽然是由有过往成功业绩的制片人、编剧、导演等电影项目资金需求方(那些年轻的没有经过市场洗礼的影视从业者面临的挑战更大)操刀,但他们投资的时点绝大多数都是在票房还没有由一种测算变成实实在在的钞票之前进行的。他们的主要目的和终极目标是非常简单的两个字—赚钱
那么,如果不是支持自己的编剧老婆或者导演儿子,电影投资人为什么要去承担这个风险呢?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电影项目的资金需求方(包括制片人、导演、编剧等)要想从电影投资人那里获得融资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更多的时候,电影项目融资人最普遍的第一笔基石资金往往来源于自己的积蓄或“家人朋友”以及“家人朋友”的“家人朋友”的投资。在当今的中国电影产业,来自家人朋友的这部分投资占到整体电影投资资金融资额的三分之一。问问张艺谋、李安,你就会发现很多优秀的电影艺术家也都是从这个阶段成长起来的。当然,即使中国电影市场没有如此火爆,对于一个坚持创作、不断提升的电影项目融资人来说,这个比例会随着电影项目融资人的品牌、资历、过往业绩等的提升而不断下降,正如市场上一些大导演后面都排着长长的投资人队伍。只要他们想拍,资金不成问题(在后续章节将深入详细解释电影项目不同阶段的融资)。家人朋友型的投资人不是依据电影项目本身的状况进行投资的,而是基于他们对导演、编剧或其他电影项目融资方的支持。相反,主流的传统投资人也是基于对上市公司的优势及前景的评估来挑选股票的,同样,本书阐述的专业电影投资人关注影视投资业务的长期优势和前景,两者的做法基本相同。后续章节会把影视投资与传统投资进行比较,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
跟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人一样,电影投资人也拥有他们参与投资的电影项目的权利和义务的一部分。区别在于,拿10万元投资中国石油,你也许只能获得100手的股票,或者相当于拥有中国石油上市公司百万分之一的所有权;而同样用10万元投资一部未来可能赢得超高票房收入的影视作品,相当于拥有未来票房收入(当然根据投资协议和架构不同,你还可能拥有版权收入、衍生产品收益等其他收益)的1%的所有权。既然参与的成本这么低,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是否有电影投资人最终成为了所投资的电影项目的实际控制人?直截了当地说这是不可能的。首先,只有极少数的个人或机构给一部影视作品的投资可能达到千万元或亿元级甚至更多,绝大多数慎重的电影投资人的单笔投资额要少得多,通常在千万元以下;其次,即使这部影视作品所有的投资都来源于你,也不可能由你来拍摄、制作、发行这部影视作品,因为这实在太专业、太复杂了。因此,我们建议影视投资人应该分散自己的投资,而不是押宝在某一部作品或某一位导演、编剧、制片人身上。
举个例子,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通常需要5000万元制作成本(往往后期还需要追加),制片人自己通过公司或者那些被他称为自己的资金来源解决其中的1500万元,那么这个电影项目便有了启动资本了,剩下的3500万元就只能通过外部的电影投资人来支持补充。好在影视作品的资金不是一下子全都支付出去的,制片人可以根据影视作品的推进速度来决定每个阶段的融资金额,当然,虽然下一轮融资的金额可能与上一轮融资的金融差不多甚至更低,但下一轮融资的估值会更高,或者说后面参与的电影投资人出同样多的钱所占有的收益权的比例要比之前参与投资的电影投资人要多。他们会跟你说:我们越往后越接近成功,越早投资冒的风险越大。那么,在前面的例子里,剩下的几轮电影投资人可能平均给每家公司投资100万元,因为通常是由多个电影投资人联合起来完成一轮投资的(很多影视投资人参加“影视投资俱乐部”或其他类型的联合体,这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汇聚各种观点、创意、人脉以及其他资源,同时还让他们比单枪匹马拥有更强的投资议价力量。我们在上海设立“领航”影视投资俱乐部,聚集了大批影视投资机构(后续章节会不断提到我们的“领航”影视投资俱乐部)。而且,越来越多的影视投资俱乐部开始联合起来投资项目,并想让投资额度更大一些。
除此之外,投资额的范围很广泛。个人电影投资者对一部影视作品的投资额度从500元到500万元(或者更多)不等;影视投资微型机构通常指的是那些经验丰富、管理着微型影视投资基金的人,他们的单笔投资平均额度是500万~1000万元;只有进入影视投资产业基金(包括文化产业基金或综合性的投资基金)或代表企业意志的机构投资者的领域,你才会发现,单一来源的影视投资可能超过1000万元甚至更高的额度了。简言之,电影投资人是单独的个体,他们投入资金给各种电影项目,接受他们投资的往往是制片人、导演、编剧。这些影视投资项目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投资组合,假以时日,其中将可能会出现一些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案例。要成为一位成功的电影投资人,关键是拥有足够多的成功案例,在弥补失败案的损失之后仍能获得较高的回报。
电影投资人指的是电影出品人也称制片人,出品单位就是一部影视剧的出资主体,而出品人一般是主要出资方的法定代表人。
电影投资人有权决定拍摄影片的一切事务,包括投拍什么样的剧本,聘请导演、摄影师、演员和派出影片监制代表它管理摄制资金,审核拍摄经费并控制拍片的全过程。
影片完成后,制片人还要进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场进行宣传和推销。
扩展资料:
中国影视投资人现状:
1、参与过投资影视的投资者小片扔钱,大片巨亏,只有少数暴利。
2、想投资影视处于观望状态,投鼠忌器者众多。
3、胆大心细有实力的专业投资人,一出手就可以笑傲江湖。
4、傻帽型投资人见项目就投,亏钱对影视失去信心。
5、不懂影视的投资人无从下手,隔行隔山。
判断一个合格投资人的六大标准:
1、对电影市场有透彻的了解,最好以观众的角度分析。
2、不拘一格启用人才,不要被繁琐的影视流程吓到。
3、稳定军心,心不定则事难成。
4、一旦信任不要怀疑你的战友。
5、知道自己所面临的那些风险。
6、自己核心利益必须亲自把控,不能感情用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影出品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影投资黄金法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1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