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宗室在正常情况下都得到了朝廷无微不至的呵护,大多结局都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到了明朝灭亡之时,无论是李自成、张献忠的义军,还是关外的满清军队,无不对明朝宗室举起了屠刀。若论下场最凄惨,个人觉得还是福王朱常洵和汉王朱高煦。
福忠王朱常洵
- 国本之争
朱常洵,明神宗朱翊钧第三子,生母即是神宗一生挚爱郑贵妃。朱常洵生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万历皇帝因为郑贵妃的缘故对他爱屋及乌,一直想立他为皇太子。
但是当时排在朱常洵前面的有王宫女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万历帝第二子朱常溆出生即死),当朝皇帝虽有心立朱常洵为皇太子,奈何满朝文武不肯通融。这场所谓的“国本”之争一直持续了十五年,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
在文官集团持续狙击之下,万历帝最终放弃自己的坚持,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十月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封朱常洵为福王。直到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才就藩洛阳。
- “福禄汤”的谣言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李自成攻克洛阳,福王朱常洵被害。消息传到北京后,崇祯帝朱由检为之震悼,辍朝三日,赐谥曰恭。
关于朱常洵的被害经过,最有名的就是野史所传的所谓“福禄汤”。称李自成痛恨朱常洵骄奢淫逸,不恤民情。于是先将朱常洵痛打40大板,仍不解气。遂命人支起大锅,杀掉几头鹿,将朱常洵300斤的肥硕身躯和着鹿肉,炖煮成“福禄汤”,犒劳士卒。这个故事的原型应该来自于明末清初学者彭孙贻在其著作《流寇志》中的记录。
闯贼迹福王所在,执之。王见自成,色怖乞生。贼置酒大会,脔王为俎,杂鹿肉食之,号福禄酒。
福王朱常洵
那么相对正规的《明史》是如何记录福王之死的呢?我们也来看一下。
常洵缒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贼迹而执之,遂遇害。两承奉伏尸哭,贼捽之去。承奉呼曰:“王死某不愿生,乞一棺收王骨,棆粉无所恨。”贼义而许之。桐棺一寸,载以断车,两人即其旁自缢死。—《明史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八》
从这段记录来看,福王府中的两位承奉(王府内的宦官)还能伏尸而哭,至少说明福王应该没有被吃掉。明福王朱常洵圹志于1924年在孟津县麻屯乡庙槐村南约500米处出土,由其子弘光帝朱由崧所撰写。虽然里面有“王独挺身抗节,指贼大骂,慷慨激烈,与城俱亡”这样的溢美之词,但至少验证了《明史》的记载。
虽然福王未必如野史记载那样死状凄惨,但他是明末无数宗室在义军和清军屠刀之下的缩影。他的儿子弘光帝朱由崧在被清军俘虏之后,也遭到了凌迟处死的待遇。父子二人可谓是同病相怜。
汉庶人朱高煦
朱高煦,生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成祖朱棣次子,生母为徐皇后。
- 靖难立功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这位少年天子一上台就对他的亲叔叔们痛下杀手,最终逼得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七月起兵靖难。虽然在明宣宗朱瞻基所修纂的《明太宗实录》中对于朱高煦在靖难战争的战功语焉不详,但《明史》还是对此做出了比较公正的评价。
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 夺嫡失败
朱棣靖难成功后,经历了近两年的犹豫,才册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将朱高煦封为汉王。朱高煦对此大为不满,私下勾结淇国公丘福、驸马都尉王宁意图夺嫡。但在丘福北伐战死,王宁逐渐疏远的背景下,朱高煦也逐渐失去朱棣的欢心。
永乐十四年,因平时所为多不法,朱高煦被剥夺冠服,囚禁在西华门内,幸得皇太子朱高炽解救。永乐十五年,朱高煦被逼之国山东乐安州,夺嫡之路宣告彻底失败。
- 谋叛殒命
宣德元年,隐忍许久的朱高煦终于起兵谋反。大侄子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谈笑之间便将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汉王擒于麾下。朱高煦一家被押回北京,随即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
对于汉王一家的结局,《明宣宗实录》没有片言只语的记载,本身就说明了此事极为蹊跷。而在《明史》之中,也只是简单记录了“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至于是寿终正寝还是死于非命,不得而知。
宣宗与汉王
但是在《国朝献征录·汉庶人传》中却给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结局:
一日上欲往视,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壮士舁铜缸覆之。缸约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之,辄动。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并死。
这里的“上”指的就是宣宗朱瞻基,“庶人”就是汉王朱高煦。宣宗去探视朱高煦,却被朱高煦故意绊倒。宣宗大怒之余,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将大缸顶起。宣宗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全都被杀。
结语:在本文中,福王代表了明末乱世之中明朝宗室的悲惨命运。汉王则代表在全力斗争失败以后,大明宗室所可能面临的悲惨命运。这二位宗室亲王是具有代表性的。
明朝宗室下场凄惨的不止一个,若说谁最凄惨似乎也不好下结论,下面的几位都比较凄惨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建文帝:
皇位被夺,生死未知。
建庶人:
一生几乎一直处于被囚禁的状态,以至于牛马不识,被放出来没多久就死了。
景泰帝:
好不容易捡漏当上了皇帝,没想到哥哥又复辟了,唯一的儿子也夭折了。死后帝号被废,南明时期才得了“代宗”的庙号。
泰昌帝:
明光宗朱常洛,身为长子却不得父亲喜欢,一直活得战战兢兢。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嘚瑟的有点大,“连御数女以致于精流不止最后精尽人亡”。不过相对于建文帝和景泰帝来说他还算不错的,最起码后继之君是自己儿子。
朱常洵:
福王,万历第三子,深得父亲喜爱,差点顶了大哥朱常洛的太子之位。李自成攻入开封后据说和梅花鹿作伴被做成“福禄宴”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