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从专业角度评价张云雷的,应该不会在这里回答,我们只能从演员基本功、舞台风格、观众反响等方面做些业余的分析。
人物关系
张云雷是德云社CEO王惠的表弟,按辈分郭麒麟得叫舅舅,在德云社属于“国舅”。这也是郭德纲和张云雷同台表演时、台下女粉丝都喊郭老师为“姐夫”的缘故。
为何是“二爷”呢?话说很久很久从前,郭德纲众弟子排行前四位的是闫云达、曹云金、何云伟、张云雷,后来曹&何叛走了,张云雷自然上升第二,所以观众称之为“二爷”。前不久闫云达也辞职了,按理应该是“一爷”了,但观众叫习惯了,懒得改口。
坊间传闻张云雷父亲是南京德云社的总经理,这个无从考证,瞎传的成分比较大。
相声基本功
张云雷九岁到北京学曲艺,十一岁拜郭德纲为师 ,学习太平歌词、莲花落、评戏等传统唱段,快板、玉子、贯口等都在行,尤其以唱太平歌词、小曲小调等最为突出,一首《探清水河》红遍了大江南北。郭德纲经常调侃说他是“硕果仅存的太平歌词老艺术家”,南京无水跳台后,观众称之为“酒后失足的老艺术家”。
相声“说学逗唱”,张云雷的“学”和“唱”比较突出,“说”也扎实,但显青涩、火候不足,“逗”就相对弱些。但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相声演员来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舞台风格
在南京失足之前,张云雷的舞风属于“骚浪”,既区别于岳云鹏的“贱萌”,也不同于闫云达的“猥琐”(郭德纲评价)。自打失足回舞台后,人变得更加成熟,舞风变得稳健潇洒,如同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少了一份狂躁,多了一份老成。
我觉得这是好事,剑走偏锋后又重归正路,虽说相声有“帅,卖,怪,坏”四种风格之说,但真正能成名角的靠“卖、怪”的不多见,“帅”才能持久。
相声的“帅”指舞台上的动作潇洒,表演大方,不是外表。
观众反响
如今的张云雷,除了“二爷”、“辫哥哥”这些爱称之外,还有“相声流量小生”的美誉,这足见观众的喜爱程度了吧——女粉丝居多。每次他一出场,台下的“德云女郎”就一片尖叫,一首《探清水河》更是经常唱哭台下好多女粉丝。
衷心祝愿张云雷越来越好,越走越远!
【喜欢的请记得点赞哦,更欢迎关注我】
诚邀回答,谢谢!
看到太多对张云雷相声的批评,什么包袱不响,活碎,笑场,忘词,不可乐,不了解的人直接来一句,就会唱个歌,直接当歌手去好了,说什么相声!看此种种,做为辫儿粉真的很难过,为什么就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张云雷的相声呢?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说”“学”“逗”“唱”。想做一个优秀的相声演员,无疑这四门功课都应该学好,但是真正学起来,哪一门都不容易。不管学好哪一样,先天条件,后天功夫缺一不可,张云雷打小跟郭老师学艺,因为嗓子条件好,所以先从学“唱”开始,唱太平歌词,十一二岁就是舞台上主“唱”的小角儿。也是因为他自己尤其爱唱,太平歌词,莲花落,京剧,评戏,鼓曲,梆子,小曲小调,歌曲什么都学,什么都唱,所以他的“学”“唱”功夫了得,虽然也因为“闹嗓子”不得以放弃过,但他天性爱唱,回归后还得了个“万宝曲库”的称号。他在“学”“唱”方面尽得师父真传再加上自己的风格创新,现在放眼整个相声界,也绝对是行业翘楚!
说到这,有人肯定要急了,你说了这么多,相声说学逗唱四门功课,你才说了两个,何况相声说到底就是闲遐逗闷子的,重要的是说的好能把人逗乐才是本事。确实说的对,既然是客观评价,那就的面面俱到,不能只挑好的说。那就再来说说张云雷的“说”和“逗”,张云雷不是不能说,他口齿伶俐,吐字清晰,加上又有娃娃腿的功夫,他使的贯口,会的段子并不比同门师兄弟们差或者少;再说逗,看过他相声视频或者现场表演的人,你都得承认他是完全有能力把人逗乐的。那你说既然他说逗也都会,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觉得不可乐呢?其实相声要说的有水平,又可乐,这说和逗的功夫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会说能逗并不难,难的是说的好,还要逗的有水平。这就不单是段子多,嘴皮子溜,脑子活泛点就能成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必不可少,还得融汇贯通,活学活用,通过幽默的语言艺术呈现出来。郭德纲曾经也说过,说到底相声最后拼的是文化。就现在来说小辫儿在这方面确实弱势,再加上他的外形条件对他在相声舞台上的发挥也是个限制,清秀俊朗的美男子要无所顾忌的卖萌耍贱,像个二皮脸那样引人发笑,那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就更需要从内在改变,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以此提升语言组织的能力,临场应变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舞台表演。
喜欢相声演员张云雷,喜欢张云雷说相声。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小辫儿像师父郭德纲那样,把相声说的跟玩一样,说学逗唱信手粘来,不着一点痕迹,好像相声是天生长在身上的,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舞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