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的墓有被盗过吗?为什么没被盗

盗墓这种行为古已有之,自先秦时期就产生了盗墓贼行业,到东汉末年才更是衍生出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流派。

古人事死如事生,有厚葬的习俗,挖开一个大墓等于发了一笔横财。历朝历代的皇帝陵墓,更是盗墓贼光顾的重点,毕竟一国之君的陪葬品肯定比普通豪门多。

因此,防盗就成了皇家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每一座帝陵都是皇帝与盗墓贼斗智斗勇的作品。比如曹操临终前,就叮嘱设置72座疑冢,让盗墓贼找不到自己死后的真正藏身之地。

很多皇帝的陵墓在列入保护文物之前,就难以幸免地被盗过,而明太祖朱元璋在这一点上非常幸运。2000年的时候有专家进行过考察,确定明孝陵的地下建筑保存得很完整,没有被盗的痕迹。

明孝陵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墓,因马皇后的谥号是“孝慈高皇后”,且崇尚孝道,这座陵墓被称为“孝陵”。孝陵占地170余万平方米,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陪葬品十分可观。

那么,明朝以后的盗墓贼,为何会放过这样一座大型陵墓呢?

原因很多,下面简单说一下。

明朝鼎盛时期,孝陵及其它帝陵都有大批守陵人,自然没人敢太岁头上动土。皇室的尊严不容冒犯,你敢动我祖坟,我必灭你全家。

对于明朝帝陵来说,最危险的是明末各地动乱那段时期,打从秦朝末年项羽捣毁秦始皇陵地表建筑开始,历朝历代的起义军,如西汉末年赤眉军、晚唐时期的黄巢,都很喜欢使用挖祖坟战术。

到了明末,李自成和张献忠打到朱元璋老家凤阳,挖了朱家先祖的坟。

气得崇祯差点吐血,披麻戴孝的去上朝,还下了一道罪己诏。作为报复,后来崇祯派三边总督汪乔年挖了李自成家的祖坟。

李自成得知后也是勃然大怒,打到北京郊区昌平时,坐落在这里的明朝帝陵群遭了殃,十三陵中的松树和柏树都被砍光。

这倒不只是为了财,还是为了断朱家的“龙气”。

这十三陵包含哪些呢?迁都北京之后的明朝皇帝,从明成祖朱棣到明熹宗朱由校,以及他们的后妃,基本都在这里了。

由于李自成的路线是由西北向东北打,目标很明确,就是大明的都城北京,没有绕路南京,因而朱元璋的孝陵逃过一劫。

小股盗墓贼为什么也不趁乱侵扰孝陵呢?

一方面是因为明朝有两套班子,北京的在崇祯帝自缢后溃散了,南京的还在,守陵人照常工作,防守森严;

另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在人们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哪怕明朝末年百姓们造反了,反的也是现任的皇帝,对朱元璋依然是尊重的。就连李自成,真给他机会他也未必敢挖太祖的坟。

之后有一段时间,南京是由南明小政权占领的,都是朱家人,对老祖宗的陵墓当然照顾周全。

再后来满清入关,统一南北。为了减轻满汉之间的矛盾,消弱汉人的抵触情绪,加强自身的统治,清廷一直在宣扬这样一个理念:满清的天下不是从朱家皇帝手中夺来的,而是从“反贼”李自成手中抢来的。

所以,出于政治的需要,满清对逝去的明朝皇帝表现得非常尊重。至于同样由朱家人建立的南明小朝廷,对不起,不承认,满清承认的最后一位明帝就是崇祯帝。

这种策略之下,朱元璋及诸位明帝的陵寝得到了良好的保护。满清统治者还身体力行,亲自表达对明帝的追思。

顺治元年,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派遣大学士冯铨,前去祭拜明太祖及诸位明帝;顺治二年,豫亲王多铎平定江南,立刻就去祭拜孝陵,又“遣内官正副二员,陵户四十名,守明陵”。

康熙首次南巡时,也亲往孝陵拜祭,态度十分恭敬,让心怀明朝的人们感动得泪流满面;乾隆六次南巡,每次都到孝陵“拈香奠酒”。

据说康熙和乾隆祖孙俩还都行三跪九叩大礼,这番作态,无疑得到了广大汉人的认可,对满清的接受度更高了。

然而清朝晚期,明孝陵遭了一次劫难,险些被毁。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和湘军开战,孝陵地表上的建筑几乎都被烧光了,好在双方还有最后一点敬畏之心,没动地下的陵寝。

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之后,奉诏修复孝陵,但由于财政短缺,修得也不是很好。

清朝灭亡后,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带着南京临时政府的官员亲自祭拜孝陵,孝陵的地位再一次被确保。解放之后的新时代,明孝陵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严密保护和管理,也就没有被盗的可能了。

盗墓古来有之,皇陵更是盗墓者的理想之地。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历经六百多年,保存完好,但也被人惦记过,郭沫若就是其中的实行者,打着研究的名义行盗墓之实。

一、在过去朱元璋陵寝为什么没有被盗?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独龙阜,与皇后马氏合葬,史称‘孝陵’。

1988年,南京文物保护专家利用现代科技,确定明孝陵占地170多万平方,从洪武十四(1381年)年修建,到永乐三年(1405年)结束,前后历史25年,动用军民10万人,陵中有有殉葬妃子,陪葬物品丰富。

朱元璋陵墓修建当初,就设计各种防盗机关,建造了复杂的内部通道。

满清因为需要笼络民心,坐稳江山,保护明皇陵就是其中之一,加上明朝的特殊性,古代没人能也没人敢去盗墓。

二、郭沫若盗墓由来

1955年,北京市市长吴晗与郭沫若一同起草一份《关于挖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谁都知道郭沫若是个大文学家又顶着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帽子,而挖掘明皇陵就是最明显最能够证明其地位。

朱元璋的陵墓才是郭沫若最钟意的,由于影响太大,退而求其次,由郭沫若的组织下,明皇陵中的定陵即万历帝陵墓首先被挖掘,但是其中出土的文物迅速氧化,古玩、字画损失不可计量。

这次失败震动国内外,但没有难住郭沫若,没有吸取教训,还想着继续挖掘,还好被周总理坚决拒绝并明令禁止开挖明皇陵。

明皇陵连满清都要拼命保护,反而郭沫若却想着挖掘。

原来,郭沫若的祖上是郭子兴,与朱元璋的关系众所周知,传闻是郭子兴有三子,都被朱元璋巧立名目除掉,嘉靖时《定远县志》记载:郭子兴有一小妾侥幸逃生,生下一子。所以,郭沫若宣称是郭子兴的后代,挖掘明皇陵是为祖上报仇。

郭沫若虽然有点墨水,非要去盗墓,虽然没能挖朱元璋陵寝,但却挖了万历帝的墓。

挖人坟墓,人神共愤,何况为了研究就要去挖人坟墓?自古以盗墓者被世人唾弃,传统中国更不会被允许。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DoDo生活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7dodo.com/aiwen/32571.html

(0)
上一篇 2022-11-07 下午5:06
下一篇 2022-11-07 下午5:16

相关推荐